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在线学习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疫情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对在线学习进行优、劣势分析,为线上授课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疫情期间学生不同的居住地对学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4%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优势是"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场所自由""资源丰富、视频可以重复观看"。在线学习劣势分析,39%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个人自控能力差,难以保证学习效率""实验课程没有真实体验""缺乏学习氛围,学习动力下降""学习过程烦琐,需要不断切换软件"。 结论:对于特殊时期,学校应统一在线学习平台,加强网络课程的宣传,教师线上授课要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康复治疗对烧伤儿童手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因其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等均较差,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烧伤等各种意外伤害;但因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烧伤后不仅瘢痕出现早而且增生快,特别是关节部位挛缩严重,所致畸形和功能障碍也更加显著多变。烧伤后的瘢痕和功能障碍又对患儿以后生活、上学、工作造成困扰,使得患儿在生活中易受其他儿童歧视,从而心理受创并产生自闭倾向,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压力。该研究纳入52例手烧伤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伤后1个月及以内开始干预)和晚期干预组(伤后1个月以后开始干预),均进行皮肤护理、瘢痕按摩、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压力治疗、佩戴支具、游戏与音乐治疗。结果显示,与康复治疗前比较,早期干预组患儿康复治疗后手部活动度显著改善(P=0.001),晚期干预组患儿康复治疗后手部活动度改善情况不明显(P=0.142)。在早期干预组中,38.5%的患儿出现手部活动度明显改善;而在晚期组干预中,69.2%的患儿手部活动度无明显改善。伤后至介入康复时的时长和住院时长与手功能改善均呈负相关(P 值分别为<0.001、0.003),康复时长与手功能改善呈正相关(P=0.005)。儿童手烧伤后应尽早进行系统的手部康复功能训练,积极预防手部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手部功能,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早期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手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和后期畸形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阿片联合隐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低阿片联合隐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1年1—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多模式低阿片镇痛方案组(观察组)和传统镇痛方案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1)超前镇痛:手术前3 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次/d,进行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2)术中镇痛:待假体安装完毕后,选择膝关节周围注入镇痛药(罗哌卡因200 mg、吗啡5 mg、肾上腺素0.25 mg和地塞米松5 mg/100 ml生理盐水,又称"鸡尾酒"溶液);(3)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隐神经阻滞(0.2%罗哌卡因2 ml/h),并根据康复训练的程度自控调整神经阻滞的药量。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无特殊处理,术后采用传统静脉自控镇痛模式(PCIA),配方如下:舒芬太尼(2 μg/kg)+氟比洛芬酯(200~300 mg)+托烷司琼(5~10 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12、24、48 h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术后首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下地时间、术后3、7、14 d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4 d、1、3、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术前1 d、术后48 h血浆P物质(SP)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12、24、48 h NRS评分较低( t=27.705,27.532,21.739,25.780,均 P<0.05),术后首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下地时间较早,术后3、7、14 d膝关节活动度(ROM)较好( t=35.496,43.716,3.766,5.216,6.009,均 P<0.05),术后14 d、1、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较高( t=19.247,32.337,22.651,均 P<0.05),但术后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血清SP、IL-6浓度分别为(431.0±11.3)ng/L、(11.9±2.7)ng/L,较对照组术后(442.5±15.6)ng/L、(14.4±2.9)ng/L均较低( t=5.362,4.144,均 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住院天数较短( χ2=4.630、 t=3.311, P=0.031、0.00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多模式低阿片联合隐神经阻滞镇痛方案可以显著降低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围术期疼痛,提高术后早期下地活动能力,加快术后功能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程多模式镇痛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全程多模式镇痛对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至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择期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的132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根据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分为以下3组:C组[54例,男45例,女9例,年龄72(68,76)岁]:应用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LAWI)+术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P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70(67,72)岁]:应用LAWI+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NSAIDs;M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70(68,73)岁]:接受全程多模式镇痛,术前实施外周神经阻滞(PNB)+术后PCIA+NSAIDs。