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所检出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药性,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收治的1689例不同住院患者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检出的病原菌1 836株,使用VITEK-MS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合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共检出1 8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187株,占64.65%,革兰氏阴性杆菌504株,占27.45%,革兰氏阳性杆菌134株,占7.3%,真菌3株,占0.16%;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95株(21.51%),表皮葡萄球菌321株(17.48%),溶血葡萄球菌117株(6.37%),沃氏葡萄球菌102株(5.5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36株(1.96%).革兰氏阳性杆菌以蜡样芽孢杆菌为主有113株(6.15%),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147株(8.01%),大肠埃希菌102株(5.56%),阴沟肠杆菌66株(3.59%),奇异变形杆菌24株(1.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最强,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菌株,但MRSA的出现率较高,占比达35.69%;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较强,未出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普遍敏感.结论 熟悉掌握创口感染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有利于临床相对精准地进行经验用药,指导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食管癌根治术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555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4例,女211例;年龄为(64±8)岁。观察指标:(1)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2)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采用对应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前进法。 结果:(1)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555例患者中,9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6.40%(91/555)。9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培养细菌5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3株,革兰氏阳性菌 3株,真菌3株,包括多重耐药菌20株。53株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18株(12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8株(3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6株(2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各2株(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粘质沙雷菌、克氏柠檬酸杆菌、纹状棒杆菌、奇异变形菌、产酸克雷伯菌各1株。3株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肺炎链球菌1株。3株真菌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或舒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分别为12、12、11、9、8、6、5株;18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上述指标分别为0、1、1、1、2、0、2株。(2)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理学分期为Ⅱ期和Ⅲ期、术前住院时间≥6 d、手术时间≥240 min、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 d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肿瘤病理学分期为Ⅱ期和Ⅲ期、术前住院时间≥6 d、手术时间≥240 min、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 d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供肺和受者气道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及其对肺移植预后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供肺来源的微生物与移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完成肺移植手术的88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部感染病原学资料,对气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检出比例和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根据是否检出耐药菌,将受者分为耐药菌阳性组(71例)和耐药菌阴性组(17例),对比分析术后3年存活率,并用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前瞻性分析2020年4月11日至2020年9月5日完成的14例肺移植供肺气道菌群和受者预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卡方检验,对供肺和受者的气道菌群多样性、受者术后1年间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的88例肺移植受者,5年间共检出992株菌,包括细菌79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8.4%(704/796);真菌196株。2019年革兰氏阳性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念珠菌属的检出比例均高于2015年(8.2%比5.3%,13.6%比13.2%,33.2%比17.5%,6.5%比5.3%,26.6%比20.2%)。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在2019年耐药率最高,为68.18%,同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为98.44%。耐药菌阳性组与耐药菌阴性组术后3年存活率分别为46.3%和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10)。前瞻性分析的14例肺移植受者的供肺气道分泌物经二代测序均检出细菌。其中5例受者在移植后1个月内在气道分泌物中检测出与供肺相同的细菌,随访1年,死亡2例;余9例未检出与供肺相同的细菌,随访1年,死亡2例。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气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肺移植后1年的预后情况无明显相关。 结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仍然是革兰氏阴性菌占主导,并且耐药比例始终居于高位,供肺病原微生物对肺移植受者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8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监测2018年中国院内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至12月全国13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9年M100S(第29版)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断。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共收集1 214株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血和无菌体液标本来源占96.7%(1 174/1 214)。主要抗菌药物对871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依次为阿米卡星(93.2%,812/871)、美罗培南(92.0%,801/871)、厄他培南(88.9%,774/871)、亚胺培南(88.4%,770/87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4.0%,732/871)、头孢哌酮/舒巴坦(83.1%,724/871)、头孢吡肟(71.4%,622/871)、米诺环素(68.9%,600/871)、头孢他啶(66.9%,583/871)及左氧氟沙星(54.4%,474/871)。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1.5%(155/252)(头孢曲松)和60.7%(153/252)(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6.3%(125/222)(头孢曲松)和57.7%(128/222)(头孢噻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4%(127/252)和18.0%(40/222),且全部ESBLs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95%。