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兰素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香兰素调节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ylate adenylate synthetase,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信号通路对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C)大鼠肝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C组、香兰素组、cGAS过表达组、香兰素+cGAS过表达组,连续给药7 d.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质量和肝质量/体质量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功能指标(ALT、AST、ALP、LDH),IC 指标(TBIL、TBA),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肝脏病理学、纤维沉积变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cGAS/STING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香兰素可改善IC大鼠肝脏病理、纤维化,升高体质量,降低肝脏质量、ALT、AST、ALP、LDH、TBIL、TBA、HA、LN、PCⅢ、胶原容积分数、cGAS、STING蛋白(P<0.05);cGAS过表达可逆转香兰素对IC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P<0.05).结论 香兰素可能通过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改善IC大鼠肝功能、IC、肝纤维化和肝组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汉黄芩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初步探讨汉黄芩素(Wogonin,Wog)调节河马(Hippo)/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信号通路对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0.8 g/kg复方鳖甲软肝片溶液灌胃)和Wog低、中、高剂量组(7、14、28 mg/kg Wog腹腔注射),每组 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溶液构建肝硬化模型.所有大鼠造模后给药干预,连续4周.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ELISA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typeⅢprocollagen,PCⅢ)、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yaluronan,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HE、Masson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程度;Ishak评分判断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析胶原体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Hippo/YA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ST、ALT、PCⅢ、HA、LN、Ishak评分、CVF、COL-Ⅰ、COL-Ⅲ、α-SMA、TGF-β1表达升高(P<0.05),p-大肿瘤抑制因子 1(large tumor suppressor gene 1,LATS1)/LATS1、p-YAP/YAP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Wog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AST、ALT、PCⅢ、HA、LN、Ishak评分、CVF、COL-Ⅰ、COL-Ⅲ、α-SMA、TGF-β1表达降低(P<0.05),p-LATS1/LATS1、p-YAP/YAP表达升高(P<0.05).Wog各剂量组AST、ALT、PCⅢ、HA、LN、Ishak评分、CVF、COL-Ⅰ、COL-Ⅲ、α-SMA、TGF-β1水平均随剂量升高而降低(P<0.05);p-LATS1/LATS1、p-YAP/YAP水平随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Wog可能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的激活,改善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肝硬化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10只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 4)建立肝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BMMSCs组及HO-1/BMMSCs组,分别经阴茎背静脉注射PBS、BMMSCs及HO-1/BMMSCs,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HE及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与谷丙转氨酶(ALT),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酶(HA)与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脾脏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与模型组及BMMSCs组相比,HO-1/BMMSCs组大鼠肝组织Ishak评分及分期均明显降低( P<0.05);血清ALB明显升高( P<0.05),ALT、HA及Ⅳ-C均明显降低( P<0.05);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 P<0.05),Th17/Treg比值明显降低( P<0.05)。 结论:HO-1/BMMSCs较单纯BMMSCs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调节肝硬化大鼠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2siRNA对肝星状细胞表达smad2/3/4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 siRNA、TIMP-2 siRNA对CCl 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smad 2/3/4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期构建的TIMP-1 siRNA、TIMP-2 siRNA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smad2、smad3、smad4的蛋白表达和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并用正置荧光显微镜计数免疫荧光双标记TUNEL阳性细胞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IMP-1 siRNA组、TIMP-2 siRNA组中smad2、smad3、smad4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 P值均< 0.05)。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相同趋势,TIMP-1siRNA组、TIMP-2siRNA组中smad2、smad3、smad4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 P值均< 0.01)。TIMP-1siRNA组、TIMP-2siRNA组smad2、smad3、smad4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 P值均< 0.05)。