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行为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肺静脉内皮细胞(PVEC)以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分析3种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功能。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精分1只雄性SD大鼠肺动脉、肺静脉,肺组织取边缘剪碎,各样本分别用混合酶液消化,以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免疫磁珠法分选内皮细胞,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种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差别,通过免疫荧光鉴定各组细胞纯度。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观察3组细胞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平滑肌激动蛋白抗体(α-SMA)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基质胶体外成环实验比较3组细胞1.5、2.5、3.5、4.5、5.5、6.5、7.5 h成环情况。采用SPSS 22.0和FlowJo 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统计作图。结果:3组细胞24 h后均迅速贴壁,vWF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3组细胞形态均为铺路石状,其中PAEC为典型的铺路石状,大多数呈椭圆形;而PVEC、PMVEC形态更细长。免疫荧光显示PVEC和PMVEC细胞浆内少量α-SMA蛋白弥散表达[(0.16±0.03)、(0.23±0.01)],而PAEC中几乎观察不到α-SMA蛋白表达(0.06±0.01)。随着时间推移,3种肺血管内皮细胞成环周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PVEC组成环长度最长。3组细胞成环周长在组间、时点间、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结论:该方法所获得的3种肺血管内皮细胞纯度高,可在体外稳定培养。3种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有差别,其中PVEC体外成环能力最强。PAEC细胞表达α-SMA蛋白量最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miRNA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特征的慢性致死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肺血管重塑。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细胞内、长度约为21~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可以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很多病理及生理过程。本文通过研究microRNA的表达与PH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寻潜在的PH早期诊断标志物,为PH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肺静脉狭窄模型的建立及氯沙坦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单侧开胸选择性肺静脉部分环缩建立改良肺静脉狭窄幼猪模型,探究肺静脉狭窄后血流动力学、上游肺静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氯沙坦干预效果。方法:将19头幼猪按随机数表法分3组,假手术组7只、环缩组6只、氯沙坦组6只。经左侧肋间开胸,以1倍于肺静脉周长的Goretex血管条环缩左上肺静脉及双侧下肺静脉共干,治疗组术后第2天予氯沙坦[1 mg/(kg·d)]。8周后,获取血流动力学数据及组织标本。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及荧光染色。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 t检验。 结果:环缩组血流速度、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压/主动脉压比值均高于假手术组[(209.33±17.44) cm/s比(54.13±13.22) cm/s、(29.0±4.7) mmHg比(14.0±1.3) mmHg、0.43±0.09比0.21±0.04, t=10.030、8.143、5.859,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氯沙坦组三者均高于假手术组[(163.00±14.70) cm/s比(54.13±13.22) cm/s、(20.1±6.2) mmHg比(14.0±1.3) mmHg、0.30±0.07比0.21±0.04, t=7.789、2.556、2.905,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氯沙坦组三者均低于环缩组[(163.00±14.70) cm/s比(209.33±17.44) cm/s、(20.1±6.2) mmHg比(29.0±4.7) mmHg、0.30±0.07比0.48±0.09, t=2.873、2.802、2.739,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环缩后肺静脉上游组织内膜增生、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低于假手术组,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氯沙坦治疗后内膜增生程度及标志物表达改善,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结论:改良幼猪肺静脉狭窄模型可作为研究肺静脉狭窄相关分子机制的模型,氯沙坦能改善肺静脉狭窄病理变化,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蛋白激酶C对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PKC)对低氧诱导的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Dynal MPC-1磁分离器分离含铁粉的远端肺小动脉,原代培养并鉴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PKC激动剂(PMA)、PKCα抑制剂(safingol)、PKCβⅠ抑制剂(Go6976)、PKCβⅡ抑制剂(LY333531)分别干预细胞。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cPKC亚型蛋白表达变化以及ERK1/2、Akt磷酸化水平变化。