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辨证刮痧联合耳穴贴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刮痧联合耳穴贴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刮痧组63例和联合组63例。刮痧组给予中医辨证刮痧护理干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Kupperman评分显著低于刮痧组( P<0.05),联合组MENQOL评分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刮痧组( P<0.05),联合组各项血清激素指标显著优于刮痧组( P<0.05)。 结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但中医辨证刮痧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在症状缓解效果上优于单纯刮痧疗法,加之耳穴贴压治疗痛苦小,操作简便且易接受,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显著。因此,将中医辨证刮痧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应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更具有推广价值和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种中医外治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网状Meat分析评价5种单一中医外治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中医外治方法干预LDH患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ger 5.4软件绘制偏倚风险图,运用Stata SE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 133例患者,中医外治方法共5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穴位贴敷外,刮痧、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烫疗、耳穴贴压与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对患者疼痛干预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5种中医外治方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排序累积概率图显示,刮痧为LDH患者疼痛的最佳干预方法, SUCRA值为80.3%。 结论:刮痧疗法是缓解LDH患者疼痛的最佳中医外治方法,但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运动疗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中医适宜技术如艾灸、针刺、穴位贴敷、耳穴贴压、按摩推拿、拔罐、刮痧、药茶;情志疗法如音乐疗法等,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配合药物治疗有协同降压作用,更有利于血压平稳控制。今后研究还需进行长期的持续随访、加强研究规范性,对高血压病3级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仍有待展开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耳穴贴压疗法辅助治疗肝火扰心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心理疗法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市中医院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肝火扰心型亚健康失眠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认知和行为治疗(CB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失眠严重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明版(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程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421.25±11.58)min比(456.25±11.23)min]、睡眠效率[(70.32±4.44)%比(76.58±5.89)%]、非快速眼动2(N2)期睡眠[(43.25±4.44)%比(45.62±4.36)%]、N3期睡眠[(14.25±4.52)%比(18.52±5.55)%]、快速眼动(R)期睡眠[(21.98±5.21)%比(24.66±4.87)%]均短于或低于观察组( t=13.723、5.367、9.035、2.408、3.772、2.376,均 P<0.05),治疗后对照组睡眠质量[(1.85±0.54)分比(1.10±0.42)分]、入睡时间[(1.52±0.51)分比(1.08±0.35)分]、睡眠时间[(1.30±0.41)分比(0.75±0.41)分]、睡眠效率[(1.53±0.44)分比(1.02±0.33)分]、睡眠障碍[(1.20±0.41)分比(0.78±0.31)分]、催眠药物[(0.11±0.02)分比(0.04±0.01)分]、日间功能障碍[(1.65±0.47)分比(1.03±0.28)分]及总分[(9.11±1.33)分比(5.80±1.01)分]均高于观察组( t=6.933、4.499、5.999、5.864、5.167、19.789、7.167、12.535, 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理领域[(13.85±2.22)比(17.86±2.01)]、心理领域[(15.52±1.89)比(16.35±1.33)]、社会领域[(16.01±1.58)比(19.52±1.85)]、环境领域评分[(17.52±1.90)比(20.89±2.22)]均低于观察组( t=8.468、4.499、9.124、7.294,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9/40)](χ 2=7.440, P<0.05)。 结论:心理疗法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可显著提高肝火扰心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临床疗效显著,还可提高亚健康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解郁安神方联合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联合耳穴和口服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上有激素补充治疗禁忌证患者提供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服用解郁安神方同时单侧耳穴贴压治疗,5 d换对侧耳,对照组给予替勃龙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1和3个月两组各量表评分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改良Kupperman评分(KM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及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通过上述量表综合对其有效性、差异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和3个月后的PSQI、KMI、GAD-7、PHQ-9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SQI:(8.58 ± 1.94)和(5.81 ± 1.93)分比(13.10 ± 2.53)分、(9.15 ± 2.59)和(6.33 ± 1.98)分比(13.52 ± 2.27)分;KMI:(19.92 ± 2.16)和(14.67 ± 4.11)分比(28.54 ± 7.65)分、(19.02 ± 5.92)和(14.10 ± 4.37)分比(27.42 ± 