-
颜福庆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在湖南的医学教育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2年,是中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博士诞辰140周年的纪念年。本文通过查找期刊、书籍、报纸等出版物以及档案资料,基于颜福庆在湖南的医学教育实践及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前八届毕业生的成长轨迹,梳理了颜福庆在医学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缅怀其对医学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年至201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缅甸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者的双基因亚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境内新报告缅甸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合并感染者的HIV和HCV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德宏州境内新报告缅甸籍HIV/HCV合并感染者共1 289例,选取血浆样本留存量≥200 μL的996例患者进行HIV和HCV基因亚型检测。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HIV pol基因区、HCV核心蛋白结合包膜蛋白(core protein-binding envelope protein, CE1)基因区和非结构蛋白5B(non-structural protein 5B, NS5 B)基因区,通过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明确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采用趋势 χ2检验分析HIV和HCV基因亚型逐年变化趋势。 结果:996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中,554例(55.6%)成功扩增HIV和HCV基因片段并明确分型。HIV和HCV基因分型呈多样化。HIV基因亚型以C型和BC重组亚型为主,分别占40.3%(223/554)和33.6%(186/554);其次为B型、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01_AE型,分别占6.5%(36/554)和3.6%(20/554)。HCV基因亚型以3b型为主,占31.2%(173/554);其次为6u、1a、6n、3a、6xg型,分别占19.5%(108/554)、17.5%(97/554)、11.4%(63/554)、8.7%(48/554)、6.3%(35/554)。2016年至2019年HIV C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χ趋势2=7.23, P<0.001),BC重组亚型呈上升趋势( χ趋势2=5.97, P<0.001)。2019年BC重组亚型构成比为54.9%(101/184),高于C型的21.7%(40/184)。2016年至2019年HCV 3b型、6u型、1a型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趋势( χ趋势2=1.43、1.79、0.39, P=0.152、0.074、0.695)。不同民族患者的HIV基因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06, P=0.037)。 结论:德宏州境内缅甸籍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IV和HCV基因亚型种类复杂多样。其中,HIV BC重组亚型成为优势传播毒株的趋势显著,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境内缅甸籍人群中HCV和HIV基因亚型流行特征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 500对5 000名跨境婚姻夫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及HIV、HCV、梅毒感染情况等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HC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 500对跨境婚姻夫妻中,2 438对(97.5%)均为中国籍男性和缅甸籍女性。5 00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16 ±9.00)岁,以少数民族(59.9%)、农民(98.5%)为主,受教育年数多为0~6年(81.4%),婚龄>3年者占80.0%,居住在山区者占61.7%。中国籍和缅甸籍人群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7%(43/2 500)和2.0%(49/2 500);HCV感染率分别为2.0%(49/2 500)和1.3%(32/2 500);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4%(10/2 500)和0.2%(4/2 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30岁、未知晓艾滋病知识、既往未做过HIV检测、HCV阴性和梅毒阴性者相比,年龄>30岁( OR=3.21,95% CI:1.80~5.73)、知晓艾滋病知识( OR=17.41,95% CI:4.27~70.91)、既往做过HIV检测( OR=4.93,95% CI:2.72~8.92)、HCV阳性( OR=5.64,95% CI:2.72~11.70)和梅毒阳性者( OR=8.37,95% CI:1.63~43.08)的HI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年龄≤30岁、婚龄>3年和未感染HIV者相比,年龄>30岁( OR=3.02,95% CI:1.69~5.38)、婚龄≤3年( OR=2.24,95% CI:1.34~3.74)和HIV感染者( OR=6.69,95% CI:3.29~13.59)的HC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未感染HIV者相比,HIV感染者( OR=9.07,95% CI:2.00~41.10)的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 结论:2017—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既往HIV检测史、婚龄与HIV、HCV和梅毒感染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德宏州缅甸籍人员HIV主动检测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德宏州缅甸籍人员的现状,并对其HIV主动检测意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利用方便抽样方法完成研究对象招募与筛选,使用一对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00名缅甸籍人员完成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性行为、HIV检测情况等信息收集。运用 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HIV主动检测意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为98.3%。研究对象以男性 (61.3%)、缅族 (65.1%)、接受1~7年教育 (59.3%)、已婚 (57.5%)、非独居 (96.2%)为主;打工为在德宏居留主要目的 (69.5%);69.5%累计居留2年以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6%。42.0%研究对象最近6个月发生过性行为;22.9%发生危险行为后会主动寻求HIV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IV主动检测意识影响因素包括:女性 ( OR=2.16,95% CI:1.09~4.27)、文化程度8~10年和10年以上( OR=5.21,95% CI:2.09~12.95; OR=19.78,95% CI:5.80~67.46)、最近6个月发生过性行为( OR=2.53,95% CI:1.34~4.78)、最近6个月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教育( OR=2.46,95% CI:1.30-4.65)、知晓艾滋病知识 ( OR=8.13,95% CI:2.94~22.49)。 