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肥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肥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患者144例,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正常体重指数糖调节正常组(NNGR)37例,肥胖糖调节正常组(ONGR)34例及肥胖糖调节受损组(OIGR)73例,其中OIGR组包括糖尿病前期15例(空腹血糖受损1例及糖耐量异常14例)及糖尿病5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LB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胰岛素敏感性以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ALB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L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效能。结果:从OIGR组、ONGR组到NNGR组,ALB值和GIR值增高,ALB值分别为(42.28±3.48)、(44.04±3.12)和(46.33±3.52)g/L,GIR值分别为(3.55±1.46)、(4.77±1.60)和(10.38±2.97)mg·kg -1·min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07例肥胖患者的ALB和GIR呈正相关( r=0.352, P<0.01)。肥胖受试者中ALB水平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因素(比值比为0.744, P=0.002)。以GIR为标准,肥胖患者HOMA-IR联合1/ALB、1/ALB和HOMA-IR预测胰岛素抵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57和0.710。HOMA-IR联合1/ALB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0%和92.5%。 结论:在肥胖人群中ALB水平低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与HOMA-IR相比,HOMA-IR联合1/ALB可更好地评估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具备更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胰腺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工胰腺根据传感器感知的葡萄糖浓度、通过核心算法调整胰岛素泵的输注速率,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治疗选择。研究结果显示,人工胰腺的应用能够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文介绍了人工胰腺的组成与分类,综述人工胰腺应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人工胰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旨在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10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尾静脉输注HUC-MSCs 4周后,测量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并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随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代谢信号通路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2DM组相比,HUC-MSCs输注可显著降低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 P<0.01)及腹腔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 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发现,HUC-MSCs输注治疗后T2DM大鼠稳态时葡萄糖输注速率较T2DM组明显升高( P<0.01);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T2DM组相比,T2DM+ HUC-MSCs组大鼠肝脏组织的p-AMPK/AMPK、p-ACC/A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1)。 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激活AMPK/ACC信号通路改善T2DM大鼠的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通过核心的控制算法,可以根据实时监测获得的葡萄糖数据自动调整胰岛素泵的输注剂量和速率,从而实现最大限度模拟胰岛生理功能的目标。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的应用能够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七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CH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诊治、预后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7例CHI患儿,平均胎龄(38.1±1.5)周,2例为早产儿(胎龄<37周),平均出生体重(3 608±906)g,3例为巨大儿(出生体重>4 000 g)。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嗜睡、吃奶差、肤色发绀、抽搐、四肢抖动等,2例早产儿无特异性表现,分别于生后1 h、3 h常规监测血糖时发现明显异常。7例患儿中,6例从入院就需要较高的葡萄糖输注速率[>10 mg/(kg·min)]以维持血清葡萄糖的正常水平,只有1例入院初期葡萄糖输注速率仅需3~5 mg/(kg·min),后期最高升至8 mg/(kg·min)。7例患儿均给予二氮嗪口服,2例(2/7)有效,其中1例于6月龄停药,监测血糖正常。其余5例(5/7)患儿由于编码胰岛β细胞K ATP+通道的 ABCC8基因突变而对二氮嗪耐药,给予奥曲肽治疗。其中2例(2/5)对奥曲肽治疗有效;3例(3/5)对二氮嗪和奥曲肽治疗均无效。随访7例患儿中,有3例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未见异常,2例体格发育未见异常,但分别有癫痫及语言、个人-社交中度发育迟缓。另2例患儿1例死亡,1例失访。基因检测结果显示,6例为 ABCC8基因杂合突变,1例为 GLUDI基因杂合突变。 结论:CHI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及时完善血糖监测。对于葡萄糖输注速率不高[<8 mg/(kg·min)]的患儿不能忽视CHI。有些患儿可自行缓解,分子诊断可明确致病基因,早期识别、规范管理可改善患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针调控小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Toll样受体4炎性通路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胰岛素抵抗(IR)大鼠小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Toll样受体 4(TLR4)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肥胖IR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联合抑制剂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饲养8周建立肥胖IR大鼠模型.电针组大鼠予"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电针治疗,10 min/次,3次/周,共8周;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予尾静脉注射SIRT1抑制剂Sirtinol(1 mg/kg),隔日1次,3次/周,共8周.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葡萄糖输注速率(GIR);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脂多糖(LPS)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黏膜形态并用Chiu's评分法评价小肠黏膜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SIRT1、TLR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IRT1和TLR4在小肠组织中的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GIR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TNF-α、IL-6、LPS含量和小肠Chiu'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P<0.05),小肠组织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和SIRT1/TLR4均显著降低(P<0.01),而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1),小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损伤严重.