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定植及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随着该药物的大量使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病例也逐年增多。CRE的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CRE定植是导致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加了危重患者的死亡风险和社会经济负担,针对CRE定植目前主要的应对策略包括主动筛查、加强院感防控措施和去定植。CRE去定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定植率,但是否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尚存在争议。本文针对CRE定植流行病学、主动筛查和院感防控措施及去定植方法等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出现及全球范围内快速播散,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CRE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CRE感染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如何诊治和防控CRE感染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为规范我国CRE感染诊治方案和防控策略,邀请了此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CRE流行概况,CRE实验室检测,CRE感染治疗原则,主要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案,CRE感染及定植危险因素,CRE各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感染防控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含氯消毒剂在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物表定植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的时空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les,CRE)是急需研发新抗生素的重要病原菌 [1],CRE的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尽可能切断CRE菌株从环境到患者的传播路径,对患者周围环境中CRE菌株的监测和及时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乳低聚糖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婴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和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肠道菌群演替速度较快的重要阶段,稳定的肠道菌群定植对机体健康、免疫系统的建立及完善有着重大且长远的意义。母乳中富含人乳低聚糖(HMOs),能够有效促进婴儿肠道中有益细菌的生长,抑制病原菌的侵袭,改善肠道菌群组成,提高菌种多样性,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现就HMOs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种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型方法的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mCIM联合eCIM试验、Carba-5和Carba-R三种方法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s,CRO)中常见碳青霉烯酶型的性能。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临床分离的122株非重复CRO菌株,应用生物梅里埃MALDI-TOF MS全自动快速质谱仪对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分别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灭活试验(mCIM联合eCIM试验)、Carba-5检测条和Carba-R试剂盒对所有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型检测;以PCR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上述3种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122株CRO菌株属于12个不同菌种,PCR法碳青霉烯酶型检测结果:共112株检测结果阳性,KPC-2型阳性70株,占57%(70/12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6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其他菌株12株;OXA-232型阳性19株占15%(19/122),均为肺炎克雷伯菌;NDM型阳性20株占16%(20/122),其中NDM-1型阳性7株和NDM-5型阳性13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2/20);IMP-4型阳性2株,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阿氏肠杆菌;检测出1株同时产KPC-2和IMP-4的肺炎克雷伯菌;未检测到VIM型碳青霉烯酶;有10株未检出以上5种基因型。与金标准PCR方法相比mCIM联合eCIM试验灵敏度为95.65%(22/23),特异度为100.00%(90/90),阳性预测值(PPV)为100.00%(22/22),阴性预测值(NPV)为98.90%(90/91),诊断准确度为99.11%(112/113);Carba-5和Carba-R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和诊断准确度均为100%。结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可以使用Carba-5试验快速、准确地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型,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选择Carba-R试验,并监测患者是否存在碳青霉烯耐药菌的定植;而Carba-5和Carba-R检测结果阴性时,建议结合药敏结果进行mCIM联合eCIM试验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肠埃希菌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内常见的肠道定植菌,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感染性腹泻,少数情况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大肠埃希菌参与不同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不同感染性疾病的危害、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供肺和受者气道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及其对肺移植预后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供肺来源的微生物与移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完成肺移植手术的88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部感染病原学资料,对气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检出比例和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根据是否检出耐药菌,将受者分为耐药菌阳性组(71例)和耐药菌阴性组(17例),对比分析术后3年存活率,并用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前瞻性分析2020年4月11日至2020年9月5日完成的14例肺移植供肺气道菌群和受者预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卡方检验,对供肺和受者的气道菌群多样性、受者术后1年间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的88例肺移植受者,5年间共检出992株菌,包括细菌79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8.4%(704/796);真菌196株。2019年革兰氏阳性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念珠菌属的检出比例均高于2015年(8.2%比5.3%,13.6%比13.2%,33.2%比17.5%,6.5%比5.3%,26.6%比20.2%)。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在2019年耐药率最高,为68.18%,同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为98.44%。耐药菌阳性组与耐药菌阴性组术后3年存活率分别为46.3%和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10)。前瞻性分析的14例肺移植受者的供肺气道分泌物经二代测序均检出细菌。其中5例受者在移植后1个月内在气道分泌物中检测出与供肺相同的细菌,随访1年,死亡2例;余9例未检出与供肺相同的细菌,随访1年,死亡2例。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气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肺移植后1年的预后情况无明显相关。 结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仍然是革兰氏阴性菌占主导,并且耐药比例始终居于高位,供肺病原微生物对肺移植受者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肠道微生态检测技术在预防与治疗儿童肠道感染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肠道微生态菌群多样性低、个体差异大,更易造成耐药菌定植与感染。因此,全面快速精准检测肠道微生态失调状态,对于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肠道病原体检测方法精确度差,抑或通量小。发展中的多组学技术可精准高通量检测已知和未知病原体,并可全面评估肠道微生态状态,在儿童肠道感染相关检测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蒙古地区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毒力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耐药、毒力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5-12月皮肤科住院患者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及鼻腔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疑似金葡菌菌落,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金葡菌毒力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sst-1、pvl、hla、clfA 4种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金葡菌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对金葡菌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耐药率及毒力基因检出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曼-惠特尼 U非参数检验。 结果:在210例住院患者中,共分离金葡菌85株,包括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54株(病例组),鼻腔部位31株(对照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5株金葡菌中14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85株菌对青霉素耐药率[90.59%(77/85)]最高;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00%(51/85)、61.18%(52/85),未发现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PCR显示,病例组菌株pvl基因检出率(33.33%,18/54)高于对照组(12.90%,4/31, χ2 = 4.28, P = 0.038)。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对照组菌株clfA相对表达量[3.87(2.30,5.94)]高于病例组[1.63(0.95,2.62), P = 0.007]。85株金葡菌分型共得到17个ST型别,其中主要优势型别为ST398-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20/71)和ST22-MRSA(9/14)。ST22-MRSA菌株毒力基因pvl检出率(14/14)明显高于非ST22型MRSA(0, P < 0.001)。 结论:皮肤化脓性感染部位分离的金葡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这些抗生素不应作为临床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皮肤金葡菌感染性疾病发病可能与毒力基因pvl有关;金葡菌鼻腔定植可能与clfA基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靶标KPC-2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评价及保护机制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靶标KPC-2为抗原制备重组蛋白疫苗,在小鼠肺炎模型中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保护效果和保护机制。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肺炎克雷伯菌KPC-2蛋白,经GST亲和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采用KPC-2蛋白制备疫苗,经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多克隆抗体,同时运用调理吞噬杀菌试验检测抗体的体外杀菌活性。采用KPC-2疫苗免疫雌性BALB/c小鼠3次,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末次免疫后7 d,通过气管插管构建小鼠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模型,感染1 h后尾静脉给予0.1 mg美罗培南治疗,通过比较免疫组与佐剂组的生存率、细菌定植量和组织病理学差异,以及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生存率的差异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采用KPC-2多克隆抗体被动免疫评价抗体的保护效果。结果:KPC-2免疫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4.325, P<0.05),免疫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 (7/10) vs 10% (1/10), P<0.05];免疫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程度及细菌定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t=3.127, P<0.05);疫苗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均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且对抗生素治疗有明显的增效性;KPC-2多克隆抗体在体外表现出明显的吞噬杀菌活性( t=5.427, P<0.05)。 结论:KPC-2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体液免疫应答在其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采用耐药靶标作为抗原制备疫苗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