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骨髓浓缩物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通过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关节镜清理术(arthroscopic debridement,AD)联合骨髓浓缩物(bone marrow aspirate concentrate,BMAC)或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 rich plasma,PRP)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症状和功能改善以及软骨修复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2例,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7±8.58)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02±1.26)kg/m2;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分级,Ⅰ 级 30 例,Ⅱ 级32例.临床试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D+BMAC组22例,AD+PRP组18例,AD组22例.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估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膝关节MRI及磁共振软骨修复组织观察(magnetic resonance observation of cartilage repair tissue,MOCART)评分评估软骨修复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三组患者术后Lysholm、Tegner及NR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术后1个月时改善最明显,术后3、6、12个月逐渐降低且仍优于术前.AD+BMAC组术后1、3、6个月的Lysholm、Tegner及NRS评分均优于AD+PRP组和AD组(P<0.05),术后12个月与AD+PR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仍优于AD组(P<0.05).AD+PRP组术后1、3个月的Lysholm、Tegner及NRS评分均优于AD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三组MOCART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AD,AD联合BMAC或PRP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更佳,均取得满意的短期疗效;AD联合BMAC的疗效更优于AD联合PRP,且作用持续时间更长.AD联合BMAC或PRP均能阻止膝关节损伤进一步恶化,但较单纯AD治疗在软骨修复方面无显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体骨髓浓缩物修复骨缺损的早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自体骨髓浓缩物(BMAC)修复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12~1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6只,于颅顶制备4个直径为5 mm的圆形骨缺损,随机填入空白(A组)、自体骨沫(B组)、PRF与BMAC混合物(C组),并对PRF行组织学分析.术后6周取材,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分析评价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PRF为乳白色纤维蛋白凝胶,具有弹性和韧性,组织学切片可见疏松多孔的网状胶原纤维,基底部网络少量白细胞.各组骨缺损均未见炎症反应,新骨生成率分别为:A组(7.64±1.02)%,B组(12.94±0.81)%,C组(37.19±1.26)%,C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PRF联合BMAC可以显著加快新骨再生的速度,促进兔颅骨缺损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异种牙本质颗粒复合骨髓浓缩物在上颌窦提升中的成骨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自体骨和自体牙本质均可作为骨移植材料应用于骨缺损的再生重建中,但异种或异体的牙本质能否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仍有待研究.目的:评价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可行性,同时比较骨髓浓缩物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本质颗粒骨再生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临床获得的牙齿经过清洁、粉碎、煮沸、脱脂、消毒等步骤制成牙本质颗粒.取12只1岁龄雄性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提升手术,随机分3组进行窦腔内黏膜下植骨,A组植入未脱矿的异种牙本质颗粒,B组植入未脱矿的异种牙本质颗粒与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混合物,C组植入未脱矿的异种牙本质颗粒和自体骨髓浓缩物混合物.植入后3个月取材,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检查:A组骨移植区可见密度较高的牙本质颗粒影像,与邻近正常骨组织界限较明显;B组、C组骨移植区可见大量密度较低的阻射影,与邻近正常骨组织界限不明显;②组织学观察:A组骨移植区牙本质颗粒周围有少量多核巨噬细胞,新骨生成量较少;B组、C组骨移植区牙本质颗粒外形呈虫蚀状,新骨生成的量均较多,且骨小梁排列较规则;A、B、C组的新骨生成率分别为(13.61±8.57)%,(32.28±4.85)%和(36.85±9.70)%,B组、C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新骨生成率无差异;③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骨髓浓缩物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均能有效促进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周围的新骨生成,骨髓浓缩物的作用略优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口腔软组织形成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小板是一种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而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参与止血、血栓形成、创口修复以及促进血管形成[1].2000年Choukroun等[2]通过改良制备了新的血小板浓缩品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与之前研究出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相比,PRF无需添加抗凝剂、凝血酶等试剂,制作简单,且长远来看可以更稳定地释放生长因子[3,4],又称为Choukroun's PRF.2006年,Sacco通过静脉血制备了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5],其在制备时采用了不同的离心速度,但是与PRF有着相似的成分.PRF作为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由自体血经梯度离心获得,较好地避免了过敏反应和免疫排斥反应,且含有大量生物因子,对组织修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6,7].目前,PRF膜作为一种自体生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美容、骨科及皮肤科等多个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体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系统评价自体单个核细胞与非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研究,包括1 202髋,其中细胞治疗组645髋,非细胞治疗组557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细胞治疗相比,单个核细胞治疗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Hairrs评分增加[MD=8.11,95%CI (4.36,11.87),P<0.000 1]、Merle D'Aubigné Postel评分升高[MD=2.23,95%CI (0.97,3.49),P=0.000 5]、髋关节WOMAC评分降低[MD=-10.81,95%CI(-15.80,-5.81),P<0.000 1]、Lequesne指数降低[MD=-2.97,95%CI (-5.42,-0.52),P=0.02];减轻髋关节疼痛程度[MD=-9.13,95%CI (-12.40,-5.86),P<0.000 01],延缓影像学分期进展[RR=0.55, 95%CI (0.34,0.89),P=0.01];降低全髋关节的关节置换率[RR=0.61,95%CI (0.43,0.86),p-0.005].