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期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MRI影像特征和肝胆发育的参数测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胎儿期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的MRI表现,分析CCC胎儿肺肝比值、肝脏、脾脏、胆囊以及门静脉测量参数与正常胎儿的差异.材料与方法随访分析31例出生后经手术证实的CCC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胎儿期的MRI表现,观察CCC病灶的形态、走行方向、是否与胆管或胆囊相连、病灶下缘与肝脏下缘的关系,并测量计算胆总管囊肿的体积.以90例健康胎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肺肝比值、肝脏(左右径、上下径、最大截面面积、肝实质表观弥散系数)、脾脏(长径、厚度、最大截面面积)、胆囊(长径、短径、长径与短径比值、最大截面面积)以及门静脉直径的差异.并分析CCC胎儿胆总管囊肿体积与MRI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1例CCC患儿中,男9例,女22例,男女比率约为1:2.4;其中26例胆总管囊肿病灶为椭圆形,5例为类圆形;31例病灶上端均可见尖角征;29例胆总管囊肿病灶的下缘未及肝脏下缘,2例病灶下缘超过了肝脏下缘;26例病灶的走行方向为右上-左下.CCC组与对照组胎儿的肺肝比值、肝脏(左右径、上下径、最大截面面积、表观弥散系数)、脾脏(长径、厚度)、胆囊(长径、短径、最大截面面积)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组与对照组胎儿脾脏的最大截面面积、门静脉直径以及胆囊长径与短径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CCC组胆总管囊肿体积与胎儿脾脏最大截面面积、胆囊长径与短径比值以及门静脉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病灶体积与胎儿脾脏的最大截面面积、胆囊长径与短径的比值以及门静脉直径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CCC多见于女性,胎儿期的MRI表现为:病灶多呈椭圆形,一般不超过肝脏下缘,病灶的走行方向多为右上-左下,病变上端可见尖角征.患儿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胆囊长径与短径的比值增大.但病灶体积与胎儿脾脏的最大截面面积、门静脉直径、胆囊长径与短径的比值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门肠吻合术后并发肝肺综合征与肝移植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综述介绍了肝门空肠吻合术后并发肝肺综合征与肝移植关系研究进展,分别从肝肺综合征(HP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指征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目前对HPS认识不足、治疗上存在偏倚,现对HPS相关临床表现以及何时进行肝移植等问题进行综述,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机制:与Toll样受体4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在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10周龄,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盐酸戊乙奎醚+生理盐水组(PHC+NS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内毒素性肺损伤组(PHC+ALI组)。采用气道内滴注LPS 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PHC+ALI组气道内滴注LPS后即刻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NS组气道内滴注相应容量生理盐水,PHC+NS组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后即刻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气道内滴注LPS后6 h麻醉下处死大鼠,进行肺灌洗,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的浓度;取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重比值(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LR4 mRNA表达。 结果:与NS组和PHC+NS组相比,ALI组W/D比值、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肺组织TLR4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ALI组相比,PHC+ALI组W/D比值、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肺组织TLR4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 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LR4活性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吸入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咳嗽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频繁咳嗽患者使用不同吸入药物的治疗效果,包括症状变化和急性加重。方法:本研究来源于RealDTC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23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数据库中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吸烟状况、生物燃料暴露史、过去1年急性加重病史、肺功能、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及吸入药物方案。定义CAT评分中第1项咳嗽分数≥2分为频繁咳嗽患者,根据吸入药物类型将频繁咳嗽患者分为长效抗胆碱药物(LAM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LAM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LABA和ICS+LABA+LAMA组。第6个月随访时,收集CAT评分,评估症状控制情况,包括最小临床改善(MCID)(定义为第6个月的CAT评分相对于基线降低≥2分)和咳嗽症状改善(定义为咳嗽分数相对于基线降低≥1分)。在1年的随访中,评估急性加重的次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慢阻肺频繁咳嗽患者不同吸入药物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53例慢阻肺频繁咳嗽患者,CAT评分为(16.4±6.1)分,咳嗽分数为3(2,3)分。随访6个月,403例(61.7%)患者达到了MCID,394例(60.3%)患者咳嗽症状改善;随访1年,227例(34.8%)的患者发生了急性加重。接受吸入药物治疗后,LAMA、LABA+LAMA、ICS+LABA、ICS+LABA+LAMA四组频繁咳嗽患者的CAT评分、咳嗽分数均较治疗前下降(均 P<0.05)。LAMA、LABA+LAMA、ICS+LABA、ICS+LABA+LAMA四组间ΔCAT、MCID和急性加重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Δ咳嗽分数、咳嗽分数降低≥1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使用LAMA或ICS+LABA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LABA+LAMA或ICS+LABA+LAMA药物治疗的慢阻肺频繁咳嗽患者更容易达到MCID,更少发生急性加重(均 P<0.05)。 结论:与LAMA或ICS+LABA相比,接受LABA+LAMA或ICS+LABA+LAMA药物治疗的慢阻肺频繁咳嗽患者症状更容易改善,并且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脂水平的变化与肺癌疗效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后血脂水平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寻找监测和评价疗效方便可及的手段。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11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疗效评价,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疾病稳定中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纳入病灶缩小组(85例),将疾病进展及疾病稳定中未达到疾病进展的患者纳入病灶增大组(26例)。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ECOG PS评分资料并进行比较。比较2组治疗前后(规范治疗2周期)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脂对于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治疗前2组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治疗后病灶缩小组的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高于病灶增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治疗后病灶缩小组TC、HDL-C、LDL-C、ApoA1、ApoB均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分别为TC(4.61±0.91) mmol/L比(4.17±0.81) mmol/L;HDL-C(1.16±0.30) mmol/L比(1.05±0.29) mmol/L;LDL-C(2.97±0.66) mmol/L比(2.72±0.61) mmol/L;ApoA1(1.22±0.25) g/L比(1.09±0.27) g/L;ApoB(0.87±0.22) g/L比(0.81±0.20)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79、4.84、4.74、5.59、3.44, P值均<0.05)。