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切缘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保留肾单位手术已成为治疗小肾癌(≤4cm)的标准术式,其疗效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当,且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但是保留肾单位手术导致的切缘阳性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导致保留肾单位手术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及减少切缘阳性的相关策略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循环补体预测标志物的筛选与初步验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妊娠期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的报道寻找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循环补体相关蛋白,探讨补体系统在HD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孕20周前血清,共纳入60例HDP和60例正常孕妇,按年龄和孕周1∶1配对。采用非标记蛋白质谱方法筛选12对血清标本中差异表达的补体蛋白,余48对用于初步验证。当差异倍数(FC)>1.2或<0.8,且 P<0.05时入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相应因子的预测价值。 结果:高血压孕妇血清补体C1亚单位(C1s)、C8 beta链(C8β)、C1抑制剂(C1-INH)的FC分别为1.19、1.23、0.73( t=2.07,2.06,-3.40; P均<0.05);子痫前期(PE)孕妇C1s、C8β、C1-INH、H因子相关蛋白5(CFHR5)、丛生蛋白(CLU)、C反应蛋白(CRP)的FC分别为1.39、1.50、0.72、2.49、4.38和1.82( t=4.36,5.61,-3.70,6.82,8.70,7.27; P均<0.05)。C1s、C8β和C1-INH联合对HDP的AUC值为0.89。CFHR5、CLU和CRP对PE的AUC值分别为0.88、0.92和0.91。 结论:HDP发生前,孕妇体内已出现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及调节紊乱。补体C1s、C8β、C1-INH联合检测有望用于HDP的预测,CFHR5、CLU、CRP可能是肾脏损伤性HDP的潜在预测分子标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罕见肾单位肾痨患儿的临床与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1例临床高度怀疑为肾单位肾痨(nephronophthisis, NPHP)的患儿进行基因变异鉴定与分析,以明确其诊断。方法: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测序分析,对可疑致病变异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为7岁先天失明的女孩,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呕吐伴乏力、精神差7~8天于当地医院就诊,后以"肾功能衰竭"转入本院。患儿尿常规潜血(3+),尿蛋白(1+),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明显升高;超声检查双肾体积略增大,肾实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提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临床拟诊为"肾单位肾痨"。测序结果示患儿 CEP290基因存在c.2587-2A>T和c.2251C>T复合杂合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患儿携带的 CEP290基因两个变异均被判定为致病性变异。 结论:患儿被确诊为 CEP290基因变异所致的肾单位肾痨6型,该疾病案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为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在草酸钙结石患者肾乳头中的表达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Nox4)在草酸钙结石患者肾乳头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Randall钙斑芯片,按照GSE73680的样本描述,将样本分为无结石对照组(6例)和草酸钙结石组(24例)。采用GEO2R分析正常人肾乳头和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乳头组织中Nox4及成骨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变化。采用高钙处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Nox4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x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测定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GEO2R分析结果显示Nox4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726倍( t=2.040, P<0.05),基质Gla蛋白(MGP)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下降,差异表达倍数为-1.228倍( t=-1.230, P>0.05),骨钙素(OCN)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439倍( t=1.241, P>0.05),骨保护素(OPG)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0.639倍( t=0.888, P>0.05),骨桥蛋白(OPN)在草酸钙结石组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为1.664倍( t=1.171, 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钙处理的NRK-52E细胞中Nox4的平均荧光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651、1.446、1.480, t=8.023、6.477, P<0.05)。Western blot显示相对于未处理的正常对照组,高钙处理的NRK-52E细胞中Nox4的表达明显增加(0.426、0.594、0.734, t=28.954、53.082, P<0.01),BMP-2表达也呈增高趋势(0.242、0.472、0.676, t=12.765、14.257, P<0.01)。此外,高钙处理NRK-52E细胞后,MDA含量增加(0.188、0.390、0.650, t=2.679、6.686, P<0.05),SOD活性下降(40.630、38.060、36.230, t=4.079、10.390, P<0.05)。 结论:Nox4在肾结石患者肾乳头中表达明显增加,Nox4介导的氧化应激可能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国产精锋 ?单孔手术机器人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9至11月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国产精锋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6~75(56±16)岁;体质指数为(25.1±2.7)kg/m 2,左、右侧肾脏病变各6例;手术途径经腹腔9例,经后腹腔3例。肿物最大径为(2.7±0.7)cm,热缺血时间[ M( Q1, Q3)]为19(15,26)min,手术时间180(149,216)min,术中失血量50(28,100)ml,术后受试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9±1.5)分。术后病理恶性肾透明细胞癌9例,其中核分级1级、2级、3级均为3例,病理TNM分期8例为pT1aN0M0,1例为pT3aN0M0,切缘未见癌;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术后均未输血,未出现发热、漏尿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结论:初步经验显示国产精锋 ?单孔腹腔镜机器人在泌尿外科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肾移植后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缓释剂型时基于基线谷浓度的调整方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基线血他克莫司谷浓度(C 0)的受者,将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后C 0的变化情况及效果。 方法:根据肾移植受者术后基线C 0,将130例受者分为两组,A组受者转换前基线C 0≥6 μg/L,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他克莫司剂量按1∶1转换,B组受者基线C 0<6 μg/L,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他克莫司剂量按1∶1.1转换。比较两组在药物转换前后C 0的变化情况及相关肾脏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两组间他克莫司日平均用量和单位体重平均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与转换前相比,两组受者在转换后第7天的C 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转换4周(第28天)时B组受者C 0波动范围较小,与转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26);而未调整初始剂量的A组受者转换第28天的C 0仍明显下降,与转换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当受者基线C 0低于6 μg/L,在将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成他克莫司缓释制剂时增加10%~20%左右的用药剂量,以维持C 0的稳定,避免C 0出现大范围波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医师认知邮件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师对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策略的认知现状。