免疫荧光显示TIMP-1 siRNA组(0.014 3±0.002 4)、TIMP-2 siRNA组(0.010 7±0.004 4)活化HSC的凋亡指数较模型组(0)、阴性对照组(0.002 4±0.002 4)增加( P值均< 0.05)。 结论:TIMP-1 siRNA、TIMP-2 siRNA促进了活化HSC的凋亡,对smads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大鼠布加综合征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生成素(Angpt)-1及内皮素(ET)-1在大鼠布加综合征(BCS)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BCS动物模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实验组(80只)和假手术组(80只),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又各分4个亚组(实验1、3、6、12周,各20只)。各组行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T-1、VEGF、iNOS及Angpt-1的表达量。各因子水平在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以皮尔逊(Pearson)及斯皮尔曼(Spearman)法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1、3、6、12周VEGF(1.41±0.18、6.54±0.78、4.19±0.41、2.16±0.25)、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及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0.97±0.08;iNOS:1.01±0.11;Angpt-1:1.01±0.10)及假手术组(VEGF: F=366.124、412.266;iNOS: F=443.326、1170.864;Angpt-1: F=213.868、503.21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内的VEGF(1.41±0.18、6.54±0.78、4.19±0.41、2.16±0.25)、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及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93.799、346.260、137.121, 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T-1、VEGF、iNOS及Angpt-1在各组间及组内的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与相应mRNA表达一致。VEGF(1.41±0.18、6.54±0.78、4.19±0.41、2.16±0.25)与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正相关( r=0.983、0.364, P<0.05),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与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正相关( r=0.377, P<0.05)。 结论:BCS模型中的iNOS、Angpt-1及VEGF高表达且互为正相关,三者参与调控BCS肝内外血管生成及肝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规律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优化NAFLD患者康复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8周龄雄性OLETF大鼠分为模型安静组和模型运动组,每组12只大鼠,另选取12只鼠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同品系LETO大鼠纳入健康对照组。模型运动组大鼠给予12周跑台运动训练,健康对照组及模型安静组大鼠则同期保持安静状态。于12周跑台训练结束后采用比色法检测3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然后处死大鼠提取肝脏组织,通过肝脏Masson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获取胶原容积分数,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富半胱氨酸蛋白61(CCN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MP-1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安静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肝脏胶原容积分数均显著升高( P<0.05),MMP-2及MMP-9活性则明显降低( P<0.05),TGF-β、αSMA、CCN1、IL-1β、TNF-α、MMP-1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调。与模型安静组比较,模型运动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肝脏胶原容积分数均显著降低( P<0.05),肝脏MMP-2、MMP-9活性及CCN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 P<0.05),TGF-β、αSMA、IL-1β、TNF-α、MMP-1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 P<0.05),体重水平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规律有氧运动能延缓NAFLD大鼠肝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炎性反应和肝星状细胞活化以及改善细胞外基质重塑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 4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的SHP2蛋白及mRNA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成功构建CCl 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着造模时的延长,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的SHP2主要表达于细胞质,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SHP2阳性表达的细胞逐渐增多( P < 0.05)。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造模第2、4、6周及第8周不同时间大鼠纤维化肝组织的SHP2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并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逐渐增高( P < 0.05)。 结论:CCl 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SHP2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增高,其增高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氟中毒大鼠肝组织Col-Ⅰ、Col-Ⅲ及α-SMA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肝组织胶原蛋白-Ⅰ型(Col-Ⅰ)、胶原蛋白-Ⅲ型(Col-Ⅲ)及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探讨慢性氟中毒是否有导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体重(90 ~ 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饮用水氟离子浓度< 0.5 mg/L),低、中、高浓度氟组(饮用水氟离子浓度分别为5.0、50.0、100.0 mg/L),每组12只(雌、雄各半),饲养6个月。