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述评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我国女性癌症中第五大常见癌症,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不同分期及风险者治疗方案不尽相同,随着保育手术普及,对术前精准分期和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RI是CC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但MRI常规序列对CC的诊断及评估受限于主观经验,且缺乏客观定量,准确性欠佳.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等新技术,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肿瘤乏氧环境以及细胞增殖和蛋白代谢等多维度的精准定量信息,用于CC术前精准诊断和风险评估,为全面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代谢等提供可视化依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影像大数据,有助于解决临床难题.本文将针对CC分期、疗效及是否复发评估等临床难题,综述MRI功能成像及定量成像在CC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推动其临床应用,提升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环境性急症调查及预防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某岛礁生物蜇伤的流行现况及驻礁人员对岛礁环境性急症的认知情况.方法 根据某岛礁就诊情况结合岛礁实地走访调查自行设计无记名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70名驻礁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为94.07%.254名驻礁人员中,共164人(64.57%)有蜇伤史,中位蜇伤次数为2(0,5)次,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痛(142例,86.59%)、瘙痒(110人,67.07%).驻礁人员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急救知识得分为14(11,17)分(满分为26分).绝大多数驻礁人员(227人,89.37%)认为有必要了解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知识,大多数驻礁人员(186人,73.23%)希望通过单位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结论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岛礁环境性急症危害较大,需要开展多重预防及环境治理措施,还应针对驻礁人员特点开展规律、长效、规范的科普知识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非中国大陆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的学情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临床医学专业非中国大陆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的学情差异,为促进非中国大陆学生成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在2022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调查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非中国大陆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两类学生的学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 t检验确认两组学生间差异。 结果:临床医学专业非中国大陆学生学业挑战度评分[(477.88±134.64)分]低于中国大陆学生[(547.79±121.96)分],校园环境支持度评分[(489.02±119.82)分]低于中国大陆学生[(538.12±131.6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非中国大陆学生比中国大陆学生在主动合作学习水平[(293.90±101.83)比(287.65±107.76)]、生师互动[(264.26±166.51)比(258.80±176.20)]和教育经验丰富度[(718.29±200.13)比(707.59±194.23)]3个方面,两类学生评分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非中国大陆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评分低于中国大陆学生,需要加强非中国大陆学生的学业要求,提高满意度,以便促进他们的学业进步,使其获得更好的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防融合背景下江苏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是医疗机构落实"医防融合"的重要环节,而感控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机构感控能力。江苏省立足于感控专职人员的核心能力需要,自2021年开始探索建立针对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体系并于2022年1月采用新的培训体系进行了培训实践。该省首先制定面向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的培训大纲,通过培训与竞争性选拔建立省级感控培训师资库并择优选定省级感控专职人员培训基地;然后组织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岗位培训,并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考核。理论学习采用线上学习方式;实践培训则在接受委托的三级甲等医院中进行,涵盖临床重点科室实践、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感控信息系统使用等内容。2022年,江苏省对804名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进行了培训,其中567人通过结业考核,通过率为70.52%。江苏省构建的新上岗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体系可为其他省份的感控专职人员岗位培训管理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环境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急诊环境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是否能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方法:随机选择60名三年级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人)和培训组(30人)。对照组学生给予医患沟通基本知识培训及同伴角色扮演教学;培训组学生除对照组学生所学内容外,还额外增加了网络医疗平台案例讨论和临床见习项目。培训前后,利用自我测评量表和马斯特里赫特综合评价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自评和专家评价。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量表信度分析及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培训前两组学生沟通能力无显著差异,经过培训后对照组学生沟通能力无明显提升;相反,培训组学生的沟通能力自我认可度以及专家评价中整体沟通能力和三个单项能力(探索患者需求、情感支持及移情)都明显提高。接受培训组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整体沟通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 F(time×course)=5.38, P<0.05,Partial η2=0.133]。 结论:通过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能激发医学生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其急诊环境下医患沟通能力。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是医患沟通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迷惘困境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经历的迷惘困境,为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及最大差异法,于2019年3—6月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23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迷惘困境4个主题:新环境挑战课程学习的预期假设;科研能力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调整在临床实践中的自我定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准备度不足。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毕业准备方面存在迷惘困境,护理教育者可以此为触发点,开展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学习环境对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学习环境对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为完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5—6月,从江苏省开展医教协同护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中,选择3所院校,每所院校选择护理专业2年级(2017级)护生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5份。结果:585名护生的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总分为(90.70±10.88)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总分为(152.72±14.8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任务定位是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生职业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学习环境对职业价值观有积极影响。学校及教学医院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临床学习环境,以提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沉浸式虚拟现实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至12月,以嘉兴学院医学院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下简称灾难救援)章节教学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抽签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49人和IVR教学组4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IVR教学组采用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教学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对IVR教学组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6%(44/47)的学生认同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的教学方式对灾难现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83.0%(39/47)的学生认同感官体验良好,83.0%(39/47)的学生认同该教学方式对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IVR教学组期末考试灾难救援相关试题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9.10±2.36)分比(7.11±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灾难救援现场的环境体验和感官体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教学门诊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在妇产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在以观摩实习为主流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医学生实习过程中真实医疗环境下的学习与成长,本研究在开展妇产科学教学门诊时联合应用了反思性教学方式。通过分析自2010年至2019年参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实习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26名学生对于教学门诊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本文阐述了教学门诊流程,以及如何在其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方式,并总结了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门诊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为(96.00±3.38)分。这提示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实习中推行教学门诊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临床实践的学习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