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Ghrelin调控脓毒症大鼠小肠上皮PepT1表达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脑肠肽Ghrelin调控脓毒症大鼠小肠上皮靶向寡肽转运体1(PepT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迷走神经离断组、脓毒症+Ghrelin组、脓毒症+迷走神经离断+Ghrelin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仅分离盲肠,不结扎和穿孔;脓毒症组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脓毒症+迷走神经离断组大鼠CLP的同时行迷走神经离断术;脓毒症+Ghrelin组大鼠行CLP制模后立即静脉注射Ghrelin 100 μmol/L;脓毒症+迷走神经离断+Ghrelin组大鼠行CLP和迷走神经离断术后立即静脉注射Ghrelin,给予剂量及方法同脓毒症+Ghrelin组。各组取10只大鼠观察术后7 d生存情况。各组其余10只大鼠于术后20 h处死取静脉血和小肠组织,观察腹腔肠道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细胞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及小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制备小肠黏膜刷状缘囊泡(BBM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上皮PepT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术后7 d大鼠全部生存;脓毒症组大鼠7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20%比100%, P<0.05);Ghrelin干预后可改善大鼠累积生存率(与脓毒症比较:40%比20%, P<0.05),但迷走神经离断后则减弱了Ghrelin的保护作用(与脓毒症+Ghrelin组比较:10%比40%, 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小肠和盲肠呈暗红色,肠管肿胀积气,透射电镜下可见小肠上皮细胞损伤严重,血清及小肠组织TNF-α、IL-1β含量明显升高,小肠上皮Pep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说明脓毒症大鼠模型制备成功。脓毒症大鼠迷走神经离断后肠管肿胀积气情况加重,导致大鼠全部死亡。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Ghrelin组大鼠腹腔情况明显好转,透射电镜下可见小肠上皮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血清及小肠组织TNF-α、IL-1β含量明显下降〔血清TNF-α(ng/L):253.27±23.32比287.90±19.48,小肠组织TNF-α(ng/L):95.27±11.47比153.89±18.15,血清IL-1β(ng/L):39.16±4.47比54.26±7.27,小肠组织IL-1β(ng/L):28.47±4.13比42.26±2.59,均 P<0.05〕,小肠上皮Pe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epT1 mRNA(2 -ΔΔCt):0.66±0.05比0.53±0.06,PepT1蛋白(PepT1/GAPDH):0.80±0.04比0.60±0.05,均 P<0.05〕;与脓毒症+Ghrelin组比较,脓毒症+迷走神经离断+Ghrelin组实施迷走神经阻断后,Ghrelin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明显减弱〔血清TNF-α(ng/L):276.58±19.88比253.27±23.32,小肠组织TNF-α(ng/L):144.28±12.99比95.27±11.47,血清IL-1β(ng/L):48.15±3.21比39.16±4.47,小肠组织IL-1β(ng/L):38.75±4.49比28.47±4.13,均 P<0.05〕,失去了对小肠上皮PepT1表达的上调作用〔PepT1 mRNA(2 -ΔΔCt):0.58±0.03比0.66±0.05,PepT1蛋白(PepT1/GAPDH):0.70±0.02比0.80±0.04,均 P<0.05〕,且小肠上皮细胞损伤加重。 结论:Ghrelin可通过促进胆碱能神经元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PepT1的转录与翻译,从而在脓毒症中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公藤红素促进小肠上皮细胞肝X受体α表达调控胆固醇代谢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讨雷公藤红素调控肠上皮细胞胆固醇代谢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雷公藤红素调控肠上皮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靶点和通路.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构建体外肠上皮细胞高胆固醇模型,考察雷公藤红素对肠上皮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其关键通路和靶点表达的影响.结果 共获得94个雷公藤红素靶点、15 415个肠道靶点、14 177个胆固醇代谢靶点.取交集得75个共有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得到1个关键子网络.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网络中的靶点与多种生物功能相关.