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动脉内膜肉瘤三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膜肉瘤(PAIS)的病理形态、基因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3例PAIS,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结果: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32、50、60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气喘;影像学示低密度充盈缺损,拟诊为血栓或栓塞性疾病、黏液瘤可能。大体上肿瘤主体位于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内,延伸至心房、心室,小灶区侵犯周围肺实质;组织学示梭形细胞肉瘤,黏液背景中的肿瘤细胞形态类似于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可见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及灶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缺乏特异性标志物,肿瘤细胞波形蛋白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S-100蛋白、结蛋白、Fli-1、CD3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RG不同程度阳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3例均显示MDM2扩增,2例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随访:1例分别于18、32、42个月出现胰腺+脾脏、胃体及肝脏转移,2例术后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PAIS是起自弹性肺动脉内膜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形态学未见明确分化特征,基因检测发现MDM2、EGFR扩增。该肿瘤预后极差,手术彻底切除是短期缓解的唯一有效治疗方式,放化疗的作用尚有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动脉内膜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肺动脉内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其基因改变情况。方法: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行肺动脉内膜剥除术病例60例,收集其中5例肺动脉内膜肉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通过RNA测序方法分析肿瘤融合基因改变。结果:肺动脉内膜肉瘤检出率为8.3%(5/60),中位年龄49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不特异。肿瘤由异型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可出现骨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分化。肿瘤细胞可表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及MDM2,并伴有MDM2、CDK4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共扩增。RNA测序检出多种框内融合基因改变。结论:肺动脉内膜肉瘤是一类罕见、高度异质性并伴有多基因复杂改变的低~未分化肉瘤,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抗肿瘤治疗肺动脉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2/3
肺动脉肉瘤是一种极罕见的恶性肿瘤,病变多起源于肺动脉主干,常累及分支动脉、肺动脉瓣和右心.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延误诊治.该病明确诊断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目前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1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抗肿瘤治疗肺动脉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肺动脉内膜肉瘤误诊为肺动脉栓塞1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pulmonary artery intimal sarcoma,PAIS)是一种临床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自从1923年由Mandelstamm首次在尸检发现以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约有400例左右,发病率估计在0.001%~0.030%,发病年龄13~86岁,平均年龄为48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3∶1).PAIS临床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常无明显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类似于肺部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易与肺栓塞相混淆.本文拟通过对 1 例肺动脉内膜肉瘤病例的分享与总结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肺动脉内膜肉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肺动脉内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0例肺动脉内膜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行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例,女性6例,男女比为1∶1.5,年龄33~75岁,平均55.7岁.临床症状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6/10)、胸痛(5/10)、咳嗽(3/10)为主,部分患者出现咯血(2/10)、晕厥(1/10)及心脏杂音(1/10).3例伴肿瘤病史,1例伴双侧乳腺癌、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浸润性肺腺癌,1例双侧乳腺癌,1例肺动脉栓塞及心脏黏液瘤.影像学术前检查示肺动脉栓塞或肺肿瘤.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2例可见瘤巨细胞;部分向横纹肌肉瘤、血管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分化;缺乏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肿瘤细胞可表达 vimentin、Fli-1、SMA、MyogD1、Myoglobin、BCL-2、ERG 等,Ki-67 增殖指数 30%~70%.FISH 检测 MDM2(4/5)、CDK4(1/1)基因扩增.10例均行手术治疗,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7个月,其中4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肺动脉内膜肉瘤临床罕见,异质性高,免疫组化标志物无特异性且基因改变复杂,无统一治疗方案,患者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4岁,间断性晕厥伴胸闷、气短5个月.肺动脉造影示:肺动脉主干自肺动脉瓣至分叉部充盈缺损(图1).肺动脉CTA示: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及左肺上叶前段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图2).心脏M R示:肺动脉增宽,肺动脉主干管腔内不规则软组织信号,T1WI呈等信号(图3),T2WI以混杂低信号为主,向左、右肺动脉干起始部蔓延生长(图4),电影序列示肺动脉主干管腔内肿块与肺动脉瓣分界不清(图5).行肺动脉肿瘤切除术,术中见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后壁大小约3 cm×5 cm的"Y"形瘤样组织,有完整包膜,无明显组织浸润,与肺动脉有部分粘连,肿瘤起源于肺动脉左瓣与右室流出道.病理示:瘤细胞呈梭形或短梭形、编织状排列,间质内可见多量血管,部分区域可见大片坏死组织.免疫组化示:SM A (0),CD34(血管2+),CD31(血管2+),Ki-67(30%),ckp(0), Desmin(0),vimentin(3+),calponin(0),CD45(淋巴细胞2+).病理诊断:肺动脉内膜肉瘤(pulmonary artery intimal sarcoma, PAI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动脉肉瘤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动脉肉瘤是起源于肺动脉内膜的罕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极少见,医师对其认识严重不足,同时因肺动脉肉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与肺血栓栓塞症相似,临床上极易将肺动脉肉瘤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 本文报导1 例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7例肺动脉肉瘤的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肺动脉肉瘤是一种罕见并致死性极高的疾病,关于其诊断方式和最佳治疗策略至今并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总结阜外医院18年的肺动脉肉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连续纳入2000~2018年阜外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肺动脉肉瘤患者17例,手术平均年龄(46.0±12.4)岁,男性8例.回顾性分析17例肺动脉肉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结果及随访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7例患者5例单纯肿瘤切除,12例同期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死亡2例,15例顺利出院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18.8个月(1~48个月)期间,8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6.8个月(1~48个月),全部死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7例存活患者中位随访21.1个月(3~42个月),3例已有局部复发.随访患者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8%、54.7% 和36.5%.11例同期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比单纯行肿瘤切除的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更长(36个月vs 4个月,P=0.2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的15例肺动脉肉瘤患者中,11例(73.3%)接受辅助治疗.术后行辅助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高于未接受辅助治疗患者(36个月vs 5个月,P=0.891),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行肿瘤切除效果不佳;同期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可缓解症状并有望改善远期预后.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术后监护
编辑人员丨2023/8/6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primary pulmonary artery sarcoma,PPAS)是起源于肺动脉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在肺动脉主干腔内生长,肉瘤阻塞肺动脉而导致肺动脉高压[1].PPAS临床误诊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以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为最佳治疗手段[2].我科2018年1月~2019年3月共接收2例PPAS术后患者,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动脉内膜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临床资料病例一(确诊):患者女性,49 岁.2017 年6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性痰,量约3mL/d,伴胸闷、胸痛,为持续性刺痛,休息后不能缓解,伴头晕、活动后气促,2017年6月29日行胸部CT示右肺多发病变,2017年7月3 日肺动脉CTPA提示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及其上右肺门、下叶分支栓塞,诊断为"慢性肺栓塞"住院,给予"华法林、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出院予口服华法林,动态监测IN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