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真实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8月—11月,采用立意抽样,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选取宁波市某三甲医院及其托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过上门护理服务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2个主题,其中积极因素包括职业价值感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患者需求剧增,保险保障,急救安全保障;消极因素包括投入与收获不平衡,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团队支持缺乏,"网约"护理服务宣传不足,多学科护理知识薄弱,"网约"护理病历标准化不规范。结论:"网约"护士在服务体验中有职业价值感提高等正向性体验,同时也存在收支不平衡,团队支持不足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医院-社区-企业间的协作,多角度多方位逐步完善"网约"护理服务规范,为网约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全程管理模式在隐匿阴茎患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全程管理模式在隐匿阴茎患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三科住院的383例隐匿阴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9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8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全程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焦虑情况及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结果: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186、193例患儿。干预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家属焦虑得分、家属焦虑得分差值、专科医生满意度内容、专科医生满意度效果、专病兼网约护士满意度内容、专病兼网约护士满意度效果、患儿家属满意度内容、患儿家属满意度效果得分分别为(4.30 ± 1.35)d和(35.08 ± 3.17)、(19.14 ± 4.35)、(4.57 ± 0.54)、(4.71 ± 0.49)、(4.75 ± 0.50)、(5.00 ± 0.00)、(4.60 ± 0.49)、(4.65 ± 0.49)分,对照组分别为(5.50 ± 1.41)d和(44.79 ± 3.30)、(9.22 ± 3.67)、(3.71 ± 0.49)、(4.00 ± 0.58)、(3.50 ± 0.58)、(3.25 ± 0.50)、(3.54 ± 0.59)、(3.64 ± 0.67)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94~29.19,均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4, P>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全程管理模式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缓解家属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并有利于加速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护士多点执业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分析我国护士多点执业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护士多点执业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运用CiteSpace 5.1.R6软件,从文献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来源、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及关键词突现词7个方面对数据库中与护士多点执业相关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结果:共纳入100篇文献,文献年度发文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总量偏低;发文作者中孙鸿燕发表11篇,位居第1名;发文机构共88家,各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少,发文机构以高校或者其附属医院为主要依托单位。期刊来源主要是护理类期刊。关键词共125个,聚类结果显示护士多点执业研究主要包括上门服务、执业注册、网约护士、意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等;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护理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研究热度自2020年起持续至今,在未来几年可能继续成为研究热点。结论:我国护士多点执业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 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 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 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 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 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 : 1和3 : 1以上的要求。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 P<0.05)。⑥ 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 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 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体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于2020年3—5月选择宁波市"网约护士"12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4个主题:执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风险防范培训,不良事件处置流程培训,应急预案及并发症处理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上门服务语言、行为规范培训,护患沟通培训,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结论:"网约护士"对执业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大,建议多方联动,尽快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应急法律法规,提供多样化培训模式,储备高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人才,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规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标准化病人和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了解国内高校标准化病人项目开展及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现状,分析标准化病人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自制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发放,面向国内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和普通医院进行调查。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制图。结果: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的94家医学院校和医院参与调查,其中的43.62%已经开展标准化病人项目。影响此项目开展的首要因素是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缺乏。已有的培训师以临床医师或护士为主。培训师的主要培养途径为派往其他院校学习。94.68%的受访单位认为有必要建立和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病人培训师认证制度,规范标准化病人培训师队伍。结论:标准化病人项目在国内各院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缺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建议:第一,构建标准化病人培训师团队,鼓励不同类型的人员加入标准化病人培训师队伍;第二,明确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职责;第三,规范师资培训过程,建立标准化病人培训师资格认证制度,让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国9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治疗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医护人员对国家诊疗方案的依从性。方法:2020年2月28日对全国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镇静镇痛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等。结果:来自全国9个省市1 103名医护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699名医护人员(医生504名、护士195名)参与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最终432名医生和170名护士提交了有效问卷。医生和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在新冠肺炎诊治中医生占主导地位,护士主要为执行者且参与调查人员较少,故主要对医生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医生主要来自湖北(29.2%),其次为河南(24.5%)、贵州(22.7%)、广西(14.6%)等;55.4%的医生来自三甲医院,且高级职称占多数(56.4%);有232名医生(53.7%)参与了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00名医生(46.3%)参与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工作。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医生表示会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无论病情轻重,且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主要为α-干扰素(69.5%)、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65.0%)、阿比多尔(60.0%)、利巴韦林(55.7%)等,与国家诊疗方案的推荐基本一致。95.5%的医生会常规给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抗菌药物治疗;94.0%的医生选择给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约2/3的医生报告会给予有创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肺复张或俯卧位通气治疗;79.0%的医生更倾向于对有创通气患者应用深镇静;约1/3的医生认为应尽早行CRRT治疗,近1/3的医生认为应在危重患者中更积极地应用ECMO治疗。结论: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对国家诊疗方案比较熟悉并愿意遵循,但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疾病,人们对其认知有限,相关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需进一步做实做细诊疗方案的培训,并期待更多的循证证据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15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5 9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力事件发生率约为78%[ ES=0.78,95% CI(0.65~0.88)],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年龄、能级、身高、工作时间、聘用形式等。 结论:中国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管理者需依据其影响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西部地区社区护士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社区的接种护士参与全民免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体验,为更好的完成大规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月16—18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参加"第二届西部免疫规划与健康高峰论坛"的11个省份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护士,就其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样本量的确定以信息达到饱和为标准;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分析对11名护士的访谈资料,归纳提炼出困难与挑战、心理体验以及组织协调3个主题。困难与挑战主题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常规疫苗接种资源被挤占、网络预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大规模接种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4种体验,心理体验包括责任感强、焦虑累积以及社会认同感缺乏,组织协调主题包括组织接种的有序程度与接种资源的统筹整合方面的体验。结论:社区接种护士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今后应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接种效率;加强接种护士的心理建设,协助其疏导负面情绪;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接种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约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网约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医院管理者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双因素理论设计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4—5月对安徽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医院的网约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激励因素包括工作量、工作内容、同事关系、医患关系和自身发展5个维度,保健因素包括薪资收入、工作认可和社会地位3个维度。对问卷数据及工作满意度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网约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与各维度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维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35份。网约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26±0.38)分,其中薪资收入满意度得分最高,为(2.56±0.53)分;工作认可得分最低,为(1.78±0.67)分,且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r=0.34~0.88, 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量( B=0.07)、薪资收入( B=0.11)、工作内容( B=0.23)、社会地位( B=0.12)、自身发展( B=0.15)是影响网约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P<0.01)。 结论:网约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工作量、薪资收入、工作内容、社会地位及自身发展的影响,建议医院实施多重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网约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