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雷公藤红素调控肠道胆固醇代谢涉及多条途径,其中肠道脂质代谢的关键通路(fat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与PPI网络中的关键子网络之一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与关键网络中的核心蛋白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体外实验表明,雷公藤红素显著降低高胆固醇环境下肠上皮细胞脂质堆积(P<0.05、0.01、0.001),显著上调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 G5 和 G8(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G5 and G8,ABCG5/8)蛋白表达(P<0.05、0.01),并下调 NPC1 样细胞内胆固醇转运蛋白 1(NPC1 like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transporter 1,NPC1L1)表达(P<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调控肠上皮细胞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LXRα促进胆固醇流出、抑制胆固醇摄取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芩汤治疗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研究黄芩汤对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洛哌丁胺(5mg/kg)组和黄芩汤高、中、低剂量(20、10、5g/kg)组,每组10只.连续3dig给药,末次给药30min后ig0.5mL蓖麻油制备腹泻模型.测定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采用qRT-PCR检测肝脏中α-1-酸性糖蛋白(alpha 1-acid glycoprotein,AG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和小肠中水通道蛋白 3(aquaporin3,AQP3)、AQP4、Na/H 离子交换器 2(Na/Hexchanger2,NHE2)、NHE3、NHE8mRNA 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中AQP3和NHE8蛋白表达;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16SrRNA测序.结果 黄芩汤显著降低小鼠的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P<0.05),下调肝脏AGP、CRP的mRNA表达(P<0.05),下调小肠AQP3、NHE8的mRNA 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粪杆菌属 Faecalibaculum 和 Ruminococcaceae_UCG-014 丰度,增加 Jeotgalicoccus 和 Candidatus_Arthromitus 丰度,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结论 黄芩汤可能通过下调肠上皮转运蛋白和急性期蛋白表达,改变肠道菌群,从而减轻蓖麻油引起的腹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9/16
近年来,色氨酸(Trp )在医药领域被广泛的关注.Trp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只能通过进食获得[1 ].Trp及其代谢物在器官功能及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于肝脏疾病,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4%.在中国有五分之一的人群患有不同形式的肝脏疾病,尤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肝癌居多[2],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Trp可在肠道内通过转运蛋白运送至肠上皮细胞,再经肠肝循环到达肝脏,影响肝脏功能及代谢[3 ].另外,Trp也可以通过犬尿氨酸(Kyn)、5-羟色胺(5-HT)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途径产生多种代谢产物,进一步影响肝脏[4].本文就Trp及其相关代谢物对肝脏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紧密连接封闭剂AT-1001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紧密连接广泛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和内皮细胞间,能够调控旁细胞途径的物质转运并维持细胞极性.其中,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可阻止各种抗原渗漏至血液循环,维持机体稳态,而这一机制的破坏可能导致多种肠道以及肠外疾病.连蛋白作为肠上皮紧密连接开放剂,其水平升高是乳糜泻等肠道疾病发生的早期事件,而醋酸拉唑肽(larazotide acetate,亦称AT-1001)是连蛋白竞争性抑制剂,已有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AT-1001可有效稳定紧密连接复合物的结构、增强屏障功能,缓解由紧密连接屏障功能破坏所引起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重点综述了 AT-1001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在乳糜泻等多种疾病中应用的研究,为AT-1001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全面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肝细胞FcRn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曙光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生儿Fc受体(FcRn)是一种I型膜糖蛋白,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小亚基为β2微球蛋白(β2m),大小亚基形成异源二聚体,共同执行其结合、转运功能.胎儿及新生儿时期,FcRn在免疫球蛋白从母体转运至新生儿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体通过胎盘合胞滋养细胞内的FcRn、新生儿通过十二指肠和空肠段(酸性环境)肠上皮细胞上的 FcRn分别完成与IgG结合、内吞、转运和释放过程,帮助 IgG进入新生儿循环(图1A).新生儿从母体获得IgG抗体,产生被动免疫,降低早期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aco-2/EAhy926细胞串联复合模型用于Fe3O4纳米粒跨膜转运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模拟肠道小肠上皮-血管屏障,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肠道生理结构的Caco-2/EAhy926串联复合模型.基于此模型,我们对纳米粒的跨膜转运进行了研究,并且与传统小肠上皮细胞模型做了比较.