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病程分期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ccupational medicamentosa-like dermatitis due to trichloroethylene,OMDT)的病程分期,了解该病的病程特点,为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采用连续抽样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且病程记录完整的35名OMDT患者资料,分析其从入院至2019年5月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选择连续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指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等肝功能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等心肌酶指标。根据指标标准化值对研究对象以周为单位的病程时间点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指标变化趋势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程分期;比较各指标在不同病程分期中的阳性率或平均水平,分析患者体质特征、疾病特点和治疗措施与各病程分期时长的相关性。结果:OMDT患者一般病程可分为急性期(3.0±1.5)周和慢性期(11.0±4.4)周,慢性期又分慢性前期[平均(5.0±3.0)周]和慢性后期[(6.5±3.7)周]。与慢性期患者比较,急性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白细胞分类计数(除嗜酸性粒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心肌酶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降低( P<0.05)。与慢性后期患者比较,慢性前期患者临床表现指标(除发热)、白细胞分类计数(除淋巴细胞数)、肝功能指标(除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总蛋白、白蛋白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急性期时长与开始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 rspearman =0.62, Padjust<0.01),慢性前期时长( rspearman =0.96, Padjust<0.01)、慢性后期时长( rspearman =0.91, Padjust<0.01)均与期内使用激素时长呈正相关。 结论:本研究综合多项客观指标确定了OMDT患者的一般病程分期,并分析了各期主要指标变化特点和病期时长的可能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LDT)是一种由于职业接触三氯乙烯引起全身皮肤疾患,伴多系统、器官损伤的免疫性疾病。本文从T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系统等方面对OMLDT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MLDT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调节性淋巴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于2019年12月,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6例OMDT患者(其中8例为多形红斑,8例为重症多形红斑)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和外周血调节性淋巴细胞百分数,分析肝功能与外周血调节性T、B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试验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谷氨酰肽酶(GGT)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胆碱脂酶(CHE)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试验组患者淋巴细胞、CD4 +T细胞、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s)、调节性B细胞(CD19 +CD24 +CD27 +Bregs)百分数和CD4 +/CD8 +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 +T细胞百分数高于健康对照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DBIL水平与CD4 +CD25 +Tregs、CD19 +CD24 +CD27 +Bregs、CD4 +T细胞百分数和CD4 +/CD8 +比值呈负相关( r=-0.386~-0.809, P<0.05),与CD8 +T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除DBIL外)( r=0.503~0.568, P<0.05);TP、ALB水平与CD4 +CD25 +Tregs、CD19 +CD24 +CD27 +Bregs、CD4 +T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 r=0.351~0.784, P<0.05),ALB与CD8 +T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 r=-0.315, P<0.05),CHE与CD4 +CD25 + Tregs、CD19 +CD24 +CD27 +Bregs百分数、CD4 +/CD8 +比值呈正相关( r=0.390~0.527, P<0.05)。 结论:OMDT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可能由调节性淋巴细胞失衡引起,其肝脏损害可能与CD8 +T细胞的增高、CD4 +T细胞、CD4 +CD25 +Tregs、CD19 +CD24 +CD27 +Bregs百分数和CD4 +/CD8 +的比值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修订说明
编辑人员丨2024/5/18
随着临床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南的更新和建立,GBZ 185-2006《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以下简称"GBZ 185-2006")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基于循证医学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指南,系统梳理国内外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的研究资料,并结合前期临床实践和临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GBZ 185-2006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增加了 OMDT的术语与定义,调整了诊断原则中关于临床表现的表述,调整了潜伏期,删除了发病概率的诊断要求,增加了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为病因学诊断指标,规范了特异性变应原斑贴试验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此外,亦完善了附录A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皮肤损害的基本特点和临床类型"相关内容,修订处理原则,增加了治疗技术新进展——人工肝应用的内容.修订后的GBZ 185-2024《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医疗卫生机构规范诊断和处理OMDT提供技术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非酶抗氧化物浓度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血清非酶抗氧化物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以47例OMDT患者为病例组,根据病程需要将其分为急性期、治疗4周、治疗8周和恢复期,以52例无接触三氯乙烯和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的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检测2组人群非酶抗氧化物[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浓度.比较各组人群上述非酶抗氧化物浓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用SPSS 20.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描述. 