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肾错构瘤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单中心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22例巨大肾错构瘤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9±34)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9.8±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17±6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9.0±1.5) d。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无尿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电话随访6~52个月,手术侧均无肿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结节性硬化病并发双眼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男,8岁。因外院结节性硬化复查发现左眼眼底异常1 d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眼科医院,既往诊断为结节性硬化、颅内多发结节、脑钙化。颜面部可见散在皮脂腺瘤。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真彩超广角眼底照相检查,右眼鼻侧1/2个视盘直径大小的灰白色半透明扁平灶;左眼颞下血管弓上渗出灶中间见黄白色钙化,周边半透明;左眼颞上血管弓及周边部视网膜多处灰白色半透明类圆形病灶(图1A,1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左眼早期视盘周围及颞上方弥散荧光素渗漏,晚期视盘颞下方为均匀性强荧光灶(图1C,1D);右眼鼻侧病灶较周边,未拍摄到。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左眼颞上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增厚隆起,颞下方视网膜圆顶状隆起灶内可见颗粒状强反射信号及玻璃体牵引(图2)。诊断:结节性硬化病并发双眼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右眼Ⅰ型,左眼Ⅲ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为表现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以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为表现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又称大脑淋巴瘤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例大脑淋巴瘤病患者资料,分析临床、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学表现。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53岁(例1)、69岁(例2),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均伴有言语错乱;MRI均未见肿块形成,表现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呈T1稍低信号、T2及T2-FLAIR高信号、增强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中例2患者于2个月后复查MRI,病变范围较前扩大,病灶出现部分强化;送检穿刺组织镜下白质结构基本完整,可见弥漫浸润的异型淋巴细胞,核分裂象可见,核仁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79α及PAX5强阳性,CD3弱阳性,Ki-67阳性指数高;例1进行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就诊后5个月存活;例2未行特殊治疗,就诊后13个月死亡。结论:大脑淋巴瘤病临床罕见、预后不佳,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没有明确肿块形成,没有外科手术指征,所以要尽快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Krüppel样因子4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与脏器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4(KLF4)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表达特点与作用及其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与脏器损伤的作用,为烧创伤脓毒症的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与从1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中提取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M)进行实验。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与PM 0(未处理)、1、2、4、6、8、12、24 h构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据此确定后续部分实验LPS处理时间。用LPS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0、8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KLF4的定位与蛋白表达;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对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Seq2软件筛选2种处理时间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采用LPS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与PM 0、1、2、4、6、8、12、24 h,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LF4的mRNA与蛋白表达。将RAW264.7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与KLF4过表达组,分别转染对应质粒后用LPS处理0、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KLF4、IL-1β、IL-6、CCL2与TNF-α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LF4蛋白表达。前述实验样本数均为3。将40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LF4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注射相应转染注射液后构建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组小鼠中各选取12只,观察建模后72 h内生存情况。于建模后8 h取2组分别剩余的8只小鼠,先行眼球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水平,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后取心脏、肺脏、肝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损伤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Cochran&Cox近似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Brown-Forsythe和Welch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 T3检验、log-rank(Mantel-Cox)检验。 结果: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 h与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LPS处理4~12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6 mRNA表达、LPS处理8 h和12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CCL2 mRNA表达以及LPS处理4~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或 P<0.01),LPS处理4~8 h PM中IL-1β与CCL2 mRNA表达、LPS处理2~24 h PM中IL-6 mRNA表达以及LPS处理2~12 h PM中TNF-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或 P<0.01)。选取8 h作为后续部分实验的LPS处理时间。KLF4主要定位在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蛋白表达明显减少;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有1 470个差异表达显著的DEG,包括转录表达显著下调的 KLF4[错误发现率<0.05,log 2(差异倍数)=-2.47]。与LPS处理0 h比较,LPS处理6~24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 mRNA表达、LPS处理1~24 h RAW264.7巨噬细胞与PM中KLF4蛋白表达以及LPS处理4~24 h PM中KLF4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 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LF4过表达组LPS处理0、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KLF4的mRNA( t'值分别为17.03、8.61, P<0.05或 P<0.01)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LPS处理0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6、CCL2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 t值分别为6.29、3.40, P<0.05或 P<0.01),LPS处理8 h RAW264.7巨噬细胞中IL-1β、IL-6、CCL2、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 t值分别为10.52、9.60、4.58、8.58, P<0.01)。KLF4过表达组小鼠建模后72 h内生存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χ2=4.01, P<0.05)。建模后8 h,KLF4过表达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与ALT、AST水平分别为(161±63)、(476±161)pg/mL与(144±24)、(264±93)U/L,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257±58)、(654±129)pg/mL与(196±27)、(407±84)U/L( t值分别为3.16、2.44与4.04、3.24, P<0.05或 P<0.01)。建模后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LF4过表达组小鼠心脏、肺脏、肝脏的组织结构紊乱减轻,炎性渗出明显减少,脏器实质细胞病理样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KLF4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表达显著下降,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KLF4显著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并缓解炎症反应与脓毒症相关脏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位胸腺或鳃器分化的肿瘤诊断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异位胸腺或鳃器分化的肿瘤相关报道日益增多,其包含异位胸腺瘤、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以及伴胸腺样分化的癌,认识和掌握此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异位胸腺或鳃器分化的肿瘤的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以及病理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小肠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小肠是PJS息肉好发部位之一,易伴发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并发症。随着小肠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小肠镜已经成为PJS诊治的关键技术,在小肠息肉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PJS临床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消化内镜医师对PJS诊治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为进一步促进小肠镜技术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有必要制定中国小肠镜诊治PJS的专家共识意见。本共识基于循证依据及专家经验对PJS的流行病学、遗传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息肉监测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梳理,以便于指导专科医师、内镜医师加强对PJS患者全生命周期的规范诊治和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小肠镜在PJS患者小肠息肉诊治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owden综合征1型1例患儿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例Cowden综合征1型(CS1)患儿的遗传学原因,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2年8月26日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例CS1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样提取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通过Sanger测序技术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患儿为13岁男性,表现为智力严重低下,精神异常亢奋、自闭症行为,牙齿稀疏且突出,巨头畸形和阴茎头色素性斑点斑。患儿母亲主要表现为多发处乳头状丘疹,错构瘤形息肉,甲状腺腺瘤和巨头畸形。WES检测结果提示患儿携带 PTEN基因c.781C>T( p.Q261*)杂合变异,遗传自母亲。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指南,c.781C>T变异评判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 结论:PTEN基因c.781C>T变异考虑为该CS1患儿及其母亲的致病原因,上述发现有助于对该家系进行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鼻腔浆液黏液腺错构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浆液黏液腺错构瘤(seromucinous hamartoma,SMH)是一种罕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腺体增生性病变,目前国内外文献仅报道了40余例。本文报道1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发生于蝶筛隐窝的SMH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鼻腔SM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治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腺错构瘤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胰腺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病变,发病率低,无典型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现报道1例患者术前行CT、MRI以及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Kimura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胰腺错构瘤。通过分析其临床、影像和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有助于胰腺错构瘤的术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内首报色素性大汗腺错构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女,9岁,被发现外阴部无症状不规则黑褐色丘疹2周,临床拟诊色素痣,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扩张的腺体及管腔,管腔内可见嗜酸性分泌物及色素颗粒,内层细胞可见断头分泌现象,管腔外周为扁平的肌上皮细胞;腺体及管腔上皮内、间质内含大量棕黑色色素,间质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诊断为色素性大汗腺错构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