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第八届胆道肿瘤学术研讨会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甘肃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甘肃省医师协会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员会、甘肃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共同主办,甘肃省人民医院及武威市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甘肃省第八届胆道肿瘤学术研讨会于2018-05-05/2018-05-07在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成功举办.这是2018年度我国西北胆道外科学的一次盛会,主要内容包括胆道外科的最新进展及胆道肿瘤的规范治疗以及胆道肿瘤领域临床普遍关注的热点及争议问题的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实施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7±13.3)岁;胃上部癌19例,胃中部癌17例.3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无联合脾脏等脏器切除及相关并发症,术后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28.6±45.9)min,术中出血量(82.7±25.5)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35.5±6.2)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3.9±2.1)枚;肿瘤分期为IIA期4例(8.3%),IIB期7例(16.7%),IIIA期10例(33.3%),IIIB期9例(25.0%),IIIC期6例(16.7%).术后2例(5.6%)切口感染,2例(5.6%)炎性肠梗阻,1例(2.8%)发生肺部感染,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完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腹腔镜行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2 ~ 71岁,中位年龄56岁.所有患者均为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1 min(128~205 min),术中出血量260 mL(200~380 mL),术后住院时间11 d(8~16d).4例术后发生胰瘘,均为生化漏,均经抑酶和引流等保守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好,无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3D腹腔镜行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的恶行肿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手术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dical antegrade modular pancreatosplenectomy,RAMPS)临床上治疗胰体尾癌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RAMPS手术治疗的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手术相关数据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330例接受RAMPS手术的胰体尾部导管腺癌患者,包括男性204例(61.8%)和女性126例(38.2%),年龄(62.4±9.2)岁;RAMPS手术时间为(130.6±44.3) min,53例患者联合>1个的器官切除(不包括左肾上腺),42例联合>1个的大血管切除,130例联合左肾上腺切除,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7.8±3.2)枚,R0切除率为91.5%;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0.0%,主要为B级或C级胰瘘[17.3% (57/330)],2例发生围术期死亡.结论 RAMPS手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胰体尾癌淋巴结清扫数量和R0切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82 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行 LS术,n =43)和对照组(行剖腹探查及全脾切除术,n=3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 3 d外周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3 d两组Cor、TNFα、IL6 水平均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3 d时WBC水平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 3 d时 Cor、TNFα、IL6、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98%(3/43)低于对照组的 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 <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 LS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应激和炎性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原发部位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降结肠癌及乙状结肠癌不同部位对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7例结肠癌病例,根据结肠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部位为回盲部至结肠脾曲,n=139)、降结肠癌组(部位为降结肠段,n=32)和乙状结肠癌组(部位为乙状结肠段,n=136).分析三组术后辅助化疗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因素.结果 307例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40.0个月;右半结肠癌组、降结肠癌组和乙状结肠癌组分别有67例(48.2%)、10例(31.6%)和41例(30.1%)在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中位DFS分别为36.0个月、45.4个月和47.1个月;三组的复发风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肠原发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危险度分级及化疗方案是影响3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按淋巴结状况、危险度分级、病理学分级、化疗方案及化疗疗程进行分层,右半结肠癌组、降结肠癌组和乙状结肠癌组患者的3年DF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半结肠癌组、降结肠癌组和乙状结肠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降结肠癌及乙状结肠癌之间DFS存在差异,结肠原发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危险度分级及化疗方案是预后独立相关因素,其中乙状结肠、早期的肿瘤浸润、早期淋巴结转移、高危Ⅱ期和XELOX方案为3年DFS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进展期胃癌保脾手术脾门及脾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中保留脾脏脾门淋巴结(No.10)和脾动脉旁淋巴结(No.11)清扫手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胃癌D2根治术中保留脾脏的No.10和No.11淋巴结清扫手术)、对照组36例(采用胃癌D2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手术并发症率及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30.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中位生存时间为32.0个月与对照组的29.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D2根治术中保留脾脏的No.10和No.11淋巴结清扫手术具有与脾脏切除术相似临床效果及预后,且手术并发症率更低、手术创伤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O.4sa、4sb组淋巴结阳性率与进展期胃上部癌行脾门淋巴结清扫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进展期胃上部癌NO.4sa、NO.4sb组淋巴结阳性率与脾门淋巴结阳性率关系来指导是否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腹腔镜下进展期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病人92例,所有病人术中均常规清扫NO.4sa、NO.4sb及脾门淋巴结.对比NO.4sa、NO.4sb阳性组及阴性组脾门淋巴结阳性检出率.结果 NO.4sa、NO.4sb阳性组25例,其中脾门淋巴结阳性5例,占20.00%;NO.4sa、NO.4sb阴性组67例,脾门淋巴结阳性3例,占4.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4sa、NO.4sb组淋巴结可视为脾门淋巴结的"前哨淋巴结".术中冰冻或快速石蜡切片检查NO.4sa、NO.4sb阳性或NO.4sa、NO.4sb虽为阴性但脾门淋巴结有明显肿大者,则需行脾门淋巴结清扫术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21例预后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病人预后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中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4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21例,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1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近期预后的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术后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术中结肠残端缺血需游离脾曲的比率是31.6%(6/19),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无需游离脾曲(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5~50个月,两组术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保证第3站淋巴结清扫及不增加病人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保证吻合口血供及游离脾曲的概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保脾性手术治疗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保脾性手术治疗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脾修复补术,n=31)和对照组(脾部分切除术,n=33).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术前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3/33),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0.05).[结论]保脾性手术治疗脾破裂有较好的效果,相较于脾部分切除术,行脾修补术更有助于免疫功能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