结果 病例组非酶抗氧化物ALB、U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36.59(33.32,42.48)vs.47.27(45.49,48.84)g/L,210(155,343) vs.330(286,382) μmol/L,P<0.01],而TBIL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19.60(9.30,122.60)vs.5.60(4.825,7.00) μmol/L,P<0.01].病例组的恢复期ALB、UA水平高于急性期[40.72(37.07,42.24)vs.36.59(33.32,42.48)g/L,279(228,366)vs.210(155,343) μmol/L,P<0.05];病例组的恢复期ALB、UA水平高于治疗4周[40.72(37.07,42.24)vs.36.89(33.37,40.31)g/L,279(228,366)vs.236(203,267) μmol/L,P<0.05];病例组的治疗4周、治疗8周和恢复期TBIL水平分别低于急性期[11.20(6.50,17.40)vs.19.60(9.30,122.60) μmol/L,9.30(5.90,13.20)vs.19.60(9.30,122.60) μmol/L,9.50(7.20,14.10)vs.19.60(9.30,122.60) μmol/L,P<0.05]. 结论 OMDT患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均存在非酶抗氧化物的失调,非酶抗氧化物在OMDT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症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重症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OMDT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PN)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EN)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及尿素氮(BUN)、血糖(GLU)、凝血因子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ALT、AST、TP、ALB、CRP、BUN、GLU、APTT、PT、纤维蛋白原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ALB、CRP、BUN、GLU、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TP、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治愈率达92.86%.提示,OMDT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数据库构建及应用成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根据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电子病历构建数据库,为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研究方向,确定数据库的结构.收集和分析1988-2014年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所有新发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将其按照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激素使用情况以及住院费5个部分进行归纳和整理,利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结果]建立了一个包含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激素使用情况、住院费5个板块,共196例患者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数据库,并根据此数据库完成了三项科研项目和13篇论文.[结论]本数据库包含病例多且信息全面,数据完整,有科研价值,能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方案的完善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致敏物筛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斑贴试验筛查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OMDT)的致敏物,探讨OMDT的辅助诊断方法和TCE过敏人群筛查方法.方法 以20例OMDT康复患者为病例组,以22名接触TCE≥12周但不发生OMDT的健康工人为对照组,以不同质量分数的TCE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水合氯醛、三氯乙醇和三氯乙酸等作为致敏物对2组人群进行斑贴试验.采用质量分数为15.00%水合氯醛对20名接触三氯乙烯<12周且未发生OMDT的新入职工人(验证组)进行斑贴试验,并随访观察至接触TCE满12周.结果 对照组人群中,TCE、水合氯醛、三氯乙醇和三氯乙酸的斑贴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病例组人群中,质量分数为50.00%的TCE斑贴试验阳性率仅为10.00%,而质量分数为25.00%、10.00%和5.00%的TCE斑贴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质量分数为15.00%、10.00%和5.00%的水合氯醛斑贴试验阳性率均为100.00%;质量分数为5.00%、0.50%、0.05%的三氯乙醇斑贴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0.00%、75.00%和50.00%;质量分数为5.00%、0.50%的三氯乙酸斑贴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0.00%和0.00%.当质量分数均为5.00%时,病例组人群4种致敏物斑贴试验的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水合氯醛、三氯乙醇、三氯乙酸和TCE(P<0.01),但水合氯醛和三氯乙醇斑贴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氯乙醇斑贴试验阳性率随着三氯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P<0.01).质量分数为5.00%的三氯乙酸斑贴试验阳性率高于质量分数为0.50%的三氯乙酸(P<0.01);当质量分数为0.50%时,三氯乙醇斑贴试验阳性率高于三氯乙酸(P<0.01).验证组人群以质量分数为15.00%的水合氯醛进行斑贴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该组人群随访至其接触TCE满12周时均无发生OMDT.结论 TCE代谢产物水合氯醛和三氯乙醇可能是接触TCE后导致OMDT的主要致敏物;水合氯醛和三氯乙醇斑贴试验可作为OMDT的辅助诊断方法;水合氯醛斑贴试验可作为三氯乙烯过敏人群的筛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9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眼损害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析了19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眼损害的资料,总结眼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结果表明,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眼损害的主要表现为结膜炎或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中心性视网膜炎和干眼症;治疗后,本组患者中痊愈14例,视觉异常1例,干眼症2例,转院1例,死亡1例.提示,针对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不舒适的相关因素开展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疾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血清总胆汁酸及补体3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将120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与1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总胆汁酸(TBA)、补体3(C3)及肝功检测,对比检测结果.TBA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分级均呈正相关,与总蛋白(TP)、白蛋白(ALB)均呈负相关(P<0.05);C3与TBIL、DBIL、ALT、AST、GGT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分级均呈负相关,与TP、ALB均呈正相关(P<0.05).提示血清TBA水平升高、C3水平降低与肝功能损害有正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