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氟对大鼠肾皮质IRE1α-ASK1-JNK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质量(10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6只/组,雌雄各半);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含氟量< 0.5 mg/L),低、中、高氟组分别饮用含氟量为10、50、100 mg/L(氟化钠)的自来水。各组大鼠饲养180 d后,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收集24 h尿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肾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皮质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皮质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未检出氟斑牙,低氟组大鼠氟斑牙发生率为2/6,中氟组为5/6,高氟组为6/6。与对照组[(5.707 ± 1.190)mg/L]比较,低、中、高氟组大鼠尿氟[(17.028 ± 3.006)、(34.378 ± 12.045)、(94.759 ± 31.773)mg/L]均较高( P均< 0.05),且高氟组明显高于低、中氟组( P均< 0.05)。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比较,中、高氟组大鼠肾皮质区肾小管及肾小球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嗜酸性增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低、中、高氟组大鼠肾皮质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0.07, P > 0.05);高氟组大鼠肾皮质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和低、中氟组比较均较高( P均< 0.05),且中氟组IRE1α、AS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氟组( P均< 0.05)。 结论:长期过量氟摄入可导致大鼠肾皮质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IRE1α-ASK1-JNK的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缺氧激活IRE1a/JNK通路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缺氧是否通过肌醇依赖酶1α(inositol requires enzymes1α, 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激活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通路参与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系(MPASMCs),构建缺氧MPASMCs模型,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RS关键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以及JNK通路基因的表达;用siRNA转染敲低IRE1α表达,用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通路,XBP-1s质粒转染增加XBP-1s表达,CCK8实验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观察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分型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氧培养后的MPASMCs中HIF-1α表达明显上调;在缺氧后GRP78、磷酸化IRE1α(P-IRE1α)以及磷酸化JNK(P-JNK)表达量均上升,提示IRE1α介导的ERS以及JNK通路被激活,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P-JNK表达减低,说明JNK通路被抑制;缺氧组PCNA蛋白水平上调,结合CCK8实验提示细胞增殖水平上调,缺氧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水平下调,结合流式细胞分型结果提示凋亡水平减低,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上述变化被延缓;用SP600125处理细胞后,也可部分延缓缺氧所引起的促增殖抗凋亡改变;常氧状态下过表达XBP-1s激活了JNK通路,同时出现了类似缺氧的改变。结论:缺氧激活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进而通过JNK通路促进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地高辛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改善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讨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6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300 mg/kg)组及地高辛1.0 mg/kg、0.2 mg/kg组,每组12只。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5 mg/kg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制模后次日起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持续28 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系数;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和胶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细胞外基质(ECM)胶原蛋白(COL-Ⅰ、COL-Ⅲ)阳性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ECM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当细胞密度达到70%~90%时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2.5 mmol/L)组及地高辛100 nmol/L、50 nmol/L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3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诱导剂TGF-β处理48 h制备细胞活化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α-SMA、FN、p-Smad3蛋白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p-PI3K、p-Akt)水平。结果:①体内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明显,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内胶原沉积,且肺组织中ECM沉积增加,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说明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气道炎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ECM沉积,降低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除FN外以地高辛1.0 mg/kg组效果更好〔α-SMA( A值):5.37±1.10比9.51±1.66,TGF-β蛋白(TGF-β/GAPDH):0.09±0.04比0.33±0.23,p-Smad3蛋白(p-Smad3/GAPDH):0.05±0.01比0.20±0.07,均 P<0.01〕。