碳青霉烯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8%(7/252)和20.3%(45/222)。对阴沟肠杆菌、产气克雷伯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的药物依次为替加环素(96.3%~100%)、阿米卡星(94.9%~97.1%)、美罗培南(89.8%~96.6%)及亚胺培南(89.8%~94.9%)。奇异变形杆菌、摩根摩根菌和黏质沙雷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大于90%。对67株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进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显示,45株为丝氨酸型碳青霉烯酶,20株为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73.2%(112/153)和66.0%(101/153)。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的敏感率最高(100%,163/163),其次是替加环素(87.1%,142/163)。血标本与其他感染来源的标本相比较,肺炎克雷伯菌[17.6%(27/153)比21.7%(15/69)]和鲍曼不动杆菌[68.3%(71/104)比71.2%(42/59)]碳青霉烯耐药比例低,而大肠埃希菌[2.5%(4/198)比0%(0/54)]和铜绿假单胞菌[37.0%(33/89)比18.8%(12/64)]碳青霉烯耐药比例高。结论: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尤其是仅产ESBLs的菌株。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足够重视。产碳青霉烯酶是当前我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59例烧伤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2011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笔者单位)烧伤ICU收治患者中有2 26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其中159例发生CRBSI [男131例、女28例,年龄43(1,79)岁],收集CRBSI患者从外周静脉血及中心静脉导管血/中心静脉置管前段标本初次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以下回顾性分析。采用API微生物鉴定试剂盒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或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物和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等37种抗细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一步确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D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情况。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各年度CRBSI发生率,CRBSI患者病死率,CRBSI例次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分布与置管持续时间,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情况,常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8年间,CRBSI发生率为7.0%(159/2 264),其中2014、2017年CRBSI发生率略高,分别为13.6%(30/221)、11.1%(24/217)。CRBSI患者病死率为7.5%(12/159)。(2)CRBSI例次发生率为14.9%(338/2 264);感染部位以股静脉为主,共271例次(80.2%),该部位置管持续时间为9(2,25)d。(3)8年间,共检出病原菌5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3株,占65.0%;革兰阳性菌140株,占25.8%;真菌50株,占9.2%。检出率居前3位的病原菌从高到低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2%(126/543)、17.1%(93/543)和15.7%(85/543);真菌以近平滑念珠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98.9%(92/93)、MSSA占1.1%(1/93)。(4)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为80.1%~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不耐药,对奈替米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8.7%和92.6%,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4.5%~62.7%。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不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8.9%(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株均经改良Hodge试验进一步确认,9株阳性),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0.9%~95.2%。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 唑、替加环素不耐药,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9%和62.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91.5%。MSSA除对青霉素G、四环素完全耐药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均不耐药。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现象。真菌对两性霉素B不耐药,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为4.2%~6.2%。 结论:笔者单位烧伤ICU收治患者CRBSI发生率及其所致病死率均较高,感染部位以股静脉为主;CRBSI患者病原菌种类繁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居前3位的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肝衰竭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7例,女31例;年龄为(44±9)岁。观察指标:(1)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2)细菌耐药性情况。(3)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1)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88例患者中,40例肝移植后发生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5.45%,发生时间为术后18(1~57)d。40例肝移植后细菌感染患者中,9例为单一菌种感染,31例为混合细菌感染。40例患者共检出135株非重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06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排名前4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7株、肺炎克雷伯菌35株、铜绿假单胞菌11株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株。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屎肠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及溶血葡萄球菌1株。135株病原菌中,64株来源于呼吸道、26株来源于腹腔、23株来源于胆道、16株来源于外周血液、6株来源于其他部位。(2)细菌耐药性情况。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粘菌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率均<30.0%,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耐药率为30.0%~50.0%,对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7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粘菌素、替加环素耐药率均<30.0%,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0%,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及米诺环素耐药率均<30.0%。产酸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50.0%,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粘菌素及替加环素耐药率均<30.0%,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革兰氏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50.0%,对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0%。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及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50.0%,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0。