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能级进阶模式下分层培训对全科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基于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分层培训对全科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的53名全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基于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分层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进阶情况、护士核心能力、职业认同感.[结果]培训结束1年后,40名护士(75.47%)晋升到上一个层级,中高级护理人员比例明显高于培训前(χ2=5.399,P<0.05);培训6个月后,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核心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职业认同、职业目标、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概念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基于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分层培训有助于优化全科护士人才梯队结构,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的继续教育培训方法对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能级进阶模式与统一培训两种方式对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167名行继续教育培训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12月行统一培训模式的8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83名行能级进阶培训模式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及专业技术成绩、临床各项技能、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2015及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 培训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成绩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临床基础护理服务、病历书写、危重患者管理、药品及抢救物品管理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医生及患者调查得分、医患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5年该院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9次,平均(3.10±1.40)次/月;2016年该院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1次,平均(1.70±0.80)次/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级进阶护理培训模式满足护理人员知识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临床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次数,促进护理队伍建设,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在骨科护士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在骨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骨科病房47名护士进行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核心能力.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为(86.35±8.21)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1.26±9.55)分,高于培训前的(75.22±9.26)、(70.96±1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6、4.707;P<0.01).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分为(159.82±16.21)分,高于培训前的(138.82±1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7,P<0.01).结论 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有力于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Benner理论指导下的能级进阶模式在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Benner理论指导下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参与培训的49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时间分为培训前(2016年1-12月)、培训后(2017年1-12月),培训方式采用基于Benner理论指导下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比较护士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评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伦理和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评分分别为(34.21±4.56)、(30.12±5.25)、(27.12±5.24)、(25.46±4.52)、(26.24±4.21)、(20.21±3.56)、(23.12±5.24)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28.36±4.12)、(26.45±4.52)、(26.72±4.52)、(25.12±4.12)、(24.50±3.25)、(18.65±3.12)、(20.24±4.65)分,(t=7.308~21.264,P<0.05或<0.01),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评分分别为(72.32±9.21)、(93.24±12.35)、(43.34±4.12)、(54.20±4.23)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68.25±8.32)、(86.42±10.21)、(41.05±5.24)、(52.12±5.25)分(t=6.892~9.507,P<0.05或0.01),患者满意度92.67%(12164/13126)明显高于培训前88.68%(11106/12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09,P<0.01).结论 探讨基于Benner理论指导下的能级进阶分层培训模式有助于促进护士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的养成,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信息化管理分层次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分层次培训模式在临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在职护士1487名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信息化管理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后,对护士的满意情况、学分达标率、护士岗位进阶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信息化管理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后,护士的培训满意率、学分达标率、护士能级进阶成功率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管理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能够帮助护理管理者科学、合理地规范岗位能级管理、提高护士满意度,并使其更好地掌握护理岗位相对应的职责和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岗位管理对护士组织公平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管理在提升护士组织公平感中的作用,为其他医院开展岗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建立和实施包含岗位测评、科学设岗、人力配置、薪酬分配、能级进阶及360度考核的岗位管理体系,于2018年11月1日~12月31日对某三级综合医院510名护士利用组织公平感量表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同时收集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前后的护士离职率.结果 共发放510份问卷,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4%.护士的组织公平感量表得分为(36.73±10.32)分,总体处于公平状态.不同工龄、学历、职称以及劳动关系护士的组织公平感总分及各条目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离职率呈逐步下降趋势(P< 0.01).结论 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有助于建立较为公平的绩效分配体系,提升护士组织公平感受,促进护士队伍稳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能级进阶模式在ECMO护理专科小组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能级进阶模式在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分层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工作能级、工作内容及人才评定,将28名可以胜任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护士进行层级管理,设定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护士各能级的准入要求、能级区分、培训内容、进阶要求,并按照体外膜肺氧合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计划表进行培训.结果 通过能级进阶培训后,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中3个能级的护士理论成绩高于培训前,N2及N3护士管路预冲时间较培训前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手术配合满意度高于培训前.结论 采用能级进阶模式培训能提高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供方法和策略.方法 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基础上,以能级进阶模式和教育目标模式为框架构建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4个省市的15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895;第2轮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00~0.188,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24~0.402.经过两轮函询后,构建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含有一级指标21个(初、中、高级各7个),二级指标51个(初、中、高级各17个).结论 运用Delphi法构建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培训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培训的效果.方法 成立科研培训管理小组,根据护士科研能力自评得分及意愿将参与培训的81名护士分层并分配至初级班37名、中级班27名和高级班17名,设置各层级培训课程,开展针对性的护理科研培训,持续5个月.结果 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自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培训后,初级班问题发现、论文写作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中级班科研能力总分、文献查阅、论文写作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高级班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科研能力分层培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但是培训后护士科研能力自评得分并不高,护士的科研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管理多终端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开发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管理多终端信息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提升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水平.方法整合眼耳鼻喉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流程等资源,基于现有护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功能升级,构建多终端(PC端、PAD端、手机App端)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护理部一护理技术管理小组一护士长"三级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模式.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护士261名),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护士264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施三级专科护理技术管理模式后,护士的护理技术实践考核达标率、能级进阶成功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