②体外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α-SMA、p-Smad3及PI3K/Akt信号蛋白表达均增加,表明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明显降低FN、α-SMA、p-Smad3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其中以地高辛100 nmo/L组FN、α-SMA及p-Akt表达降低更为明显〔FN蛋白(FN/GAPDH):0.21±0.15比0.88±0.22,α-SMA蛋白(α-SMA/GAPDH):0.20±0.01比0.50±0.08,p-Akt蛋白(p-Akt/GAPDH):0.30±0.01比0.65±0.10,均 P<0.01〕。 结论: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有关,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ENP-A通过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着丝粒蛋白-A(CENP-A)对卵巢癌(O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OC细胞系A2780细胞株,分为NG组(空白对照组)、pcDNA组(阴性转染组,转染pcDNA载体质粒)、pcDNA-CENP-A组(过表达CENP-A组,转染pcDNA-CENP-A载体质粒)、通路抑制剂组(转染pcDNA-CENP-A+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CENP-A蛋白、迁移、侵袭相关蛋白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N-钙粘附蛋白(N-cadherin)及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转录因子kappa B(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2780细胞成功转染。24 h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与NG组[(0.50±0.07)、(0.72±0.11)、(0.99±0.14)]、pcDNA组[(0.55±0.08)、(0.78±0.12)、(1.02±0.15)]比较,pcDNA-CENP-A组[(0.78±0.12)、(1.03±0.15)、(1.67±0.25)]、通路抑制剂组[(0.63±0.09)、(0.87±0.13)、(1.39±0.20)]A2780细胞存活力显著增加( P<0.05),与pcDNA-CENP-A组比较,通路抑制剂组A2780细胞存活力显著降低( P<0.05),呈时间依赖性。与NG组[(15.83±1.46)%、(105.32±15.78)个]、pcDNA组[(16.79±1.46)%、(108.98±16.35)个]比较,pcDNA-CENP-A组、通路抑制剂组A2780细胞迁移率[(37.96±5.80)%、(25.15±2.19)%]、侵袭数[(327.87±49.18)个、206.53±30.97)个]、CENP-A、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或升高( 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0.05);与pcDNA-CENP-A组比较,通路抑制剂组A2780细胞迁移率、侵袭数、CENP-A、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NF-κB、IL-1β、TNF-α蛋白表达显著减少或或降低( 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0.05)。 结论:过表达CENP-A表达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百草枯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的自噬性降解障碍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百草枯(PQ)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自噬水平的影响及诱导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的机制。方法:以SH-SY5Y细胞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体外模型,不同浓度PQ(0、18.75、37.5、75、150、300、600 μmol/L)处理细胞24 h,150 μmol/L PQ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24、36、48、60、72、96 h),每组设5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确定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不同浓度PQ (0、75、150、300、600 μmol/L)处理细胞24 h,150 μmol/L PQ处理细胞不同时间,检测细胞LDH活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Vps34)、泛素结合蛋白(p62)及α-syn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α-syn基因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technique,IF)检测α-syn表达水平;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 100 nmol/L预处理细胞6 h,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前后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及α-sy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Q染毒细胞24 h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毒组细胞上清中LDH活力明显升高( 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毒组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比值(LC3II/LC3I)、Beclin1和Vps3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P<0.05);细胞内α-syn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IF结果显示,经PQ处理后,细胞内α-syn荧光信号明显聚集于胞质,荧光强度增强( 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染毒组比较,RAPA干预组的LC3II/LC3I、Beclin1和Vps3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α-sy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 结论:PQ可能通过诱导SH-SY5Y细胞自噬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内α-syn的异常聚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环醇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肾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肾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8年6月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购买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12只)、LPS诱导组(LPS组,12只)和三个双环预处理组(LPS+双环醇组,24只),其中低剂量组(LPS+BL组)、中剂量组(LPS+BM组)、高剂量组(LPS+BH组)各8只。