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玄府-络脉"理论探讨面瘫后遗症的病机及针灸治疗策略,认为玄府闭郁、气血不畅、络脉受阻是面瘫后遗症的基本病机,当以开玄通络(开通玄府、祛瘀通络)为治.具体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拔罐法、梅花针叩刺法、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毫火针刺络放血法、扶正通络针法、通元针法、麦粒灸、热敏灸、穴位埋线疗法等.玄府及络脉畅通,气血调和,疾病自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黄帝内经》"九针之宜,各有所为"思想浅论罐具在拔罐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罐具是拔罐的载体,发展到当代罐具种类丰富,使用不同罐具拔罐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发挥的治疗效应亦有差异.临床上应当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不同的罐具,但对罐具性能功用的论述尚不成熟.《黄帝内经》中记载用于针灸临床的多种针具被称为九针,从九针的长短形状规格论述了不同针具在刺激层次与刺激量上的差异,提出不同针具治疗效果、适应病证有所不同的"九针之宜,各有所为"理论.在此思想的启发下,讨论罐具的大小规格材质等方面对拔罐作用效应的影响,提出罐具的形质不同,产生的刺激层次、刺激量、治疗效应不同,适应病证的种类亦不同,即"罐具不同,各有所施",以期为临床上罐具的选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爆炸伤院内早期救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爆炸伤是爆炸产生的高速碎片、原发冲击波等直接作用于机体造成的损伤,多见于战争、高压锅炉、液化气罐或化学物品贮罐爆炸等,具有突发性、成批性、伤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胸部是爆炸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之一,肺是爆炸伤作用的重要靶器官,表现外轻内重、程度重、较隐匿、伤情发展迅速。本文综述肺爆炸伤的损伤机制、流行病学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重点阐述肺爆炸伤院内早期救治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壮医“毒虚”理论探讨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壮医学认为,“毒虚”是原发性痛经发病的关键因素,三道两路不通为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治当遵从“恢复脏腑功能”之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具有浓厚的壮医特色,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并获得较好疗效。本文从壮医“毒虚”理论入手,探讨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间接测热法在特重度烧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间接测热法指导特重度烧伤患者营养治疗,探讨该方法对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匹配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13日至7月31日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中受伤的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为测定组,该组患者均应用代谢车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IC)每周1次测定能量需求,据此指导营养干预。同时纳入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为公式组,该组患者均使用第三军医大烧伤营养公式(KJ/d=4104×体表面积M 2+105×烧伤面积%)估算能量需求。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6周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营养相关指标。以死亡为终点事件,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测定组和公式组入院时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组入院后第1、2、3周白蛋白[(32.79±3.88)、(33.71±5.42)、(35.56±10.09)]g/L均高于公式组[(25.69±5.76)、(25.70±5.29)、(29.26±5.40)]g/L。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测定组入院后第1、2、4、5、6周视黄醇结合蛋白[(28.71±12.24)、(27.71±13.02)、(34.6±11.24)、(45.09±15.90)、(46.11±10.82)]mg/L,均高于公式组[(11.06±10.99)、(17.08±12.06)、(17.73±14.11)、(21.56±13.26)、(21.60±13.4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各周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组生存率为80.0%(12/15),公式组为55.6%(10/18)。使用Breslow检验,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3)。 结论:使用IC法测定能量需求指导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利于提高早期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刺络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刺络放血配合火罐的效果。方法:选取茌平区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常规组、氦氖激光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进行局部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刺络放血和火罐治疗,氦氖激光组接受氦氖激光仪局部照射治疗。统计并对比三组有效缓解率。结果:治疗第6天,联合组有效缓解率显著高于氦氖激光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与氦氖激光组有效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0天,联合组有效缓解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和氦氖激光组有效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和氦氖激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单纯常规治疗和氦氖激光治疗相比,刺络放血配合火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走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卧位非负重CSE训练。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腰腹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HAMD评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69±0.40)分]、ODI评分[(20.65±2.66)分]、HAMD评分[(7.62±1.52)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分别为(58.77±9.06)s和(55.18±8.83)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走罐疗法联合CSE训练治疗C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抑郁情绪,增强腰腹肌耐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氨气泄露事件急诊心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一起急性氨气泄露事件中急诊开展相关心理干预情况,为应急事件处置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8月,分析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章丘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氨气罐车泄漏事件中接诊的65例患者急诊救治情况,收集事件发生后急诊开展心理干预情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分析干预有效率。结果:65例就诊患者中出现氨气刺激反应者52例,符合轻度中毒者11例,中度中毒者2例。其中发生胸闷、呼吸困难者60例,痰中带血丝者11例,咽痛者58例,声音嘶哑者43例,畏光流泪者28例,视物模糊者13例,恶心、呕吐者18例,肺部干湿性啰音者2例。与刺激反应患者比较,轻、中度中毒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消极应对评分较高( P<0.05)。心理干预有效率98.7%。 结论:群体性公卫事件中急诊心理评估及干预对患者治疗具有一定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起槽罐车爆炸事件中15例特重烧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起槽罐车爆炸烧创伤患者的病情与救治情况,探讨爆炸后烧创伤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为进行救治行动临时成立烧伤重症监护室,并组建相关救治服务团队。本文以接诊的15例特重烧创伤患者为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及烧伤评分等数据,回顾分析了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各个脏器系统功能及感染情况,并统计了患者在监护室接受的相关操作。结果:患者入院时平均烧伤面积为85.1±14.3%,简易烧伤指数为14.7±1.8,修正Baux评分168.0±22.4,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为10.7±2.4。经过积极救治,患者总体炎症指标逐步下降,呼吸、循环、内环境、肾功能等逐渐好转,趋向稳定。入院第一周会诊讨论113次、手术29次、床边纤支镜检查14次。入院后,部分患者病情逐步稳定,相关操作相应减少。最终,患者90 d存活率达到60.0%。结论:在本次爆炸事件中,建立以重症联合烧创伤学科的救治服务团队,并具备应急服务能力关键要素,可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为应对未来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近红外光谱术测评拔罐治疗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无创、可实时监测和客观评价中医拔罐疗法治疗效果的技术。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来评估13名健康志愿者在进行拔罐疗法治疗冈下肌的过程中氧合血红蛋白([HbO 2])、脱氧血红蛋白([Hb])和血容量([tHb])浓度变化。 结果:在拔罐过程及其前后处理期间,观察到随着拔罐开始拔罐部位周围组织中的[Hb]和[tHb]均明显下降(均 P<0.05),[HbO 2]明显升高( P<0.05),表现出氧摄取的增加。在拔罐撤除后,上述血液动力学变化仍能持续一段时间。 结论:拔罐疗法在促进肌肉功能的血液动力学方面具有潜在的积极治疗效果;功能NIRS术在拔罐等物理康复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