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不同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典型抽样与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选取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医院组),河南省老年公寓(养老院组)以及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及其合作的养老机构(医院+养老院组) 中所有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的年龄≥60岁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调查个人基本情况、生活自理能力(ADL)、总体幸福感.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有无慢性病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均月收入、医养结合机构、ADL评分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及对生活的满足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3类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与人均月收入、ADL评分呈正相关(P<0.05);医院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与有无配偶呈正相关(P<0.05),即有配偶者总体幸福感较强;医院+养老院组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与有无慢性病呈负相关(P<0.05),即无慢性病者总体幸福感较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养结合机构类型、有无配偶、人均月收入、ADL评分与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国家和社会应努力提高老年人卫生保健水平,减轻其身体病痛,提高其ADL,提高收入水平,解除其看病住院的经济之忧,从而提高其总体幸福感及其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养老模式下的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不同养老模式下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居家和机构养老者的HRQoL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健康问题最多的是疼痛或不适维度.机构养老者中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焦虑或抑郁4个维度存在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居家养老者(P<0.05);居家养老者EQ-5D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为(0.792 ±0.074)分、(77.352 ±10.240)分,均高于机构养老者[(0.745 ±0.105)分、(72.681 ±12.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家养老者EQ-5D指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睡眠质量、性别、运动锻炼和慢性病,机构养老者EQ-5D指数影响因素有运动锻炼、慢性病和年龄.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下离退休老人的HRQoL有明显差异且受多因素影响,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离退休老人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公寓老年人社会交往频率及其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入住老年公寓的老年人不同社会交往频率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7月-9月对某老年公寓中自愿参加问卷调查的108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老年公寓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总分为101.28分±15.14分.不同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与子女、亲戚、社工、寓友、朋友的不同交往频率,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女、亲戚交往频率为2次/月~4次/月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小于2次/月的老人(P<0.01).与社工、朋友交往频率<2次/月与2次/月~4次/月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往的频率越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越高.与邻居交往频率在5次/月~7次/月及7次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均高于交往频率为2次/月~4次/月者(P<0.01).[结论]在老年公寓中要重视社会交往频率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保持适度的社会交往频率,提供社会支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253名公寓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公寓老年人SWB处于中等水平;SWB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8,P=0.392),在是否有子女在身边和身体状况自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07;F=18.245,P<0.001);心理健康在公寓老年人的情绪调节对SWB起中介作用.结论 公寓老年人SWB水平较高,子女的支持、积极的自我评价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其SW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精细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养结合指的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达到社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通常所说的养老院是指掌管老人的一般护理和组织一些平常活动,并以一个社区或公寓的形式进行管理. 而医养结合模式指的是养老院的医疗设施依靠于医院,老年人在得到生活上照顾的同时,患病也能及时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治和专业人员的护理,使老年人尽快康复,康复后也能得到定期的健康体检〔1〕. 当老年人身体恢复健康后又可住回养老院,与其他老年人一起继续生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其产生的疾病形态慢性化、健康问题障碍化等,都无法避免地使医疗使用率得到了上涨〔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济南市城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济南市城市居家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养老计划的调查与比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人口学问卷对济南市城区老年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39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养老计划仍以在家儿女照顾为主,共1437人(42.4%),其次为依靠专业养老院,共1016人(30.0%).②在养老机构类型的选择上,选择新型老年公寓最多,共856人(25.2%),其次为大型公立医院牵头的医康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共842人(24.8%);影响养老机构选择的因素有卫生条件、费用是否合理、工作人员看护是否细致等;期望养老机构配置前三位的是营养膳食、医疗康复和生活照顾.③养老计划的选择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月收入、健康状况等之间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人群的养老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济南市城区老年人对专业养老机构和新型医养结合机构的需求明显高于预估情况,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也需完善,以不断满足济南城区居民养老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公寓老年人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老年公寓老年人归属感、自我价值感现状并探究老年公寓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养老机构老年人归属感量表、老年人自我价值感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7所老年公寓29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公寓老年人归属感总分为(26.58±6.47)分,自我价值感总分为(87.86± 15.76)分.老年公寓老年人归属感、月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对娱乐设施的满意程度、您有兴趣爱好吗、对老年公寓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有影响(P<0.01或P<0.05).结论 老年公寓老年人归属感及自我价值感处于中等水平,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加强老年公寓的基础设施,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老年人衰弱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老年公寓155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用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调查表、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Cog-12)及衰弱表型(FP)进行资料收集.[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5.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易自诉疲乏、行走时间更慢.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教育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发现,行走时间与认知功能有关,即行走速度越慢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越差.[结论]社区老年人衰弱与认知功能有关,对行走速度下降的老年人应重视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早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养老机构卫生消毒的意义及其特殊要求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和护理院等.当前,我国已逐步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亿人,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亿,占我国总人口数的11.9%,已经达到并大大超过联合国定义的“老龄化”社会标准.预计到2050年,60周岁以上人口数将达4.8亿左右,超过我国总人口的1/3,占全球老龄人口的1/4,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老龄化的国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很多老年人采取居家养老,但还有很多是需要靠社会养老,因此养老机构卫生防病问题已经明显成为疾病防治机构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药依从性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并分析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对重庆市12所养老机构的203例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服药种类、服药方式、医疗保健费用承受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不同机构工作人员对老年人服药情况关注度也不同;护养院老年人服药信念显著高于养老院和老年公寓;护养院老年人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养老院老年人;老年人的服药信念、服药频率及工作人员关注程度是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存在较大差异,护养院老年人的口服用药相对较安全,应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向"互联网+医养结合"方向转型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