在LPS+双环醇组中,大鼠连续3 d接受3种不同剂量的双环醇灌胃。在最后一次给药后3 h,LPS组和LPS+双环醇组接受腹腔注射LPS诱导AKI模型。采用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组织学检查评估肾损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行TUNEL染色评估肾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TLR4、NF-κB/p65和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双环醇预处理各组的BUN和Scr水平均显著降低(均 P<0.01);与LPS组比较,双环醇预处理各组的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均降低(均 P<0.05),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01);与LPS组比较,双环醇预处理各组的肾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与LPS组比较,双环醇预处理各组的凋亡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均 P<0.05)。与LPS组比较,双环醇预处理各组的Bax和裂解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与LPS组比较,双环醇预处理各组的TLR4、核NF-κB/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 P<0.05)。 结论:双环醇对LPS诱导的AKI具有肾保护作用,其相关机制与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Bax/Bcl-2依赖的凋亡级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7-酮基胆固醇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7-酮基胆固醇(7-KC)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用0、0.25、2.5和25 μmol/L浓度的7-KC孵育INS-1细胞24 h,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筛选出引起INS-1细胞凋亡的浓度。再将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25 μmol/L 7-KC组、25 μmol/L 7-KC+1 mmol/L 4-苯基丁酸(4-PBA)组以及1 mmol/L 4-PBA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电镜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肌醇需求酶1α(IRE-1α)、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磷酸化α亚基的真核起始因子2(p-eIF-2α)、α亚基的真核起始因子2(eIF-2α)、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IRE-1α(p-IRE-1α)、磷酸化PERK(p-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6(ATF6)]、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内质网形态和内质网应激相互作用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水平,验证内质网应激在7-KC损害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多重比较法。 结果:随着7-KC浓度的增加,cleaved-Caspase 3相对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且在25 μmol/L 7-KC时能显著增加cleaved-Caspase 3的水平( P<0.01)。与对照组相比,25 μmol/L 7-KC组可引起内质网扩张和囊泡化,诱导内质网应激感受蛋白p-PERK、p-IRE-1α、ATF6及下游效应蛋白p-eIF-1α、ATF4、CHOP的表达。与25 μmol/L 7-KC组比较,25 μmol/L 7-KC+1 mmol/L 4-PBA组的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凋亡蛋白表达减少( 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25 μmol/L 7-KC组可抑制分子伴侣GRP78和PERK的结合,促进PERK自体磷酸化激活内质网应激。 结论:7-KC通过抑制细胞中GRP78与PERK结合来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嗜酸乳杆菌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肠道平滑肌收缩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嗜酸乳杆菌改善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肠道平滑肌收缩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伤组、TBI组、TBI+嗜酸乳杆菌组,每组30次。TBI组、TBI+嗜酸乳杆菌组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后肠动力不足模型,假伤组只开颅骨骨窗不进行打击。假伤组及TBI组灌胃0.5 ml嗜酸乳杆菌培养基,TBI+嗜酸乳杆菌组灌胃0.5 ml嗜酸乳杆菌混悬液(约含菌1×10 10CFU)。各组每天灌胃1次,其余时间自由饮食水。分别在伤后1,3,7 d取末端回肠组织(距离盲肠1.5 cm),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磷酸化20 kDa肌球蛋白轻链(p-MLC20)水平,ELISA法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活性及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v1.2)、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兰尼碱受体3(RyR3)蛋白表达。 结果:(1)TBI组1,3,7 d的p-MLC20水平为(530.6±101.5)ng/ml、(566.8±86.9)ng/ml、(635.2±129.6)ng/ml,较假伤组的(813.7±148.9)ng/ml、(802.6±151.2)ng/ml、(805.5±139.9)ng/ml显著降低( P均<0.05);而TBI+嗜酸乳杆菌组1,3,7 d的p-MLC20水平为(790.7±59.4)ng/ml、(769.8±85.4)ng/ml、(731.8±82.9)ng/ml,显著高于TBI组( P均<0.05)。(2)TBI组1, 3, 7 d的MLCK活性为(29.4±5.0)U/L、(31.2±3.4)U/L、(30.7±2.4)U/L,明显弱于假伤组的(44.9±6.1)U/L、(44.6±1.7)U/L、(45.1±3.7)U/L( P均<0.05);TBI+嗜酸乳杆菌组1,3,7 d的MLCK活性为(35.2±3.1)U/L、(38.7±3.9)U/L、(34.7±2.9)U/L,较TBI组明显增强( P均<0.05)。(3)TBI组1, 3, 7 d的Cav1.2表达量为(1.7±0.4)ng/L、(2.3±0.4)ng/L、(2.9±0.5)ng/L,明显低于假伤组的(5.8±0.6)ng/L、(5.6±0.6)ng/L、(5.7±0.7)ng/L ( P均<0.05);TBI+嗜酸乳杆菌组1,3,7 d的Cav1.2水平为(2.8±0.6)ng/L、(4.7±0.6)ng/L、(4.9±0.5)ng/L,较TBI组明显升高( P均<0.05)。