应用PKCα、PKCβ的慢病毒载体,通过病毒转染技术特异性敲减目标基因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低氧诱导小鼠PASMC中cPKC亚型蛋白表达变化,以及ERK1/2、Akt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采用Brdu法,检测到用safingol、Go6976、LY333531分别抑制cPKCα、βⅠ和βⅡ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与低氧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35±0.26)% vs(11.28±0.43)%,(3.76±0.25)% vs(7.98±0.28)%和(4.12±0.46)% vs(7.78±0.53)%;且PMA在常氧条件下可显著促进PASMC的增殖能力,与常氧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65±0.47)% vs(6.34±0.52)%,(9.34±0.38)% vs(5.42±0.21)%和(7.78±0.53)% vs(4.12±0.46)%;此外经过PKCα、PKCβ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也发现低氧转染组的PASMC增殖能力较空载对照组显著下降,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58±0.54)% vs(5.97±0.63)%。用safingol、Go6976、LY333531分别抑制cPKCα、βⅠ和βⅡ表达后,低氧诱导的PASMC中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使用safingol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56±0.07 vs 1.08±0.13和0.49±0.04 vs 0.97±0.08,使用Go6976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1±0.09 vs 0.79±0.10和0.48±0.09 vs 0.82±0.16,使用LY333531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2±0.03 vs 0.87±0.06和0.34±0.07 vs 0.78±0.05;PMA可使常氧条件下PASMC中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增高,分别为1.25±0.12 vs 0.41±0.07和0.98±0.06 vs 0.37±0.08;利用病毒转染技术对cPKCα、β的表达进行特异性敲底,发现在低氧条件下,转染细胞后均可使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为0.29±0.06 vs 0.76±0.05,而Akt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激动剂及抑制剂干预或病毒转染可使PASMC中cPKCα、βⅠ和βⅡ表达下降,可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小鼠远端PASMC异常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PKCα、βⅠ和βⅡ蛋白表达上调有关。低氧可能通过上调cPKCα、βⅠ和βⅡ的蛋白表达,使得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最终引起小鼠远端PASMC的异常增殖,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形成蛋白4促进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相关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探讨骨形成蛋白(BMP)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低氧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肺动脉高压(BPD-PH)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我们通过BMP4基因敲低( Bmp4 lacZ/+)小鼠和细胞实验分别验证BMP4对于BMP4-PH心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下游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性BPD-PH模型中 Bmp4 lacZ/+小鼠心肺病变较野生型减轻;低氧的 Bmp4 lacZ/+和野生型中非Smad通路中的p38和Erk1/2磷酸化水平表达均升高,敲低BMP4后p-Erk1/2下调比p-p38更明显,而Smad通路无此改变。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低氧可促进BMP4、p-Erk表达和PASMCs增殖;头蛋白(noggin)抑制BMP4表达后可下调低氧中高水平表达的Erk,进一步沉默Erk可下调低氧以引起PASMCs增殖。因此,在BPD-PH中低氧可以引起BMP4上调,主要通过Erk引起PASMCs过度增殖,参与到BPD-PH的血管重塑过程,降低BMP4表达可以下调Erk减少PASMCs过度增殖引起的心肺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动脉高压(PAH)引起肺动脉压力增加,肺血管收缩,血管壁增厚及平滑肌和内皮细胞恶性增殖,肺动脉闭塞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随着PAH基础和临床研究深入,近年来PAH药物治疗有了新进展,改善了患者预后。本文对PAH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氧环境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氧(O 2)浓度环境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表型的影响及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PASMC,经鉴定后将稳定传代的PASMC分别置于正常O 2含量(C组)及55%O 2(H55组)、75%O 2(H75组)、95%O 2(H95组)的密闭容器培养6 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H55组的α-SMA、SM22α、OPN、MMP-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C组和H55组比较,H75组和H95组α-SMA、SM22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更低,OPN、MMP-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更高( P均<0.05);与H75组相比,H95组MMP-2的mRNA相对表达量更高( P<0.05)。 结论:O 2浓度75%以上环境可通过诱导PASMC表型转化,使PASMC获得较强分泌能力,形成肺动脉高压病理基础,并且这种诱导作用呈现O 2浓度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烟雾暴露大鼠肺血管形态与压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烟雾暴露大鼠肺小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超微结构改变及右心室收缩压变化。