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骨氟、尿氟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马松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组织Col-Ⅰ、Col-Ⅲ、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组大鼠骨氟、尿氟[骨氟:(92.52 ± 5.64)、(112.21 ± 11.86)、(142.99 ± 7.87)、(235.63 ± 11.55)mg/kg,尿氟:(5.47 ± 0.88)、(17.78 ± 1.48)、(54.16 ± 5.96)、(121.11 ± 6.32)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01)。光镜下,随着染氟浓度增加,肝细胞水肿程度加重,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多。低、中、高浓度氟组大鼠Col-Ⅰ mRNA表达水平(1.20 ± 0.09、1.80 ± 0.08、1.58 ± 0.06)均高于对照组(1.00 ± 0.00, P均< 0.05);中、高浓度氟组大鼠Col-Ⅲ、α-SMA mRNA表达水平(Col-Ⅲ:1.15 ± 0.14、1.64 ± 0.24,α-SMA:1.69 ± 0.02、2.34 ± 0.06)均高于低浓度氟组(Col-Ⅲ:0.59 ± 0.17,α-SMA:0.80 ± 0.13, P均< 0.05)。随着染氟浓度增加,大鼠肝组织Col-Ⅰ(0.00 ± 0.00、0.03 ± 0.01、0.08 ± 0.01、0.13 ± 0.02)、Col-Ⅲ(17 803.05 ± 3 221.16、47 523.15 ± 3 490.10、127 786.35 ± 13 008.86、237 233.03 ± 47 614.63)、α-SMA(516.83 ± 181.18、2 885.03 ± 864.92、11 186.94 ± 2 394.08、37 182.43 ± 12 390.59)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 P均< 0.05)。 结论:长期摄入过量氟可能引起大鼠肝脏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胶原纤维产生增多,进而引起肝纤维化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红素加氧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雄性6~8周龄SD大鼠1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后,分为模型组、BMSCs组和HO-1/BMSCs组,每组11只,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BMSCs及HO-1/BMSCs。另外选取11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干预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示踪实验检测BMSCs定植部位,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E及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示踪实验显示BMSCs移植后定植在大鼠肝脏。与模型组相比,BMSCs组和HO-1/BMSCs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改善,肝纤维化评分及分期亦明显降低,且HO-1/BMSCs组上述指标更优于BMSCs组。HO-1/BMSCs组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0.92±0.21)、(0.84±0.03),高于BMSCs组与模型组[BMSCs组:(0.54±0.16)、(0.53±0.04);模型组:(0.49±0.06)、(0.11±0.06)],而Viment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1.21±0.23)、(3.82±0.80),低于BMSCs组与模型组[BMSCs组:(1.32±0.17)、(6.39±0.75);模型组:(1.41±0.18)、(16.94±1.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O-1/BMSCs可以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比单纯BMSCs更为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2 型巨噬细胞与 GKT137831 对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抑制剂GKT137831与M2型巨噬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氧化应激指标NO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其分化为M2巨噬细胞表型。选5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HSC-T6,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5~80 μmol/L浓度梯度下NOX4抑制剂GKT137831刺激活化的大鼠HSC-T6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情况,选定最适药物浓度。分单独培养HSC组(对照组)、TGF-β1刺激组、TGF-β1+GKT137831刺激组、共同培养M2型巨噬细胞+HSC组、M2型巨噬细胞+TGF-β1刺激组、M2型巨噬细胞+TGF-β1+GKT137831刺激组,后5组为实验组。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产生水平,采用q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HSC细胞NOX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Nrf2和HO-1水平。两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One-way ANOVA法分析。 结果:TGF-β1刺激后细胞内ROS显著升高,各组细胞ROS相对水平分别为1.03±0.11、3.88±0.07、2.90±0.08、0.99±0.06、3.30±0.05、2.21±0.11, F ?=?686.1, P ?=?0.001;NOX4、α-SMA、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5),加入GKT137831后,ROS及NOX4、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较TGF-β1刺激组降低( P ?0.05),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 P ?0.05)。共培养组中TGF-β1刺激后HSC产生的ROS与NOX4、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中TGF-β1刺激后显著降低( P ?0.05),而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5),加入GKT137831后,共同培养组中ROS与NOX4、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进一步降低( P ?0.05),而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 P ?0.05)。 结论:NOX4抑制剂GKT137831能降低HSC中ROS及NOX4、α-SMA水平和升高Nrf2、HO-1水平;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辅助GKT137831降低HSC中ROS及NOX4、α-SMA水平,升高Nrf2、HO-1水平,调节了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应激系统间的平衡,从而拮抗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