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实践现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实践现状,为推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应用、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以及制定标准化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操作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8月山东省258家医院的1 034名PICC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实践的现状。共计回收问卷1 034份,有效问卷903份,回收有效率为87.33%。结果:903名PICC置管护士中,有835名(92.47%)的护士了解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368名(40.75%)参加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培训,只有363名(40.20%)应用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在363名应用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护士中,93.66%(340/363)在穿刺术前评估了患者体表心电图,49.31%(179/363)认为最高尖P波为PICC送管至P波出现负向后退管至负向波刚消失,91.18%(331/363)认为应用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后必须拍摄胸片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结论:目前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培训及推广应用有待加强,亟需制定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统一规范化操作流程,以提高此应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PICC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7月7—23日,选取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共903名,通过自制的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40.75%(368/903)的PICC专科护士参加过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84.27%(761/903)的PICC专科护士认为需要进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PICC专科护士对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的各项内容需求均分均>4.67分,其中理论课程需求得分最高的为导管头端位置与心电图P波关系的判断(4.80 ± 0.47)分,操作课程需求得分最高为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引导PICC置管操作(4.74 ± 0.55)分;培训模式需求方面:94.24%(851/903)的护士希望通过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培训达到提高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目标,静脉治疗专科学术会议为主要希望的培训形式(76.85%,694/9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年限、工作岗位以及是否了解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是PICC专科护士对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 t = -3.73、3.12、-3.63,均 P<0.05)。 结论: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培训开展率较低,但PICC专科护士对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有较高的培训需求,管理者应重视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培训,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进一步提高PICC专科护理队伍的临床实践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7 298例血液病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非计划拔管(UE)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置入PICC导管并随访至拔除的7 298例血液病患者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置管记录、维护及拔管记录.根据是否发生UE,分为UE组(n=262)和正常拔管组(n=7 0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COX回归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UE的影响因素,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研究年龄与PICC发生UE风险的量效关系.结果 UE发生率为3.6%(262/7 298).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疾病诊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LT、导管材质、置管过程中穿刺次数、导管尖端定位方法、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次数与血液病患者PICC发生UE相关(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年龄与UE风险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x2=17.710,P<0.05),年龄约为30岁时,发生UE的风险最低.结论 PICC时应重点关注置管时反复穿刺、置管时未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有出血倾向、留置聚氨酯导管及反复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男性恶性血液病患者,减少UE发生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泵注法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瓣膜式PICC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泵注生理盐水法在腔内心电图定位瓣膜式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4~5月我院34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泵注生理盐水的方法打开三向瓣膜,引导腔内心电图进行导管尖端定位,观察置管准确性、腔内心电图稳定性、心电波形中断情况、生理盐水用量和操作用时.结果:34例患者中导管尖端到位准确率为94.1%,心电图稳定率为88.2%,心电波形中断率为23.5%,生理盐水平均用量为(4.5±2.6)ml,平均操作耗时(11.6±2.8) min.结论:泵注法可使PICC前端的三向瓣膜持续开放,引导出连续、稳定的腔内心电波形从而实现腔内心电图将瓣膜式PICC尖端放置在理想位置,生理盐水用量少,操作可控性好,简便实用,导管尖端到位准确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腔内心电新标准定位PICC置管尖端位置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结合CT影像技术制定腔内心电定位的新标准以定位PICC置管,提高尖端到位率.方法:选择需要胸部CT检查的96例PICC新置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PICC置管过程中分别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新、旧标准行PICC置管定位,置管后行CT摄片评价导管位置.结果:实验组PICC置管到位率为93.8%,对照组为79.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CT影像技术制定的腔内心电定位新标准提高了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到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新生儿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置管结束后再行X线胸片检查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探测电极,拾取PICC穿刺的新生儿心腔内心电信号,根据心腔内心电图P波的特征性变化来实时定位导管,置管结束后再行X线胸片检查并用胸片结果评价定位效果.结果 对照组一次到位率为85.0%、穿刺点出血(1.87±1.7)ml,观察组一次到位率为95.0%、穿刺点出血(1.20±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精确性为87.5%.结论 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指导新生儿非导丝PICC导管尖端运行方向,该技术安全性高、定位准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法确定手臂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法对手臂式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7年3-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行手臂式输液港植入的肿瘤患者115例,术中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法观察导管位于上腔静脉理想位置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记录此时位于皮肤切口处导管的长度并保存记录心电图;结合使用无菌测量尺测量切口至右胸锁关节+4 cm,观察此刻度下的心电图P波改变;为心电定位导管长度体外测量提供参考数据.结果 全部115例患者术后胸部X线证实导管尖端全部在正确位置,正确率100%.结论 在手臂式输液港植入术中,应用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有效避免了导管异位的发生,减少感染的概率;值得在手臂式输液港的植入术患者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电定位PICC导管尖端应用于血液病患者的利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通过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为血液疾病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探讨该方法对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置管全程中的良莠影响及护理对策.将100例血液病进行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进行PICC尖端定位;试验组采用PM-12心电监护仪引导腔内心电引导三向瓣膜PICC尖端定位技术进行PICC置管术.分析、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液病患者置管过程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准确判断尖端位置的时效性,置管后出血、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ICC尖端到位率差异显著(p<0.05)、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血液病患者进行心电定位PICC到端尖的准确率高,患者对该方法比较满意;但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感染的发生率高于传统体外测量、X线导管尖端定位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ICC专科护士应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引导PICC置管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PICC专科护士对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感受,为进一步推广及规范化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家二级、16家三级医院中开展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PICC专科护士作为访谈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1名PICC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 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PICC专科护士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引导PICC置管的真实体验提炼为3大主题:使人"放心"的技术;面临的困难;成长与收获.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有效提升PICC置管效率、减轻护士压力,PICC专科护士在初使用时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经验累积逐渐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收获与个人成长.结论?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升PICC专科护士的专科技能与职业认同,但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PICC专科护士面临多方面的困难,需完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支持,以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镜面人使用腔内心电引导PICC置管1例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1例镜面人使用腔内心电引导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置管前先做好评估,预测置入长度,置管时腔内心电实时定位.通过特殊的导线连接方法对镜面人PICC置管进行腔内心电引导,使导管头端最终留置在最佳位置,规避了导管头端位置过深或过浅的风险.患者住院期间PICC导管使用良好,最终因病情需要带管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