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期刊出版平台在后台监测到部分用户使用虚假的手机号和Email地址注册账号,这些账号的投稿IP地址与作者所在单位所属行政区域严重偏离,涉嫌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此类行为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我们已将排查到的稿件信息通报各编辑部,杂志社新媒体部也将对此类账号做封禁处理,相关稿件一律做退稿处理.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请广大读者和作者务必提高认识,规范行为,以免给作者的学术诚信、职业发展和所在单位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外科护士群体执业风险形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外科护士群体执业风险形成机制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的13个科室22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7个概念和17个范畴,归纳凝练出组织治理局限和社会文化制约2个维度导致风险评估前控机制失准影响护士执业活动中的风险交流过程,执业主体和服务对象在风险交流过程中产生慎独精神缺位、领导权力滥用、护患信任危机三类风险轨迹,最终导致就医体验不佳、护士职业怠卷、患方不满情绪表达的风险结局行为,诱发执业风险的发生.结论 提示相关职能部门应逐步改善组织治理局限和社会文化制约要素,纠正执业风险轨迹,扭转执业风险结局行为,从而营造和谐安全的执业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外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继发性创伤应激是指由于对他人所经历创伤性事件了解而产生的自然、随之而来的情绪和行为,它是因帮助或想要帮助受创伤的人而产生的压力,被视为护士职业伤害之一。急诊科护士由于处于不可预测的工作环境下,常经历患者死亡、自杀、创伤事件及参与突发事件中大量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其发生继发性创伤应激的风险增加。本文主要对急诊科护士继发性创伤应激的概念、症状、现状、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识别和干预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学习环境对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学习环境对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为完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5—6月,从江苏省开展医教协同护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中,选择3所院校,每所院校选择护理专业2年级(2017级)护生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5份。结果:585名护生的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总分为(90.70±10.88)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总分为(152.72±14.8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任务定位是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生职业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学习环境对职业价值观有积极影响。学校及教学医院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临床学习环境,以提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黑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描述黑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省级青少年电子烟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抽样方法,涵盖黑龙江省10个监测区(县)56所初、高中学校180个班级在校学生8 340人,抽中班级内学生统一自填问卷。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加权和分析。采用 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8 329份调查问卷纳入分析。黑龙江省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分别为18.27%和5.46%。在使用过电子烟方面,男生(23.94%)高于女生(12.35%);职业高中生(39.18%)高于普通高中生(24.11%)高于初中生(11.27%)。在现在使用电子烟方面,男生(7.08%)高于女生(3.76%);职业高中生(14.56%)高于普通高中生(7.70%)高于初中生(2.67%)。在一周内可支配的零花钱>40元、身边父母、朋友、教师吸烟、现在吸卷烟、看到过电子烟广告组内,使用过电子烟及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均在同组内相对较高。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现在是否吸卷烟、好友吸烟状况、是否看到过教师在学校吸烟、是否看到过电子烟广告、对电子烟易感的态度是中学生现在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结论:黑龙江省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较高。电子烟广告、好友吸烟状况、是否看到过教师在学校吸烟等是影响黑龙江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主要因素,需要在全省无烟校园建设中,重点关注无烟环境的建设以及增加电子烟危害知识相关健康教育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化ICU病房建设:未来是否可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ICU是重症患者接受全方位诊疗的关键场所。然而目前ICU工作强度高、诊疗难度大、人文环境差等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快ICU改革步伐。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化ICU病房将势在必行。现代ICU环境数据丰富,在常规治疗中即可收集大量患者数据,因而使其成为可以部署智慧化数字平台的理想场所,监测系统、电子病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为开发更准确的预测模型、更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更个性化的诊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设计及布局良好的ICU病房将大大提升患者的入住感受,以及增加医护的职业幸福感与归属感。因此,智慧化ICU病房的建立是重症医学进入到快车道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必将对ICU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眼外伤1 145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1 145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愈后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分析运城市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21年9月住院的眼外伤1 145例(1 219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眼别、就诊时间、职业、致伤原因、眼外伤类型、治疗方法和视力。结果:本研究男、女比例为3.83∶1。双眼患者74例(6.46%),单眼患者中,右眼556眼(48.56%),左眼515眼(44.98%)。年龄为(41.82±18.58)岁。受伤最多的年龄段是41~50岁(254例,占22.19%)。眼外伤发生率最高的是农民(737例,占64.37%),其次是工人(236例,占20.61%)。受伤地点最多的是工作环境(291例,占25.41%),其次是家庭环境(284例,占24.80%)和农耕场所(277例,占24.19%)。致伤物最多的是金属碎屑/钉子(310例,占27.07%),其次是木头、植物类(293例,占25.59%)。开放性眼外伤(495眼,占40.61%)发生率高于闭合性眼外伤的患者(409眼,占33.55%)。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05者有560眼(45.94%),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05者有357眼(29.29%)。结论:眼外伤好发于41~60岁的男性人群,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工作环境、家庭环境和农耕场所是眼外伤的主要发生地点。眼外伤对视功能的影响大,积极治疗可挽救部分视力。眼外伤重在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真实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8月—11月,采用立意抽样,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选取宁波市某三甲医院及其托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过上门护理服务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2个主题,其中积极因素包括职业价值感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患者需求剧增,保险保障,急救安全保障;消极因素包括投入与收获不平衡,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团队支持缺乏,"网约"护理服务宣传不足,多学科护理知识薄弱,"网约"护理病历标准化不规范。结论:"网约"护士在服务体验中有职业价值感提高等正向性体验,同时也存在收支不平衡,团队支持不足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医院-社区-企业间的协作,多角度多方位逐步完善"网约"护理服务规范,为网约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现状及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和生命质量现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参加扶贫职业培训班的368名来自贫困家庭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心理安全量表(SQ)、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总得分(48.66 ± 12.75)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人际安全感有影响( F值为16.509, P<0.05);民族、宗教信仰对确定控制感有影响( F值为17.546, P<0.05);宗教信仰对安全感总值有影响( F值为20.911, P<0.05)。贫困家庭妇女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13.38 ± 2.91)分,显著低于常模( t值为-3.27,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生理领域有影响( F值为2.694, P<0.05);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心理领域有影响( F值为3.305, P<0.05);家庭年收入、宗教信仰对环境领域有影响( F值为2.866, P<0.05);对社会领域没有影响。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结论:贫困家庭妇女心理安全感水平中等,生命质量差,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贫困家庭妇女生命质量即可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工作场所空气中草甘膦职业接触限值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草甘膦的职业接触限值。方法:于2014年10至11月,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网站查找关于草甘膦毒性的文件,通过文献数据库收集草甘膦的毒性资料及中毒临床症状,确定草甘膦毒作用的靶器官。在江苏省和山东省共选择5家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共选择968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接触草甘膦的526名工人作为接触组,同企业的非现场(如财务、行政等)作业人员442人作为对照组。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健康检查,观察不同接触浓度工人的靶器官损伤情况,确定职业接触限值。结果:草甘膦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以及对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接触组工人接触草甘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0.03~48.91 mg/m 3,接触组和对照组肝、肾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空气中草甘膦浓度高于5 mg/m 3时,接触组与对照组肾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草甘膦职业接触限值设定为5 mg/m 3,该标准安全性符合毒理学及职业病流行病学的相关要求,同时也符合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可行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