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组、烟雾暴露1个月(S1m)组、烟雾暴露2个月(S2m)组、烟雾暴露3个月(S3m)组,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 2)、平均右心室收缩压(mRVSP),透射电镜观察肺小动脉的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肺动脉组织学改变并测量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肺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 结果:(1)C组、S1m、S2m及S3m组PaO 2 值分别为(96.2±4.3) mmHg(1 mmHg=0.133 kPa)、(92.1±5.2) mmHg、(90.5±4.1) mmHg及(89.6±4.8) mmHg,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2)S3m组mRVSP值为(65.63±5.6) mmHg与C组[(14.07±4.18) mmHg]及S1m组[(16.85±1.26) 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3)肺小动脉超微结构观察:C组内皮细胞形态正常,胞外未见胶原纤维增生,平滑肌细胞未见增生。S1m组肺小动脉内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内膜增厚,细胞内可见线粒体肿胀,平滑肌细胞轻度增生。S2m组内弹力膜厚薄不均,平滑肌走向不规则,胶原纤维增生。S3m组肺小动脉结构层次紊乱,内皮细胞变形严重,胶原纤维大量增生。(4)C组、S1m、S2m及S3m组WA%分别为(31.29±1.95)%、(42.68±2.24)%、(51.84±2.38)%、(62.11±1.39)%,烟雾暴露各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5)C组、S1m、S2m及S3m组肺动脉α-SMA表达量分别为(37.5±7.5)、(52.6±14.3)、(72.2±13.6)、(98.1±15.6),烟雾暴露各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6)WA%与α-SMA呈正相关( r=0.703, P<0.05)。 结论:烟雾暴露可使肺血管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肺小动脉超微结构异常,导致肺血管重塑,肺血流阻力增加,右心室收缩压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缺氧激活IRE1a/JNK通路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缺氧是否通过肌醇依赖酶1α(inositol requires enzymes1α, 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激活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通路参与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系(MPASMCs),构建缺氧MPASMCs模型,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RS关键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以及JNK通路基因的表达;用siRNA转染敲低IRE1α表达,用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通路,XBP-1s质粒转染增加XBP-1s表达,CCK8实验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观察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分型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氧培养后的MPASMCs中HIF-1α表达明显上调;在缺氧后GRP78、磷酸化IRE1α(P-IRE1α)以及磷酸化JNK(P-JNK)表达量均上升,提示IRE1α介导的ERS以及JNK通路被激活,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P-JNK表达减低,说明JNK通路被抑制;缺氧组PCNA蛋白水平上调,结合CCK8实验提示细胞增殖水平上调,缺氧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水平下调,结合流式细胞分型结果提示凋亡水平减低,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上述变化被延缓;用SP600125处理细胞后,也可部分延缓缺氧所引起的促增殖抗凋亡改变;常氧状态下过表达XBP-1s激活了JNK通路,同时出现了类似缺氧的改变。结论:缺氧激活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进而通过JNK通路促进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动脉内膜肉瘤三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膜肉瘤(PAIS)的病理形态、基因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3例PAIS,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结果: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32、50、60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气喘;影像学示低密度充盈缺损,拟诊为血栓或栓塞性疾病、黏液瘤可能。大体上肿瘤主体位于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内,延伸至心房、心室,小灶区侵犯周围肺实质;组织学示梭形细胞肉瘤,黏液背景中的肿瘤细胞形态类似于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可见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及灶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缺乏特异性标志物,肿瘤细胞波形蛋白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S-100蛋白、结蛋白、Fli-1、CD3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RG不同程度阳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3例均显示MDM2扩增,2例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随访:1例分别于18、32、42个月出现胰腺+脾脏、胃体及肝脏转移,2例术后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PAIS是起自弹性肺动脉内膜的恶性间叶性肿瘤,形态学未见明确分化特征,基因检测发现MDM2、EGFR扩增。该肿瘤预后极差,手术彻底切除是短期缓解的唯一有效治疗方式,放化疗的作用尚有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