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的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不但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高发密切相关。高热量、高脂肪、富含果糖的饮食结构、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肥胖和肌肉衰减综合征是NAFL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至今仍然缺乏能够长期用于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临床医师主要推荐改变生活方式作为治疗和管理NAFLD患者的一线措施,旨在通过节制饮食、加强锻炼和修正不良行为等措施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本文综述改变生活方式治疗NAFLD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疗效和优缺点,提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人膳食模式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的参与者来自天津慢性低级别全身炎症与健康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符合研究条件的研究对象总人数为2 423例,年龄为(67.6±5.2)岁。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是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指南定义的。采用经信效度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饮食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三种膳食模式:水果甜食膳食模式;传统东方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膳食模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膳食模式得分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之间的关联,并计算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结果: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6.1%。多元调整后,与最低分位相比,水果甜食膳食模式、传统东方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膳食模式最高分位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 OR和 95%CI分别是1.06(0.74,1.50)、0.54(0.34,0.86)和0.50(0.33,0.74),趋势性 P值分别为0.87,<0.01和<0.001。 结论:在老年人中,传统东方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膳食模式可能有利于改善或预防老年人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八段锦联合弹力带训练对老年肌少症康复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弹力带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老年肌少症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肌少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联合弹力带训练。2组均干预12周。采用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肌肉握力、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依次对比分析干肌肉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MI指数[(6.77±1.03)kg/m 2比(6.35±1.12)kg/m 2, t=2.14]、肌肉握力[(23.06±3.48)kg比(19.41±3.79)kg, t=5.50]、SPPB评分[(9.12±2.24)分比(7.85±2.13)分, t=3.18]及MBI评分[(82.43±20.75)分比(64.36±19.42)分, t=4.93]均高于对照组( P<0.05);肌肉活动功能等级的患者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Z=-2.28, P=0.023)。 结论:八段锦联合弹力带训练有助于提高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功能和日常活动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和功能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骨骼肌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慢阻肺多学科协作组符合稳定期慢阻肺纳入标准的220例患者为病例组。两组对照分别为同年龄段、同性别的社区健康者(社区对照组,220例)和年龄20~40 岁的健康体检者(体检对照组,220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身体成分,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生活资料等相关因素并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与社区对照组或与体检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体脂率( Z=-10.037, t=-8.411)、去脂体质量指数( Z=-8.165, Z=-7.856)、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 t=-7.158, t=-11.989)等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2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中,符合肌肉衰减征诊断者51例(23.2%),其中男24例,占男性患者的18.3%(24/131);女27例,占女性患者的30.3%(27/89)。男女患者肌肉衰减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97, P=0.038)。慢阻肺合并肌肉衰减征患者中,年龄≥75岁(χ 2=15.746, F=14.048)、女性( Z=5.805, t=2.672)、家庭人均月收入<2 500元( Z=-4.291, t=-4.789)、慢阻肺的全球倡议分级Ⅳ级(χ 2=22.644, F=3.905)、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分级4级(χ 2=12.475, F=4.369)、未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 Z=-4.239, Z=-2.474)、不运动(χ 2=14.786, F=3.402)、能量及蛋白均不足(χ 2=40.531, F=10.529)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和握力水平均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110~268(228±38)m,仅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分级4级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更短( F=3.468, P<0.05)。 结论: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身体成分受损,且会进一步影响机体功能,建议常规评估中纳入身体成分及功能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动和营养干预在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肌肉衰减综合征和肥胖备受关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患有肌肉衰减性肥胖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跌倒风险增高,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就运动和营养干预在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肉衰减症筛查五项评分量表中文版的建立及其用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筛查的多中心验证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肌肉衰减症筛查5项评分量表【包括肌肉力量(strength)、辅助行走(assistance in walking)、座椅起身(rise from a chair)、爬楼梯(climb stairs)、跌倒次数(falls),简称SARC-F量表】中文版,并验证其用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筛查的信度和有效性。