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生菌对小儿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DLC、TB、DAO的影响和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小儿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DLC、TB、DAO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8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114例,常规疗法+益生菌治疗)和对照组(114例,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情况[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 7(Interleukin-17,IL17)]、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肠胃屏障功能[细菌内毒素(bacterial endotoxin,BT)、血清 D-乳酸(d-lactic acid,DLC)、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天、5天、7天,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7、SAA、PCT、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DLA、BT、DAO均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干预与DLA、BT、DAO、IL6、IL17、APACHE Ⅱ、SAA、PCT评分均为负相关关系,但是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呈正相关关系.观察组便秘、皮疹、不良反应事件种类数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益生菌治疗腹泻患者,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肠道微生态,减轻炎症,提高肠胃屏障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98 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肠胃黏膜功能、肠道菌群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2 组血清TNF-α、IL-6、IL-8 水平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2 组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2 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肠道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 组FMA、GCS评分升高、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高压氧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肠胃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淀粉酶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白蛋白、CRP、AMY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联合抗感染、肠胃减压等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与早期肠胃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CRP、AMY及体质量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腹痛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 (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浆白蛋白、CRP、AMY、体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白蛋白的提升水平、CRP、AMY及体质量的降低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黏膜屏障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浆内毒素与DA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早期场内营养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感染率,改善血浆白蛋白、CRP、AMY、体质量指标,均衡肠道菌群微生态,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宜广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单一靶点治疗的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多靶点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UC治疗的趋势.黄芩味苦,性寒,入肝、胆、胃、大肠经,功能清少阳热邪,泻上焦实火,燥肠胃湿热;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功能活血化瘀,柔肝止痛,行寒热,中恶,腹痛,且黄芩-芍药两者相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临床实践表明,黄芩-芍药两者配伍治疗UC不仅有深远历史渊源,更受到众多医家认可.本文基于作用机制归纳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益生菌促进胃肠道健康的机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人体胃肠道内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影响着宿主的健康.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对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等具有重要作用;对肠道菌群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胃炎、腹泻、便秘、肠绞痛、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肠道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本文对益生菌与胃肠道健康的影响作简要概述,为普通消费者和专业人士了解和使用益生菌及其在日常胃肠道健康方面的作用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益生菌与健康专题序言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益生菌作为促进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制剂,具有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等重要作用,因此,适当的饮用益生菌产品对肠道菌群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胃炎、腹泻、便秘、肠绞痛、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胃肠道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在代谢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医认为,若饮食违背了正常规律,则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精微输布传导失司,是代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但其具体靶位和机制尚未探明.近年研究表明,"饮食不节"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受损是"肠胃乃伤"的本质特点.文章从肠道菌群出发,对"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物质基础进行科学阐释,并论述调节肠道菌群对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产生的作用,期望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描述和阐释中医学理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营养序贯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营养序贯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对照组51例给予传统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内序贯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肠黏膜屏障功能〔细菌内毒素(B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C)〕,T淋巴细胞(CD3+、CD4+、CD8+),不良反应及对护士护理过程中的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腹泻次数、腹泻时间及腹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BT、DAO及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序贯干预应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可以减少抗生素对肠胃的刺激作用,同时患者对护师的满意情况优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微波理疗方案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基于微波理疗方案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微波理疗组及联合组,每组均51例;给予微波理疗组患者常规治疗并行微波理疗治疗,联合组在微波理疗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情况、炎症因子、胰腺水肿、肠道屏障功能、APACHEⅡ评分、局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微波理疗组患者(χ2=9.714,P=0.002);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肠胃功能恢复均显著低于微波理疗组(t=13.486、11.531、7.716,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TNF-α、IL-6和ESR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联合组患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独微波理疗组(t=5.921、34.948、8.635、9.177,P<0.001);治疗后,两组肠屏障功能指标均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微波理疗组(t=19.520,11.951,9.289,P<0.05);治疗3d、7d后,两组APACHEII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微波理疗组(t=13.238,12.128,均P<0.05);治疗后,两组胰腺局部并发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微波理疗组(χ2=20.8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8).结论 对AP患者行基于微波理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反应,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