治疗后病灶增大组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分别为TC(3.94±0.84) mmol/L比(4.05±0.91) mmol/L;HDL-C(1.02±0.21) mmol/L比(1.05±0.26) mmol/L;LDL-C(2.52±0.65) mmol/L比(2.63±0.61) mmol/L;ApoA1(1.08±0.24) g/L比(1.12±0.26) g/L;ApoB(0.77±0.17) g/L比(0.78±0.17) g/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97、0.91、1.26、1.06、0.42, P值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TC最佳临界值为4.1 mmol/L时,评价疗效的敏感度最高(75.3%);HDL-C最佳临界值为1.195 mmol/L时,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80.8%);LDL-C最佳临界值为2.8 mmol/l时,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73.1%);ApoA1最佳临界值为1.215 g/L时,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80.8%);ApoB最佳临界值为0.865 g/L,评价疗效的特异度最高(73.1%)。 结论:TC、HDL-C、LDL-C、ApoA1、ApoB可能作为肺癌患者疗效监测评估的另一项指标。而治疗后血脂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癌负荷的减小,预示更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癌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及血脂水平与肺癌临床特征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460例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血脂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同时选取4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SPSS26.0比较各组间血脂水平并对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TC、HDL-C、LDL-C明显降低,LP(a)水平升高(均 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与鳞癌患者相比,腺癌患者血清TC、HDL-C、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小细胞肺癌组与鳞癌相比,血清HDL-C明显升高( P<0.05);腺癌患者与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血清TC、TG、HDL-C及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C水平升高时,肺癌发生的风险减少( OR=0.692,95% CI:0.509~0.941);而LP(a)水平升高时患肺癌的风险增加( OR=1.394,95% CI:1.042~1.864)。 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总胆固醇高的患者肺癌发生风险减少,而脂蛋白(a)高的患者肺癌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和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升高是诊断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重要标志。然而,血清IgG4水平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研究发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有一定关联。现综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以及IgG4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准确地鉴别诊断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ALAT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2型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D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清创联合APG治疗。观察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经皮氧分压(TcPO 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水平,PBMCs中MALAT1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ALAT的表达改变(△MALAT1)与治疗总有效率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 vs 73.33%(22/30), 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尿酸(UA)、白细胞(WBC)、TNF-α和IL-6均较前降低,HIF-1α、VEGF和MALAT1较治疗前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UA、HIF-1α、VEGF和MALAT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F患者△MALAT1与TNF-α( r=-0.61, P=0.02)、IL-6( r=-0.52, P=0.04)、WBC( r=-0.53, P=0.03)呈负相关,与VEGF( r=0.58, P=0.03)、HIF-1α( r=0.54, P=0.03)呈正相关。△MALAT高改变组DF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88.37%(38/43) vs 73.68%(14/19),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PG可明显上调MALAT的表达,改善创面组织血液灌注、创面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且MALAT表达量的变化有助于判断DF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适能与肾功能和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适能(HPF)与肾功能和血脂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求预防慢性疾病发生的体医融合途径和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2月,以陕西某高校299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测试肌肉含量、体脂率、握力、坐位体前屈和肺活量等HPF指标,采血检测肌酐、尿酸、尿素等肾功能指标,以及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PF与肾功能和血脂指标的关系。结果:男性教职工肌肉含量、握力与尿酸呈正相关,体脂率与TG呈正相关,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与TG呈负相关( r s=0.266、0.337、0.300、-0.339、-0.239, P<0.05);女性教职工体脂率与尿酸、TG、TC、LDL-C呈正相关,与肌酐和HDL-C呈负相关,握力与肌酐呈正相关,坐位体前屈与HDL-C呈正相关、与TG呈负相关,肺活量与尿素呈负相关( rs=0.240、0.349、0.214、0.249、-0.254、-0.209、0.186、0.207、-0.255、-0.154,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体脂率高是女性教职工尿酸异常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OR=1.114,95% CI:1.023~1.213; OR=1.116,95% CI:1.034~1.208; P<0.05);体脂率高是男性教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OR=1.129,95% CI:1.017~1.252, P<0.05)。 结论:高校教职工体脂率高与血脂、尿酸异常有关,HPF评估可能对预防肾功能或血脂相关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水平分析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回顾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清胆碱酯酶(ChE)以及前白蛋白(PA)水平与患者临床转归间的关系。方法:2020年1月29日至3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北京援鄂医疗队共收治344例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收集100例资料完整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37例)及生存组(63例),比较两组血清CRP、ChE、PA水平及临床特点,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男性53例(53%),略多于女性;76例患者出现CRP升高,且死亡组CRP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95.72±39.56)mg/L比(22.21±20.75)mg/L, P<0.01],死亡组ChE[(5 082±1 566)U/L比(7 075±1 680)U/L, P<0.01]与PA[(86.18±47.94)mg/L比(167.40±57.82)mg/L, P<0.01]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RP、PA均对重症患者生存率有影响,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仅CRP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CRP普遍升高, CRP及PA水平与患者生存率有一定关系,CRP为生存率独立的危险因素,对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