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量表工具翻译流程指南及欧洲老年医学学会肌肉衰减症特殊兴趣组方法学报告的规范,按照正向翻译-专家小组讨论修改-反向翻译-预测试-形成最终版本的步骤进行量表的中文翻译。通过预试验对SARC-F中文版量表进行重测信度、评分者间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评价。通过诊断试验进行临床验证,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通过在社区和医院进行连续招募北京和天津的社区居住老年人群。采用调查问卷、人体测量和身体成分测定进行资料收集,以SARC-F中文版量表评分≥4分为阳性,分别对欧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修订后的和亚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定义的肌肉衰减症进行诊断试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来表示。结果:SARC-F中文版获得了原作者授权,并被认可充分且正确表达其含义。信度验证显示SARC-F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ICC=0.914)、评分者间信度( r=0.726)和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29)。临床验证共纳入社区居住老年人1882例。根据欧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修订后的和亚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的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SARC-F中文版量表具有偏低的灵敏度(13.6%和16.0%)、阳性预测值(44.6%和35.4%)和偏高的特异度(95.1%和94.7%)、阴性预测值(79.0%和86.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9和0.616(二者均为 P<0.001),具有较好的筛查有效性。 结论:SARC-F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筛查有效性,其在社区或初级卫生保健场所的应用将促进肌肉衰减症的早期发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评估肌肉衰减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肌肉衰减症是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肌肉质量、力量和生理功能减退综合征,肌肉质量减少是诊断肌肉衰减症的重要标准,相对其他检查诊断方法,超声具有安全、便捷、成本效益高、易于普及的特点,在评估老年人群肌肉质量、筛查肌肉衰减症方面有广阔潜力和应用前景,该文针对超声评估肌肉衰减症的具体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定量CT研究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趋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腰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方法:对865例21~83岁的志愿者行腰椎CT检查,其中男性347例,年龄(44.0±12.6)岁,女性518例,年龄(45.3±13.6)岁,并以10岁的间隔划分年龄组。使用定量CT测量L3椎体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脂肪面积及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FI)。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线性趋势估计,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同性别相邻年龄组间及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差异,使用相关分析研究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年龄、体质指数、身高及体重的关系,并使用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年龄对椎后肌群体质成分影响的性别差异。 结果:男女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随年龄有增加趋势,肌肉面积随年龄有下降趋势(男性 F=54.603、71.524、37.458,女性 F=317.808、436.105、45.210,均 P<0.001)。年龄与男女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呈正相关( r=0.505、0.588, P<0.001),与MFI呈正相关( r=0.489、0.646, P<0.001),与肌肉面积呈负相关( r=-0.334、-0.367, P<0.001)。年龄对椎后肌群脂肪面积、肌肉面积及MFI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t=-4.799、28.810、-11.027,均 P<0.001)。BMI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肌肉面积、MFI均呈正相关( r=0.414、0.420、0.184,均 P<0.001)。 结论:成人椎后肌群在20~39岁达到发育高峰,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肌肉萎缩及脂肪浸润;女性椎后肌群的退变速率较男性快,有更强的年龄依赖;年龄、BMI是影响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在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在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平衡膳食与运动联合干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乳清蛋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BMI、握力、小腿围、步速、5次起坐实验、人体肌肉率、人体脂肪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BMI(25.39±0.95)kg/m 2,对照组(25.46±0.93)kg/m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 P>0.05);干预组握力(23.43±2.04)kg、小腿围(32.60±1.34)cm、步速(0.83±0.10)m/s、5次起坐实验(11.05±1.50)s、人体肌肉率(47.69±2.87)%、人体脂肪率(33.68±2.20)%,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62、-2.06、-2.62、2.46、-3.68、2.46; P<0.05)。 结论: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可改善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肉力量等功能性指标,延缓因肌肉衰减导致的机能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脾肾同治在肌少症治疗中的认识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并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探讨中医脾肾同治在肌少症治疗中的应用,认为肌少症的病位在筋脉肌肉,主要病变脏腑在脾,与肾密切相关,病机为脾肾虚衰、筋肉失养,治疗应以健脾补肾为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修复肌纤维等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