结论:缅甸籍人员HIV主动检测意识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近6个月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教育、艾滋病知识知晓者主动检测意识较高。应当继续加强缅甸籍人员艾滋病知识教育,提高其发生危险行为后尽早主动检测的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分子网络方法分析2009—2017年中缅边境未治疗16~25岁HIV-1感染者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使用分子网络方法分析2009—2017年中缅边境的德宏州未治疗的16~25岁HIV-1感染者流行特征,为精准防控和降低HIV-1在德宏州的传播提供参考。方法:筛选HIV-1感染者,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提取RNA用以扩增HIV-1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程序构建分子网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3名入组感染者中,中国籍319名(55.67%)、缅甸籍254名(44.33%);男性351名(61%),女性222名(39%);异性性传播404名(HET,70.51%),注射毒品110名(PWID,19.20%),男男性行为者51名(MSM,8.9%);亚型包括独特重组型193个(33.68%)、流行重组型201个(CRF,35.1%)、C亚型156个(27.23%)、B亚型23个(4.01%)。通过HIV-TRACE构建的83个分子网络涉及249名感染者,86.7%的网络由CRF01_AE,C或URF构成,49%为中缅混合网络(41/83),缅甸籍进入中缅混合网危险度高( AOR=2.676, p=0.002);中国籍男性PWID网络同配性为0.34,缅甸男性PWID为0.20,MSM为0.18。 结论:中缅边境德宏州存在潜在的HIV-1跨境传播风险;需注意MSM和缅甸籍男性PWID人群与其他传播途径混合传播的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以17 594户登记在册的跨境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员筛查为目标的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信息,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有32 400名研究对象完成HIV抗体检测,HIV感染率为2.27%(736/32 400),中国籍和缅甸籍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4%(375/15 372)和2.12%(361/17 028)。夫妻双方HIV检测结果均已知的13 853户跨境婚姻家庭中,双阴性、双阳性和单阳性家庭数分别为13 415(96.84%)、142(1.03%)和296户(2.13%),单阳性家庭分为仅丈夫阳性家庭167户(1.20%)和仅妻子阳性家庭129户(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境婚姻家庭中,丈夫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史和高危性行为史,而妻子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性行为史。结论: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的HIV感染率较高,需加强HIV检测、预防和行为干预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4-2021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新报告中国籍和缅甸籍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了解2014-2021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新报告中国籍和缅甸籍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4-2021年德宏州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21年新报告中国籍HIV/AIDS病例2 586例,晚发现病例763例,平均晚发现比例29.5%;新报告境内缅甸籍HIV/AIDS病例4 788例,晚发现病例707例,平均晚发现比例为1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籍HIV/AIDS病例中男性、年龄≥30岁、文盲、经异性传播、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病例晚发现风险高于其他组别的感染者(均P<0.05);缅甸籍HIV/AIDS病例中年龄≥30岁、文盲、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病例晚发现风险高于其他组别的感染者(均P<0.05).结论 德宏州应继续加强各类人群的AIDS防治知识及HIV检测的宣传,促进隐匿高危人群的主动检测,减少病例的晚发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2013-2015年云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云南省吸毒人群哨点监测样本,筛选出血清学检测新确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BED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并结合问卷中人口学资料和相关行为学特征等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31 503例样本中,共检出ttIV抗体阳性3 424例(含既往阳性2 793例),检出率为10.9%(3 424/31 503),其中,87.3%(2 989/3 424)为男性,12.7%(435/3 424)为女性;新报告的感染者,经BED-CEIA方法检出新发感染者101例,其中男性有90例(89.1%),女性有11例(10.9%),新发感染者平均年龄为31.54岁(16~ 54岁);2013-2015年吸毒人群的新发感染率为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籍(主要为缅甸籍)、非汉族和注射吸毒的吸毒者艾滋病新发感染的危险性分别高于本省/外省户籍、汉族和口吸的吸毒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外籍(主要为缅甸籍)和注射吸毒人群,进一步强化落实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同伴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咨询等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代名医模范党员——永远怀念敬爱的方圻教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深切缅怀方圻同志,1920 年2 月15 日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省定远县.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 年至1937 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38年起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及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等;1946 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和"金钥匙奖".1946年至1948年在天津中央医院工作,1948 年5 月起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内科主任、副院长、名誉院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追忆往事缅怀先师——纪念朱良春先生百年诞辰
编辑人员丨2023/8/6
撷取了追随国医大师朱良春问业的几个片段,阐述章朱学派的形成与学术特点.从“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精研典籍到博采验方草药,从置疑旧说到创立新方.章朱学派不拘一格,务实求真,锐意进取,自成体系,开创医坛新风,为后学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