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洛西汀联合米氮平对合并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4例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cGill问卷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疼痛现有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三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在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躯体疼痛方面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155和白细胞介素-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微小RNA-155(miR-155)mRNA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 28 例子痫前期孕母分娩极早产新生儿[胎龄<32 周和(或)体质量<1500 g]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本院住院治疗其他原因导致的极早产儿 26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相关电子病历临床资料,包括极早产儿和孕母一般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子痫前期等)、有创通气比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比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早发脓毒症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以及出生后脐动脉血清中miR-155 mRNA表达、IL-6 水平,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iR-155、IL-6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kg:1.21±0.22 比 1.32±0.33,P<0.05),有创通气、BPD、ARDS比例和脓毒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通气比例:75.0%(21/28)比 57.7%(15/26),BPD比例:35.7%(10/28)比 11.5%(3/26),ARDS发生率:100.0%(28/28)比 84.6%(22/26),脓毒症发生率:71.4%(20/28)比 53.8%(14/26),均P<0.05],miR-155 mRNA表达和IL-6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155 mRNA(2-ΔΔCt):0.93±0.18 比0.17±0.03,IL-6(ng/L):73.84(33.44,429.00)比 19.05(9.30,47.2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55 和IL-6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82,P<0.01).两组随出生时间延长,WBC和NEUT均逐渐降低,观察组出生后各时间点WBC和NE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生后 48h和 72h均明显低于出生后 24h(均P<0.05).观察组出生后 24、48 和 72 h 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出生后 24h为 7.85±2.44 比12.28±6.81,出生后 48h为 7.31±3.53 比 10.98±7.91,出生后 72h为 4.97±2.05 比 7.82±4.65,均P<0.05),NEUT仅出生后 24h和 48h两个时间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出生后 24h为 4.13±1.93 比 7.45±5.67,出生后 48h为 3.96±2.64 比 6.89±6.24,均P<0.05).结论 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出生时机体内miR-155 mRNA表达、IL-6 水平明显上调,机体炎症反应紊乱,对早期评估病情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巨大头皮动静脉瘘显微手术全切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头皮动静脉瘘是一种较罕见的头皮血管畸形。目前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及二者联合的复合手术。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2月单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1例巨大头皮动静脉瘘,患者术中全程无明显出血,至末次随访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绿色通道急救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绿色通道急救护理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施行为研究法构建下绿色通道急救护理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P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将实施行为研究法构建下绿色通道急救护理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AP患者纳入观察组(行为研究法构建下绿色通道急救护理,39例),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情况、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抢救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82%(5/39)低于对照组35.90%(14/39)( P<0.05);两组护理前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后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有上升( P<0.05),观察组护理后WHOQOL-BREF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行动研究法构建下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救治AP患者可显著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效果与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生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云平台的构建(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平台,探索构建一个安全规范、科学严谨的消化内镜数据库,为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针对12种常见消化道疾病,参考相关指南规范,讨论确定消化内镜图像数据的采集与标注标准;研发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数据在线采集与标注软件;采用国内市场保有量>5%的内镜设备,对参与图像采集与标注的数十位经验丰富的内镜操作医师统一进行数据标注讲解训练。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前瞻性、连续性采集、标注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9家医疗中心的内镜检查数据;经数据优化、脱敏、泛化后上传至服务器,经文件同步、数据处理和专家审核,构建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规范化采集与标注数据库,即云平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制定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与标注标准;研发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在线采集与标注软件;成功构建了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库,数据库中标注病灶43 010个,其中,早期食管癌病灶2 906个,早期胃癌2 912个,早期结直肠癌2 397个,结直肠息肉9 773个(腺瘤性息肉5 539个,非腺瘤性息肉1 161个,未定性息肉3 073个),标注图像40 353张,标注检查数量11 289例次。结论:山东省多中心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云平台采用统一标准和采集标注软件,保证了内镜数据的安全性、规范性,为我国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数据标准化采集、标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和第三方数据监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急诊入院后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急救护理;随机选取2019年1~8月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基于FMEA模式对患者急救护理流程进行风险管控,统计两组患者急诊接诊后各项急救措施落实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从急诊接诊到首份心电图完成的时间、到ACS确诊的时间、到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完成的时间、到实施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管道意外、设备故障、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护理文书不完整、护理交接不完整、护患纠纷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LVEF、LVEDD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中进行风险管控,可有效缩短患者接诊后各项检查治疗的时间,减少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11月聊城市眼科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为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对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20/20)和100.00%(20/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和0.908。在2轮专家函询中,所函询专家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好协调性( P<0.0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了3个1级指标、11个2级指标、38个3级指标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变异系数<0.20)。 结论:本次研究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了一套客观、权重设置科学以及内容覆盖全面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及制定干预性对策提供参考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习惯改善状况、住院费用、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习惯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降低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缩短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类型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类型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压力知觉量表、简易疲乏量表、建议创伤后成长量表及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应激反应类型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收集,对甲状腺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类型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类型1(高负性低成长)共10人(11.63%),类型2(中负性高成长)共44人(51.12%),类型3(低负性中成长)共32人(37.25%);不同应激反应类型之间各项应激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出院时(T2)的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C)总平均分为(113.79±20.45)分,显著低于入院时(T1)的(122.17±19.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工作压力显著呈正相关( P<0.05);不同应激反应类型甲状腺癌患者的FLIC总分、心理健康、社会关系、躯体健康能力及癌症造成的负担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住院时与出院时其FLIC总分、躯体健康能力及癌症造成的负担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不同应激反应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重视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护理,尽早识别高负性及低成长的患者并给予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缓解其负性情绪,纠正其负性应激反应状态,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以提升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精神症状评分、危险行为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消极精神症状,降低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