方法:编制问卷,于2017年4至6月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368名儿童重症医师完成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邮件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68份(应答率45.1 %),单位应答率87.2%(68/78)。59.2%和77.7%受访者选择清创手术和体液引流等清除病灶;90.8%受访者选择休克1 h内使用抗生素;98.4%选择生理盐水,72.3%使用白蛋白,53.8%选择血浆进行液体复苏;休克复苏静脉通路开通困难时,57.1%首选开通骨髓内通路;79.3%和83.2%受访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等辅助治疗;96.7%受访者可提供氧气和机械通气支持,85.3%提供持续肾替代治疗,22.0%提供体外膜肺氧合等脏器支持。322名(88.7%)、188名(51.1%)和85名(23.1%)受访者符合液体复苏、正性肌力药物和缩血管药物的临床模拟病例的"最佳建议";缩血管和正性肌力药物模拟病例中,分别有69.3%和24.2%受访者选择液体复苏治疗;液体复苏病例中,49.7%(183/368)受访者进行液体容量和反应性评估,评估仪器包括重症床旁超声[39.4%(145/368)],生物阻抗监测器[10.3%(38/368)]和经肺热稀释装置[6.3%(23/368)];接受儿童高级生命支持课程( P=0.006)和重症专科培训中心培训( P=0.002)的儿科医生做出"最佳建议"选项的比例高于未参加培训者。 结论:我国儿童脓毒性休克治疗现状是积极的病灶清除、抗生素使用及脏器支持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意识增加,但可能存在过度液体输注,不合理使用血浆、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可能促进合理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保健条件良好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与10年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 方法:长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度体格检查人群中,选取2008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10.4年的老年男性患者256例,其中完成10年随访者233例,按HbA 1c水平进行三分位数分组(包括:最低组为HbA 1c<6.2%;中间组为HbA 1c 6.2%~6.8%;最高组为HbA 1c>6.8%),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基线不同HbA 1c水平随访10年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根据限制性样条回归模拟基线HbA 1c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1)调查对象平均年龄(78.1±8.6)岁,基线HbA 1c最低组、中间组和最高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66.3%、63.9%和51.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2)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基线HbA 1c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基线HbA 1c每升高1个单位(1%),全因死亡风险升高至1.33倍(95%可信区间为1.08~1.65);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血压、合并症、用药治疗、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脂、肝功、肾小球滤过率等混杂因素后,基线HbA 1c每升高1个单位(1%),患者10年全因死亡风险升高至1.55倍(95%可信区间为1.20~2.02);(3)限制性样条Cox回归拟合曲线显示,基线HbA 1c≤6.5%组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当基线HbA 1c>6.5%时,随着HbA 1c水平的升高,患者10年全因死亡风险逐步升高,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一组保健条件良好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基线HbA 1c水平与10年全因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当HbA 1c ≤6.5%时10年死亡风险最低,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亦能从良好血糖控制中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小RNA-205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205(miR-205)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1例、女5例,年龄(36±7)岁]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同时期于同单位就诊的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外伤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8±9)岁]行皮瓣移植手术后剩余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miR-205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mRNA表达情况。取增生性瘢痕组织,培养第3~5代成纤维细胞(Fb),用于后续实验。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分成TSP-1+miR-205对照组、TSP-1+miR-205模拟物组和TSP-1突变+miR-205对照组、TSP-1突变+miR-205模拟物组,分别转染相应的序列。转染后48 h,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和肾荧光素酶的表达,并计算两者比值,以此表示TSP-1的活性。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分为miR-205对照组、miR-205模拟物组、miR-205抑制物组及miR-205对照组、miR-205模拟物组、miR-205模拟物+TSP-1组,分别转染相应的序列,转染后0(即刻)、12、24、36、48 h,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力。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同细胞活力检测实验进行分组及处理,转染后24 h,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皱缩情况,以此反映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实验中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及 χ2检验。 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iR-205的mRNA表达量为0.54±0.05,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1.26±0.07( t=8.213, P<0.01)。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SP-1的mRNA表达量为1.46±0.07,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0.68±0.11( t=6.031, P<0.01)。转染后48 h,TSP-1+miR-205模拟物组细胞表示TSP-1活性的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532±0.028,明显低于TSP-1+miR-205对照组的0.998±0.012( t=26.500, P<0.01);TSP-1突变+miR-205模拟物组细胞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963±0.012,与TSP-1突变+miR-205对照组的0.976±0.010相近( t=0.816, P>0.05)。转染后12、24、36、48 h,miR-205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205对照组( t=6.169、12.670、27.130、12.670, P<0.05或 P<0.01);转染后0、12、24、36、48 h,miR-205抑制物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miR-205对照组( t=6.169、7.221、7.787、7.835、13.030, P<0.05或 P<0.01)。转染后12、24、36、48 h,miR-205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205对照组和miR-205模拟物+TSP-1组( t=8.118、26.970、39.550、42.490,14.570、12.240、36.830、45.220, P<0.05或 P<0.01)。转染后24 h,与miR-205对照组相比,miR-205模拟物组细胞凋亡增加,miR-205抑制物组细胞凋亡减少。转染后24 h,与miR-205模拟物组相比,miR-205对照组和miR-205模拟物+TSP-1组细胞凋亡减少。 结论:miR-205可以通过抑制TSP-1的表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Fb的增殖,促进Fb的凋亡,可能成为增生性瘢痕潜在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巨大肾错构瘤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单中心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22例巨大肾错构瘤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9±34)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9.8±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17±6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9.0±1.5) d。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无尿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电话随访6~52个月,手术侧均无肿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