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BMI与肛瘘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分析BMI与肛瘘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就诊的545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偏瘦(BMI<18.5 kg/m2)、正常(BMI 18.5~<24.0 kg/m2)、超重(BMI 24.0~<28.0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logistic回归分析肛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BMI与肛瘘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是肛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8,95%CI:1.08~3.99,P=0.028).结合RCS分析结果表明,BMI与肛瘘发生风险存在"J"形趋势.此外,吸烟可增加肥胖人群肛瘘发生风险.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发生肛瘘的危险因素,建议易感人群合理控制体重,预防肛瘘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索全身骨密度对椎间盘退变的年龄特异性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遗传预测的全身骨密度对椎间盘退变的年龄特异性影响,以及是否可能作为肥胖影响椎间盘退变的中介因素之一.方法 从芬兰数据库和骨质疏松联盟中获取了椎间盘退变以及5个年龄层全身骨密度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此外,考虑了与肥胖等相关的9个变量.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了严格的分析框架,包括双向、多变量和两步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 遗传预测的30岁以上个体全身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发生具有提示性关联(0.01
0.05).结论 遗传预测的 46~60岁人群全身骨密度升高将增加椎间盘退变的发生风险,并且可能作为与无脂肪质量相关的肥胖影响椎间盘退变的中介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脂肪分数定量评估肥胖人群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超声脂肪分数(UDFF)定量评估肥胖人群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我院肝脏组织病理结果确诊的肥胖脂肪肝患者70例,其中S1级25例(S1级组),S2级20例(S2级组),S3级25例(S3级组).应用超声获取各组皮肤到感兴趣区中心的测量深度和UDFF值,并比较其差异.由两名医师分别测量患者UDFF值,记录UDFF值的中位数进行操作者间的一致性分析,分析UDFF值与病理分级、临床资料及测量深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DFF值对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S1、S2、S3级组UDFF值分别为17.08%±7.15%、24.80%±5.22%、28.48%±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测量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者间测量S1、S2、S3级组UDFF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0.777、0.759(均P<0.01),一致性均较好.相关性分析显示,UDFF值与病理分级、测量深度均呈中度正相关(r=0.638、0.313,均P<0.01),与体质量指数、腰围均呈低度正相关(r=0.236、0.24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UDFF值诊断≥S2级、≥S3级肝脏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2,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8.0%,特异度分别为72.0%、68.9%.结论 UDFF在定量评估肥胖人群肝脏脂肪变性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诊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指仅有因颅内压增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但颅内并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发病人群为育龄期女性伴肥胖者.IIH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脑脊液分泌-吸收失衡相关.患者表现为头痛、一过性视物模糊、搏动性耳鸣及复视.双侧视乳头水肿为IIH患者首诊眼科的主要病因,延误诊断及治疗可导致晚期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治疗手段包括疾病修饰治疗(如减轻体重)、药物治疗(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手术治疗(如视神经鞘开窗术、静脉窦支架植入术及脑脊液分流术等).本文概述了IIH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并结合国人IIH患者特征总结了治疗流程;希望能引起神经眼科及相关领域医师对IIH的重视,减少该类人群因延误治疗导致晚期严重视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中青年劳动人群常见的致盲原因.DME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DME是全身病相关性眼病,其发生与发展受众多危险因素的影响,但此前文献对其总结不足,本文从全身因素及眼部因素两个方面就DME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全身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糖控制欠佳、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肥胖、肾功能异常、妊娠状态、降糖药物使用、贫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遗传因素、吸烟、饮酒、高血钙、低血镁等;而其眼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及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相关细胞因子等.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早期治疗DME,同时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中控制DME进展提供指引和参考.但是,其中一部分因素还存在一定争议,更多的DME危险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基础和前瞻性临床研究为DME危险因素及治疗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内局部给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内局部给药(intraosseous regional administration,IORA)是将骨内输液与止血带技术相结合,利用止血带限制药物在靶肢体的分布,以实现局部组织浓度较全身给药更高的给药方式。