7.34)分;GAD-7:(4.54 ± 2.03)和(3.81 ± 1.63)分比(5.69 ± 2.95)分、(3.71 ± 2.48)和(3.32 ± 1.73)比(4.90 ± 3.17)分,PHQ-9;(6.90 ± 2.52)和(4.98 ± 1.96)分比(9.83 ± 3.71)分、(6.15 ± 2.62)和(4.44 ± 1.81)分比(9.02 ± 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间PSQI、KMI、PHQ-9、GAD-7评分均下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和3个月后,运用PSQI、KMI评分,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略高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和3个月后,运用PHQ-9评分、GAD-7评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药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疗效与替勃龙疗效相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且安全性好,对于不适合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医药替代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便秘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帕金森病便秘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阳气虚衰,兼肝郁痰凝,病性为本虚标实。中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中药复方、针灸治疗、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刮痧、按摩等多种疗法,疗效确切、优势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辨证分型,优化疗效评定标准,提高研究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外治法治疗尿毒症瘙痒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尿毒症瘙痒(UP)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治疗UP相较于中药内治法操作简便、起效迅速,且能避免口服药物所致首关效应及可能带来肝肾损伤,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中药外洗、药浴、熏洗、湿敷、灌肠、刮痧、针刺、耳穴贴压、穴位敷贴、穴位离子导入、自体血穴位注射等。目前,多数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法,可提高疗效,在改善瘙痒症状、炎症指标、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一些研究选取甲状旁腺激素、血磷、CRP、IL-6、组胺、SCr、BUN、β2-微球蛋白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提示中医外治法可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不统一,难以横向比较和总结;瘙痒症状的缓解依据量表评判,主观性较强;研究疗程较短,无法评判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部分研究未指明患者证型,难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优势等,今后还需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耳穴压丸结合穴位贴敷提高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联合大黄穴位贴敷在结肠镜检查中对肠道准备度和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5月-20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门诊需进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2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耳穴压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丸,贴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大黄穴位贴敷,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耳穴压丸与大黄穴位贴敷。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 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记录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的肛周不适,排便不适及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结果:4组治疗后BB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38, P=0.030),其中贴敷组[(7.45±1.20)分比(6.78±1.32)分]与联合组[(7.26±1.11)分比(6.78±1.32)分]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4组治疗后腹痛、腹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2.947、5.879, P值分别为0.034、0.001),联合组肛周不适[(0.07±0.38)分比(0.44±1.07)分]、排便不适[(0.40±0.81)分比(0.87± 1.32)分]、腹痛[(0.93±1.32)分比(1.69±1.61)分]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贴敷组腹胀[(1.05±1.00)分比(1.64±0.95)分]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耳穴压丸联合大黄穴位贴敷有助于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且可减轻患者肠道不良反应,临床中可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配合使用以完成肠道准备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耳穴压豆疗法对防治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视力下降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对海军青少年航校学生视力下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4月海军青少年航校19级、20级学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andolt环形视力表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双眼裸眼视力均未低于0.8的学生纳入对照组(21人);单只裸眼视力0.8及以下的学生纳入干预组(19人)。干预组学生将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压于所选耳穴区敏感点,每次贴压一侧,1周后更换为另一侧,于每日8点、11点、18点按压耳穴压豆处3 min;对照组学生仅于相同时间点闭目休息3 min。持续5周后比较2组学生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干预组学生在治疗后视力明显上升( P<0.05),对照组视力则明显下降( P<0.01)。干预组学生治疗有效率为79.17%(19/24),对照组为4.76%(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耳穴压豆疗法能有效防治海航学生的视力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