TBI组1, 3, 7 d的IP3R表达量为(12.4±2.5)μg/L、(15.7±3.0)μg/L、(16.3±3.1)μg/L,明显低于假伤组的(30.3±3.0)μg/L、(31.9±2.6)μg/L、(32.1±1.7)μg/L( P均<0.05);TBI+嗜酸乳杆菌组1 d的IP3R表达量为(13.1±1.9)μg/L,与TBI组的(12.4±2.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BI+嗜酸乳杆菌组3 d和7 d的IP3R表达量为(18.4±2.4)μg/L、(22.9±2.8)μg/L,较TBI组明显升高( P均<0.05)。TBI组1,3,7 d的RyR3表达量为(30.8±4.4)pg/ml、(29.1±3.6)pg/ml、(27.9±2.9)pg/ml,明显低于假伤组的(43.5±3.2)pg/ml、(44.9±2.9)pg/ml、(44.2±2.0)pg/ml ( P均<0.05);TBI+嗜酸乳杆菌组1,3,7 d的RyR3表达量为(33.3±2.5)pg/ml、(30.4±2.3)pg/ml、(30.2±2.4)pg/ml,与TB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嗜酸乳杆菌可提高TBI小鼠肠道平滑肌p-MLC20水平,增强MLCK活性,促进Cav1.2、IP3R、RyR3表达,从而保证钙依赖性通路信号的正常传导,可能是其改善TBI小鼠肠道平滑肌收缩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LOC107987438在抑郁障碍调控网络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LOC107987438在抑郁障碍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为其在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在60例抑郁障碍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ular cells,PBMCs)中验证LOC107987438的差异表达,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基于lncRNA的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机制,应用miRDB数据库预测LOC107987438的靶miRNA,选取其中目标评分数≥80的miRNA。再将筛选出的miRNA通过TargetScan 8.0、miRTarBase、mirDIP和miRPathDB 2.0数据库预测其潜在靶mRNA。随后,将预测的靶mRNA通过R 4.1.1的ClusterProfiler 4.0.5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tokoy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STRING 11.5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关键基因。结果:qRT-PCR结果表明抑郁患者PBMCs中归一化的LOC107987438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抑郁障碍组:2.084±1.357;健康对照组:1.000±0.660, 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LOC107987438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s,AUC)为0.759(95% CI:0.675~0.842, P<0.05),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sa-miR-4670-3p、hsa-miR-619-3p、hsa-miR-6721-5p和hsa-miR-297是与LOC107987438结合度较高的miRNA。KEGG富集分析出的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erythroblastic oncogene B,ErbB)信号通路与抑郁障碍密切相关。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出前十的关键基因中,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s arcoma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yclic-AMP response binding protein1,CRE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B(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CDKN1B)、钙/钙调素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Ⅱ alpha,CAMK2A)与抑郁障碍密切相关。 结论:抑郁障碍差异表达LOC107987438的ceRNA调控网络的建立为探索抑郁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质网应激调节在小鼠肝纤维化中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特异性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RE1α)基因敲除(IRE1α HSC-/-)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杂交获得IRE1α fl/fl及IRE1α fl/f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 Cre小鼠(美国梅奥诊所胃肠肝病实验中心惠赠),腹腔注射他莫昔芬(Tamoxifen)诱导PDGFRβCre活化并构建IRE1α HSC-/-小鼠,设为实验组;将IRE1α fl/fl小鼠设为WT组;两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CCl 4或等体积橄榄油(Olive Oil),根据不同处理分组如下:野生型对照组(WT-O.Oil, n=5)、基因敲除对照组(IRE1α HSC-/--O.Oil, n=5)、野生型实验组(WT-CCl 4, n=5)、基因敲除实验组(IRE1α HSC-/--CCl 4, n=5),6周后处死,获取肝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肝脏中IRE1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纤连蛋白(Fibronectin)、PDGFRα、结蛋白(Desmin)蛋白及荧光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WT比较,IRE1α HSC-/-可以减轻CCl 4诱导生成的肝脏大量炎性细胞以及胶原蛋白沉积[(1.56±0.45)%比(2.43±0.49)%, F=50.300,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E1α HSC-/--CCl 4组中α-SMA、Fibronect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WT-CCl 4组(3.11±0.88比5.49±1.85、3.21±0.79比5.65±1.97, F=17.900、18.780, P<0.05);免疫荧光结果示IRE1α HSC-/--CCl 4组中α-SMA、Collagen Ⅰ及Desmin荧光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WT-CCl 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19±3.52)%比(17.91±4.46)%、(18.66±6.73)%比(22.21±7.92)%、(8.85±2.11)%比(11.87±2.07)%, F=100.300、74.690、71.270, P<0.05]。 结论:HSC特异性IRE1α基因敲除能够通过抑制HSC活化,减少CCl 4诱导的小鼠肝脏中胶原纤维沉积,缓解肝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