近年来,IORA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目前在TKA中主要通过IORA技术给予预防性抗生素。研究证明在TKA术前通过IORA技术给药可以显著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此外,也有研究在TKA中使用IORA技术进行术前镇痛,获得了良好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然而,目前尚不明确通过IORA技术给予抗生素是否可有效预防人工关节感染。同时,关于IORA技术是否会增加穿刺点意外、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对TKA中使用IORA技术给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显示IORA技术在TKA中的应用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在初次TKA中,IORA技术在术后感染预防、疼痛控制等方面可能较传统静脉全身给药方案具有优势。但是,在肥胖、糖尿病以及翻修TKA等感染高危人群中,通过IORA技术给予预防性抗生素的效果尚不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肥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肥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患者144例,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正常体重指数糖调节正常组(NNGR)37例,肥胖糖调节正常组(ONGR)34例及肥胖糖调节受损组(OIGR)73例,其中OIGR组包括糖尿病前期15例(空腹血糖受损1例及糖耐量异常14例)及糖尿病5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LB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胰岛素敏感性以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ALB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L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效能。结果:从OIGR组、ONGR组到NNGR组,ALB值和GIR值增高,ALB值分别为(42.28±3.48)、(44.04±3.12)和(46.33±3.52)g/L,GIR值分别为(3.55±1.46)、(4.77±1.60)和(10.38±2.97)mg·kg -1·min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07例肥胖患者的ALB和GIR呈正相关( r=0.352, P<0.01)。肥胖受试者中ALB水平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因素(比值比为0.744, P=0.002)。以GIR为标准,肥胖患者HOMA-IR联合1/ALB、1/ALB和HOMA-IR预测胰岛素抵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57和0.710。HOMA-IR联合1/ALB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0%和92.5%。 结论:在肥胖人群中ALB水平低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与HOMA-IR相比,HOMA-IR联合1/ALB可更好地评估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具备更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生殖障碍疾病,以持续无排卵和高雄激素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异质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PCOS妇女存在肥胖和代谢异常特点,其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PCOS妇女CVD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充分认识导致PCOS妇女CVD风险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有利于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及时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医疗健康中国"MMC首届智慧慢病管理院长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众所周知,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已进入慢病高负担期,特别是肥胖和糖尿病。以糖尿病为例,目前中国约有1.41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总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推动有效的慢病管理已迫在眉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18例中青年减重患者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营养门诊中青年减重人群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现状,并分析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长沙市中心医院营养门诊减重者31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采用Inbody 270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肢体骨骼肌肌量。根据肌量是否正常及体脂率判断是否肥胖,拟分为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单纯肌量减少组和正常组。比较组间身体成分和代谢异常发生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1)肌量减少合并肥胖检出率为4.7%(15/318),其中男5例,女10例;另单纯性肥胖269例,正常34例,无单纯肌量减少者。(2)与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组比较,单纯性肥胖组的肥胖家族史、有运动史、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比例较高(均 P<0.05),而睡眠时间≥7 h者比例较少( P<0.05);正常组有运动史者比例更高( P<0.05)。与单纯性肥胖组比较,正常组的肥胖家族史和NAFLD的比例更低(均 P<0.05),而有运动史和睡眠时间≥7 h者比例更高(均 P<0.05)。(3)与肌量减少合并肥胖组比较,单纯性肥胖组身体成分各指标均较高(均 P<0.05),正常组的身高、身体水分、骨骼肌肌量、四肢肌肉肌量、基础代谢较高(均 P<0.05),而体脂肪、体脂率和内脏脂肪等级较低(均 P<0.05)。与单纯性肥胖比较,正常组体重、体脂肪、体脂率、BMI和内脏脂肪等级较低(均 P<0.05)。(4)三组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水平异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运动史是发生肌量减少的保护因素( OR=0.164, P=0.026)。 结论:中青年超重肥胖人群中肌量减少合并肥胖检出率为4.7%,这类人群往往运动不足、睡眠时间较长,但未发现其有更高的代谢异常发生率;运动是发生肌量减少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