(3)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30分是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6.440,95%可信区间为2.155~19.248, P<0.05)。 结论: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发生率高,最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和腹腔;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具有广泛且高度耐药性。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30分是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血流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共分离1 742株革兰阴性菌,根据检出年份将所有病原菌分为2012至2015年组( n=739)和2016至2019年组( n=1 003),对两组病原菌的构成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12至2015年中,前5位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43.0%)、肺炎克雷伯菌(18.9%)、鲍曼不动杆菌(8.1%)、阴沟肠杆菌(5.5%)和铜绿假单胞菌(4.6%)。2016至2019年中,前5位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41.6%)、肺炎克雷伯菌(28.8%)、鲍曼不动杆菌(6.6%)、铜绿假单胞菌(4.3%)和阴沟肠杆菌(3.3%)。与2012至2015年相比,2016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增加( χ2=22.327, P<0.01),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和罗尔斯顿菌属检出率下降( χ2=5.333、7.677和23.146, P<0.05或<0.01)。2016至2019年,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低于2012至2015年( χ2=16.661和4.709, P<0.05或<0.01)。与2012至2015年相比,除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外,2016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增加( P<0.05或<0.01)。2016至2019年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于2012至2015年(93.9%比41.5%, χ2=19.849, P<0.01)。与2012至2015年相比,2016至2019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升高( χ2=7.016、6.079、4.843、8.012、12.442、17.034和4.347, P<0.05或<0.01),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应密切关注血流感染常见菌群的分布及耐药变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9/2023新乡地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新乡地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3年9月血培养阳性菌株,并对其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3 81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 079株(54.48%),革兰氏阳性菌1 536株(40.25%),真菌201株(5.27%).分离率位居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05株(23.72%)、肺炎克雷伯菌475株(12.45%)、表皮葡萄球菌325株(8.52%)、人葡萄球菌283株(7.42%)、金黄色葡萄球菌179株(4.69%)、鲍曼不动杆菌91株(2.38%),真菌前三位的分离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70株(1.83%)、热带念珠菌35株(0.92%)、都柏林念珠菌29株(0.7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耐药性低于5.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分别为34.7%和3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31.8%和53.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新乡地区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主要的分离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及时监测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以减缓耐药菌株产生,有效控制血流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老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通许第一医院完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148例老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明确发生尿路感染后接受中段尿液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查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病原菌培养鉴定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48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共分离出156株病原菌,其中真菌8株(5.13%),革兰阳性菌50株(32.05%),革兰阴性菌98株(62.82%).8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株(75.00%),其他菌2株(25.00%);50株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23株(46.00%),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22.00%),屎肠球菌9株(18.00%),表皮葡萄球菌7株(14.00%);98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56株(57.14%),肺炎克雷伯菌20株(20.41%),鲍氏不动杆菌8株(8.16%),阴沟肠杆菌8株(8.16%),铜绿假单胞菌6株(6.1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57.14%~80.3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1.79%~3.5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高(55.00%~80.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5.00%~10.00%);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G、环丙沙星、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高(47.83%~91.3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4.35%~8.7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81.82%~10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0.00%~9.09%).结论 老年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2021年住院患者血培养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样本中分离的菌株,另收集同期血培养阳性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相关性.结果 2019-2021年血培养阳性者共计916人次,DDDs排序前列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的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相较2019年的上升幅度分别为38.8%、228.3%、87.1%).2019-2021年血培养阳性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39株,数量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7.2%、16.1%、8.1%、7.4%、6.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961、0.907、0.988、0.997,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766、0.772、0.838、0.667、0.734、0.821、0.904、0.980、0.997,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878,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856,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2021年住院患者的血流感染病原菌复杂多样(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大多数病原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