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血清CRP、TNF-α、LPS含量和小肠Chiu'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P<0.05),GIR显著升高(P<0.01),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P<0.05),小肠黏膜病理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轻;电针组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肠组织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和SIRT1/TLR4显著升高(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小肠Chiu's评分显著升高(P<0.01),GIR显著降低(P<0.05),血清CRP、IL-6、LP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小肠组织中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LR4 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升高(P<0.01),SIRT1/TLR4 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肥胖IR大鼠体质量,提高外周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小肠组织中SIRT1/TLR4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糖脂毒性对肥胖大鼠酮体生成及骨骼肌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外源性升高循环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水平,探讨糖毒性/脂毒性对肥胖大鼠的循环中酮体水平和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50只Wistar大鼠分为高脂饲料诱导肥胖组(OB组,n=40)和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组(NC组,n=10).外源性升高OB组大鼠血糖和血FFA水平,采用水平比色法检测血脂和FFA及β-羟丁酸水平,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显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结构的改变.结果 OB组大鼠的体质量和体脂比高于NC组(P<0.05),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估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显示:OB组大鼠稳态期葡萄糖输注速率较NC组明显降低[OB组为(19.26±1.84) mg/(kg.min),NC组为(28.82±1.69) m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OB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变性、肿胀、嵴排列紊乱、脂滴积聚和空泡化形成,以糖脂联合输注组明显.结论 通过外源性升高循环中葡萄糖和FFA水平,机体内酮体产物生成增加,高葡萄糖和高FFA作用下骨骼肌线粒体的受损提示线粒体是糖脂毒性的可能的作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苯基丁酸钠缓解大鼠开胸手术后胰岛素抵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骨骼肌内质网应激对大鼠开胸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开胸手术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4-苯基丁酸钠(4-phenyl butyric acid,4-PBA)组、手术组、4-PBA+手术组.手术次日抽血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记录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取比目鱼肌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结果 术后手术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胰岛素、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GIR及Bi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4-PBA组和4-PBA+手术组(P<0.05).结论 内质网应激参与了大鼠开胸手术术后的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可以缓解术后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时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20):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组(V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DL组).C组不行机械通气,自主呼吸空气;V组、D组、DL组机械通气4h,机械通气前20 min 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0 μg/kg,机械通气期间以5.0 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DL组在给予右美托咪定前5 min静脉输注LY294002 0.3 mg/kg;V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机械通气4h时处死大鼠,测定肺通透指数(LPI)与肺湿/干质量(W/D)比值.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磷酸化Akt(P-Akt)、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肺泡损伤率(IAR),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与C组比较,V组与DL组W/D比、LPI、IAR(%)、AI(%)明显升高,GRP78、CHOP、caspase-12表达升高(C组:0.35±0.02、0.28±0.02、0.51±0.03;V组:1.27±0.11、1.09 ±0.13、1.37±0.15;DL组:0.97±0.08、0.66±0.07、1.01 ±0.09;P<0.05),P-Akt表达降低(C组:0.81±0.04;V组:0.23±0.01;DL组:0.44±0.02;P<0.05);与V组比较,DL组与D组W/D比、LPI、IAR(%)、AI(%)明显降低,GRP78、CHOP、caspase-12表达降低(V组:1.27±0.11、1.09±0.13、1.37±0.15;DL组:0.97±0.08、0.66±0.07、1.01±0.09;D组:0.62±0.04、0.43±0.05、0.79±0.07;P <0.05),P-Akt表达升高(V组:0.23±0.01;DL组:0.44±0.02;D组:0.65±0.03;P <0.05)且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与D组比较,DL组W/D比、LPI、IAR(%)、AI(%)明显升高,GRP78、CHOP、caspase-12表达升高(D组:0.62±0.04、0.43±0.05、0.79±0.07;DL组:0.97±0.08、0.66±0.07、1.01±0.09;P<0.05),P-Akt表达降低(D组:0.65±0.03;DL组:0.44±0.02;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较重.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VALI,与其激活PI3 K/Akt信号通路,抑制ERS,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围手术期补充含糖液体对手术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输注含糖和不含糖晶体液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择期2 h左右全麻手术46例, 年龄20~50岁, ASA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手术期间全程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含糖晶体液, G组) 和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不含糖晶体液, R组), 每组23例;入手术室后两组病人用对应液体以10 mL/ (kg·h) 的速度为基础静脉输注, 由麻醉医师据术前禁食时间、术中不显性蒸发、术中失血情况调整输液速率;于麻醉诱导前 (T1) 、手术结束时 (T2) 测定血糖、血酮和胰岛素浓度,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R) .结果:与R组比较, T1时G组血糖水平升高 (P<0.05), 但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胰岛素及IR比较, T1和T2时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1比较, R组在T2时点血酮水平升高 (P<0.05);与R组比较, T2时G组血酮水平降低 (P<0.05) .结论:围手术期短时间输注含糖晶体液 (1%) 能得到满意的血糖浓度和抑制脂肪分解, 且不产生胰岛素抵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