安全性方面,单个核细胞治疗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不会增高[RR=0.77,95%CI (0.33,1.83),P=0.56].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自体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从自体外周血中分离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其包括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主要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促进软骨基质形成、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及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发挥治疗KOA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PRP关节腔注射治疗KOA的认识,本文从PRP的组成成分、制备方法及PRP关节腔注射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4个方面对PRP关节腔注射治疗KO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体骨髓抽吸浓缩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目前,虽然临床上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但传统的治疗方式所得到的临床益处较为局限.近年来,关节腔内注射自体骨髓抽吸浓缩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颇多.目的:综述自体骨髓抽吸浓缩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骨髓抽吸浓缩物、膝骨性关节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以"bone marrow aspirate concentrate,BMAC,knee osteoarthritis,KOA,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①自体骨髓抽吸浓缩物中各种成分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均可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软骨细胞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可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分化、矿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可保护修复关节软骨.②多项研究证实了关节腔内注射骨髓抽吸浓缩物的临床作用,可以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活动度,降低其对止疼药的依赖,而且能促进关节软骨再生.③骨髓抽吸浓缩物来源于自体,无免疫排斥,并且制作简便,成本较低,是临床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途径.但是,骨髓抽吸浓缩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明晰,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体生长因子联合骨髓浓缩物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44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自体生长因子联合骨髓浓缩物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共44例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患者.44例患者均从肘静脉处抽取100 mL的静脉血用于制备自体生长因子.自体骨髓浓缩物注射前3d先注射自体生长因子约4 mL.麻醉成功后,从患者的髂后上脊处用肝素化的无菌针管抽取约30 mL的自体骨髓,对自体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后获得骨髓浓缩物约3 mL,送至手术室注射自体骨髓浓缩物.注射后第3天再进行1次自体生长因子的注射.分别于自体生长因子联合骨髓浓缩物治疗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随访时行X线检查,观察股骨颈骨折愈合情况、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根据Nagi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标准对自体生长因子联合骨髓浓缩物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4例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资料,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其中有41例患者达到临床骨折愈合的标准,3例患者骨折未愈合且发生股骨头坏死,后期进行了股骨头置换.4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的时间为3~5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功能按Nagi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38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93.2%.结论:自体生长因子联合骨髓浓缩物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体骨髓浓缩物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浓缩物(bone marrow concentrate,BMC)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2例D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BMC椎间盘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4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结果 治疗后1~24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C注射治疗DLBP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状态和腰部功能,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关节腔内注射自体骨髓浓缩物、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效果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系统性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骨髓浓缩物(BMAC)和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CNKI数据库,纳入采用关节腔内注射BMAC、PRP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记为BMAC组、PRP组,对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和主观国际膝关节评分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BMAC组与PRP组注射1、3、6、9、12个月的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MAC组治疗3个月IKDC评分高于PRP组(P<0.05),两组治疗1、6、9、12个月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自体BMAC和PRP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相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