本研究中,使用粒径为30 nm左右的Fe3O4纳米粒作为模式制剂开展研究,它有着均匀的粒径分布和很好的单分散性.在孵育浓度下,此制剂对Caco-2细胞和EAhy926细胞几乎没有毒性.Caco-2/EAhy926串联复合模型是通过将Caco-2细胞单层和EAhy926细胞单层连接建立的.基于FD4渗透和跨膜电阻(TEER)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培养时间范围内,所有的细胞模型都能保持完整.使用Claudin-4和VE Cadherin,验证了紧密连接的存在.F-actin微丝蛋白的完整性表明了存在着良好的细胞内连接.研究表明,与Caco-2模型和EAhy926模型相比,串联模型对FD4和Fe3O4纳米粒的转运造成了更大的阻碍.并且发现,EAhy926细胞单层有着很好的渗透性,串联模型对纳米材料的阻碍主要是由于Caco-2细胞单层.总的来说,此串联复合模型使我们能够同时对纳米粒在小肠上皮层和内皮层的转运进行评价,提供了一个研究小肠生物-纳米相互作用的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GEO数据库的胃肠上皮化生相关基因与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挖掘胃黏膜肠化过程中的差异基因、探索其发病机制并验证差异基因是否在胃癌发生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方法 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O数据库中检索正常胃黏膜肠化表达谱芯片,并通过GEO2R分析得到差异基因,以及在不同芯片数据中均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将差异基因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正常胃组织向肠化转变的相关生物学通路.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差异变化,通过KMplotter分析关键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检索到3个涉及正常胃黏膜组织发生肠化有关基因芯片,通过差异分析得到在肠化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188个,其中ALDOB、CLCA1、CLDN7、DMBT1、KRT20、MTTP、OLFM4、REG3A和TFF3这9个关键基因在三个芯片中均差异表达.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蛋白质的水解与合成、物质转运调节等过程.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上述9个关键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亦具有差异变化,且通过KM plotter分析证实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本研究获取了在肠化中异常表达的差异基因及其相关通路,并证实关键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响应Nosema ceranae胁迫的高表达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是专性寄生蜜蜂中肠上皮细胞的单细胞真菌,对意大利蜜蜂(意蜂)具有较强的侵染性.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正常10 d(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control group,AmCK)和N.ceranae胁迫10 d的意蜂工蜂中肠(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treatment group,AmT)进行测序,共得到160 847 237 100条原始读段,过滤后得到1 066 955 298条有效读段.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AmCK与AmT测序样品的组内重复性较好,组间的基因表达模式差异明显.GO分类结果显示,AmCK与AmT的前100位高表达基因(HEGs)分别分布于32和33个GO terms,基因富集数最多的均为代谢进程.KEGG代谢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mCK的前100位HEGs富集在21个pathways,基因富集数最多的是内吞作用、信号通路和嘌呤代谢;AmT的前100位HEGs富集在26个pathways,基因富集数最多的是内吞作用、RNA转运和蛋白质的内质网加工.前100位HEGs的Venn分析结果显示AmCK与AmT的共有HEGs为87个,特有HEGs分别均为13个.研究结果揭示了Ⅳ.ceranae胁迫意蜂工蜂中肠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信息,也为解析Ⅳ.ceranae致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益信息和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聚乙二醇-4000对暗纹东方鲀肠上皮电生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为研究对象,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研究了聚乙二醇-4000(PEG-4000)对肠上皮开路电压、短路电流(Isc)、短路电流变化(AIsc)、电导(G)、跨膜电位(TEP)的影响.结果 表明:PEG-4000在肠道中6h残留浓度为1.83 g·L-1,显著高于其在水中浓度(P<0.05),残留率达184%;PEG处理组暗纹东方鲀离体肠上皮Isc为69.20 μA·cm-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s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为对照组的68.57%;PEG处理组暗纹东方鲀离体肠上皮电导为24.97 mS·cm-2,显著低于对照组(36.22 mS· cm-2)(P<0.05);PEG-4000在暗纹东方鲀肠道中极易残留、不易渗透,使得肠道上皮的转运蛋白或者离子通道受阻,从而显著影响肠上皮Isc、AIsc以及电导,降低了离子的主动流动量.本研究结果为鱼类肠道电生理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参数,该平台不仅能用于评估PEG等污染物对鱼类肠道的影响,还能用于鱼类肠道上皮细胞离子转运机制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