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评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2020年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不同工作领域指标情况,为后续更好地开展示范区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计算2020年全国示范区各领域指标的得分,比较不同类型示范区得分情况。采用 M( Q1, Q3)描述各指标得分,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综合得分,并换算为百分制得分,比较不同指标的得分情况。 结果:一级指标层面,组织领导和管理(96.0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94.0分)和创新策略措施(98.0分)的得分相对较高,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72.0分)领域的得分最低。城市示范区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艾滋病综合干预2个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县(区)示范区。得分较低的二级指标包括暗娼人群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70.0分)、至少本地1类重点人群每年检测人次数较上年增加(70.0分)、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设立校内艾滋病自助售卖设施情况(65.0分)、对抓获的涉嫌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人员进行HIV检测和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工作方案(55.0分)和MSM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50.0分)。指标3艾滋病综合干预对评估结果的贡献最大,指标7创新策略措施对评估结果的发挥作用最小。结论:2020年示范区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各领域工作进展尚不够均衡。建议今后重点加强艾滋病综合干预和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2个领域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更全面推动示范区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聚众分析指导下无缝干预模式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聚众分析指导下无缝干预模式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1 日~2023 年 3 月 31 日 178 例拟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聚众分析指导下无缝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出院准备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准备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NRS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 6、12、1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众分析指导下无缝干预模式可缩短显微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出院准备度和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关于涉医犯罪案例分析及法律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浏览“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等法律网站,收集经法院判决的涉医犯罪案例,对所收集的案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被告人以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无业男性居多;案发医院主要集中于县级市二级医院;罪名主要是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居多;判处有期徒刑的时间总体偏短.建议社会各方重视公众的法律和道德教育;提高优质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切实加强二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特别关注弱势患者人群;法院要加强涉医犯罪行为惩罚力度及创新涉医犯罪的惩罚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浙江省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传染病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指标,为疫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包括聚集性病例特征、传播方式、罹患情况等,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潜伏期和代间距进行估算.结果 宁波市自1月21日报告首例病例,截至3月10日,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2起,累计报告聚集性病例166例,其中确诊病例137例,无症状感染者29例.聚集性病例中女性占63.25%(105/166),≥50岁病例占59.64 %(99/166);经家庭、亲戚朋友、同事、聚众活动以及高风险地区暴露感染的比例分别为40.96 %(68/166)、10.84 %(18/166)、1.81%(3/166)、24.10 %(40/166)和22.29 %(37/166).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总罹患率为6.70%(166/2 478).22起聚集性疫情涉及41个家庭病例聚集,家庭续发率为57.27 %(87/152).经推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潜伏期2~21d,中位数5d,众数3d,均数7.11 d;代际间距1~21d,中位数6d,众数3d,均数7d.结论 家庭聚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主要表现形式,潜伏期病例和隐性感染者可作为传染源导致传播和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起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南昌市一起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了解农村疫情传播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比较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大数据轨迹开展病例调查,用病例关系示意图展示传播关系.结果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续发率分别为45.45%和12.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77),罹患率分别为27.27%和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5);核酸全员筛检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49%和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x2=7.09,P=0.008);确诊病例发病前5天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农村居民串门聊天、聚众打牌等行为可能促进农村疫情的传播.结论 此次疫情因病例B引起,轨迹大数据分析可帮助寻找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可能弱于确诊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CiteSpace的医闹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1996-2019年医闹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今后医闹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9月8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1996-2019年与医闹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 221篇,1996-2004年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从2005年起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自2012年文献数量不断增加于2016年达到高峰137篇.高频关键词为医闹、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等.突变关键词及权重依次为医疗纠纷(7.0006)、医院(3.869 4)、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3.2685).发文量排名前3的研究者是樊立华(16篇)、蔡建政(10篇)、王海芳(9篇),排名前3的研究机构为哈尔滨医科大学(31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篇)、山西医科大学(10篇).结论 医闹领域近24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医闹现状研究、医务人员遭受暴力情况、医闹发生的原因与对策等,研究前沿及研究趋势集中于了解医闹发生情况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医闹问题.研究中存在研究作者之间缺乏交流,研究机构合作少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第四轮示范区针对涉黄涉毒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针对涉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涉嫌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主要工作执行情况,为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021年全部120个示范区涉黄涉毒人员进行HIV检测,对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规范随访管理并开展ART等工作,并与暗娼人群和性病门诊就诊者HIV阳性检出率情况进行比较,运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1年涉黄涉毒人员、暗娼人群和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42/万、13.03/万和32.45/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2.46,P<0.01).各示范区均针对涉黄涉毒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61个示范区由公安部门或公安部门联合其他部门印发了专门文件.在上报有涉黄涉毒人员的110个示范区中,HIV检测比例达到100%的有107个(97.27%).检测发现HIV感染者的72个(65.45%)示范区100%落实了规范随访管理,63个(87.50%)示范区落实了检测发现HIV感染者100%纳入ART.结论 示范区针对涉黄涉毒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涉黄涉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暗娼人群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示范区工作促进了针对涉黄涉毒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文件发布、HIV检测、检测发现阳性者规范随访管理和ART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