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针透刺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5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也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出现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手被动旋后,腕背伸受限,手指拘挛,伸展受限,被动活动时可引起疼痛.如不对此干预,晚期则会出现患手畸形,虽无水肿和疼痛,但关节的活动将永久丧失.因此肩手综合征的预防相当重要,一旦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会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笔者采用芒针透刺下极泉、三间配合毫针针刺肩髃、肩髎、外关等穴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35例,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甲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干预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国内三甲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现状.方法 2016年1—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国内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地区选取6个省,省内选取1家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共选取6家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护士215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现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4份.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84名护士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的关注度条目平均得分为(4.38±0.59)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合理程度评价得分为(3.98±0.88)分.184名护士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相关护理知识得分折成百分制为(48.50±16.67)分,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干预措施维度得分分别为(4.59±3.24)、(2.67±3.90)、(4.06±1.21)分.将知识得分按由高到低排列,其中正确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原则""肩手综合征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患肢的观察要点".结论 护士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康复随访的关注度和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缺乏肩手综合征的护理相关规范及指南,护理干预流程的合理性较低且护理环节的落实不到位,需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扶正补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疼痛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补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肢体功能、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肩手综合症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指标FMA显著升高(P<0.05),疼痛评定指数(PRI)、疼痛强度(PP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或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扶正补土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缓解患者疼痛及水肿等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肩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中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患者2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5例,所有患者术前排除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症、肩部肿瘤等病变,排除肩部手术、创伤、外固定等继发性肩关节僵硬.手术方法为肩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估,并且评估患侧及健侧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计量资料术前术后各不同时间点结果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中获得随访20例,平均年龄(58±10)岁,随访率86.7%.随访时间为24~79个月,平均(46±18)个月.术前患者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52.1±5.5),术前VAS评分为9(8,9).术后3个月患者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0.2±1.3),VAS评分为1(1,2),二者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值分别为(t=38,P<0.05)(t=-4.0,P<0.01).术后12个月患者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2.2±1.1)分,VAS评分为0(0,1),二者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P<0.05;t=-3.7,P<0.01).术后24个月患者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2.4±0.9)分,VAS评分为0(0,1),二者与术后12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统计值分别为(t=0.8,P>0.05)(t=-1.4,P>0.05).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亦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360°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具有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0例,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对照组,n=79)和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观察组,n=10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1~2周及治疗4周后AFP变化情况,并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半年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AFP平均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AFP下降率>50%及AFP恢复正常人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背部疼痛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栓塞后综合症、胆瘘及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半年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单纯TACE相比,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提高近期疗效,降低近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复发率,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肌内效贴联合循经点穴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肌内效贴联合循经点穴手法治疗脑卒中(CS)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CS后并发SH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5例.基础组给予常规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上加肌内效贴与循经点穴手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问卷(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联合组SF-MPQ各项评分均比基础组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联合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优于基础组(P <0.05).治疗后,2组Fy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联合组Fygl-Meyer评分高于基础组(P <0.05).治疗后,2组血管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联合组血管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基础组(P <0.05).总有效率联合组94.29%,基础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循经点穴手法治疗CS后并发SH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平衡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平衡针联合Bobath治疗,对照组仅采用Bobath疗法治疗,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评估VAS评分、水肿评分、上肢FMA评分、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48.4%,对照组愈显率为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VAS、水肿、FMA、BI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与Bobath疗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弹性成像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区域组织评定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区域组织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郑州市中心医院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8~12周仍遗留肩疼患者67例:男31例,女36例;左侧19例,右侧41例,双侧7例;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Ⅱ型48例,Ⅲ型19例;年龄21岁~41岁,平均年龄(31.19±5.45)岁.术后切口均L、甲愈合,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排除继发因素损伤(糖尿病、甲亢、甲减、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综合症等系统性疾病)实时给予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MRI检查,随访期间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加强患者肩关节内外旋转训练、肌肉等长训练主动抗阻力训练.指导患者屈肘90°,以健侧手作阻力,行患肩关节内外旋转训练,一日两循环,一次100次;行卧位和立位抗重力主动伸臂等训练,一日两循环,一次100次.整个康复训练为期4周.对比物理干预后组织结构改善和VAS评分变化.结果 ①高频超声UE对人体肌骨病损检查和MRI吻合度高(Kappa=0.74,P=0.000);②弹性成像评分与VAS正相关(相关系数0.996,P=0.004;③.结论 肌骨超声UE技术能精确、动态观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周组织变化,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康复技术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手术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术后会引起肩关节活动障碍、淋巴水肿、腋网综合症等并发症[2].为预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常由护士指导患者借助弹力球、肩爬梯等辅助工具进行肩关节活动[3-4],并结合患肢康复操、八段锦、太极拳等全身有氧运动[5-6].但常规的锻炼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乳腺癌患者的康复需求,患者希望术后得到更专业的康复技术和康复医生的指导,这就促进了康复技术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中的应用,最大程度的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和治疗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现笔者就乳癌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技术的现状、方法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强度体外冲击波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体外冲击波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疗效及其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康复科的SIS患者128例,其中理筋手法治疗32例为对照组,96例体外冲击波配合理筋手法,按不同体外冲击波治疗强度再分为低强度组、中强度组和高强度组,每组32例.对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进行比较;采用国际通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所有患者的疼痛变化,并比较不同治疗周期疼痛评分变化;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SF-36)评价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日常社会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关节外展活动度ROM均明显增加,疼痛评分VAS明显降低,低强度组较于对照组改善明显,中强度组比低强度组改善明显,高强度组比中强度改善明显,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强度的体外冲击波,治疗第2周VAS值出现明显降低,第3周高于第2周,于第4周、第5周又出现大幅降低,不同周期V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重复测量检验发现低、中、高强度组的V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对照组与低、中、高强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配合理筋手法对SIS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理筋手法治疗,不同强度间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