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2天静息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术后补救镇痛需求率、助眠药物需求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24 h实验室指标、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M组患者术后第1、2天的静息NRS[ M( Q 1, Q 3)]分别为2(1,3)、1(0,2)分,均低于C组的4(3,5)、2(1,4)分及P组的3(2,4)、2(1,3)分(均 P<0.001);M组患者术后第1、2天静息NRS≥4分发生率为23.8%(10/42)、11.9%(5/42),均低于C组的51.9%(28/54)、35.2%(19/54)及P组的33.3%(14/36)、16.7%(7/36)(均 P<0.05);M组患者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需求率、助眠药物需求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7.6%(20/42)、9.5%(4/42)、21.4%(9/42)、5(4,6)d,均低于C组的72.2%(39/54)、29.6%(16/54)、46.3%(25/54)、6(5,9)d及P组的66.7%(24/36)、27.8%(10/36)、27.8%(10/36)、6(5,7)d(均 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室指标、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ADL评分及总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全程多模式镇痛可改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手术老年患者术后48 h内疼痛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拟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B组(Q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蛛网膜下腔麻醉,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Q组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每侧注射生理盐水20 ml.术毕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产妇恢复质量.记录术前1d及术后1、2d产妇QoR-40评分,术后4、8、12、24、48 h静息、运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及舒适度量表(BC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镇痛满意度、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与术前ld比较,两组术后1、2 d QoR-40量表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均P<0.05);与C组比较,Q组术后1、2 d QoR-40量表身体舒适度、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升高(t=3.974,3.206,均P<0.05;t=2.498,2.037,均 P<0.05;t=4.704,4.110,均 P<0.05),术后 4~24 h 静息及运动 NRS 评分降低(Z=-2.262,-2.580,-2.528,-2.853,均 P<0.05;Z=-3.030,-2.376,-2.643,-2.326,均P<0.05),术后4~24hBCS 评分升高(Z=-2.630,-2.489,-2.632,-2.808,均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Z=-2.460,x2=5.963,5.455,均P<0.05),镇痛满意度升高(Z=-2.790,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缩短(Z=-3.540,-2.365,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可提高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SSD)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37 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每日采用中文版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评估患者术后7d内的SSD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禁食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程度、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术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是否使用自控式镇痛治疗等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K+、Na+、Cl-、Ca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发生 SSD 的影响因素.结果 237 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 SSD 的发生率为52.32%,其中91.93%的SSD症状发生在术后72h内,有42.74%的SSD患者同时存在谵妄.同时存在谵妄的SSD患者中,32.08%的患者SSD症状出现在谵妄发作之前并最终进展为谵妄,67.92%的患者SSD症状出现在2 次谵妄发作的间歇期或谵妄状态结束后.SSD中位发生次数为2 次,总持续时间为(35.89±16.78)h.中文版CAM的4 个谵妄核心特征中以"意识水平改变"出现频次最多,占比为4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SDS评分、术前禁食时间、低钙血症、生活自理能力依赖程度、使用自控式镇痛治疗是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发生S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SSD发生率较高,高发期为术后72h内.年龄越大、术前禁食时间越长、生活自理能力依赖程度越高、术前SDS评分越高、使用自控式镇痛治疗及存在低钙血症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更易发生SSD,医护人员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早期评估和筛查,以降低SSD的发生率,避免其进展为谵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在线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在新冠病毒席卷全国的这几年间,我国的教育系统受到极大影响.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教学方式通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这便导致了在疫情期间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授课,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业,依托各种网络平台的在线教学层出不穷.线上教学虽解决了学生上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教学计划和进度,但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差异和老师视频教学经验的缺乏也随之而来了一些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低下等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儿科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胎儿时期至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保健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右美托咪定不同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手术治疗且需要术后镇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0 组、D全组和D时组,每组 20 例.D0 组给予全程传统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案.D全组在D0 组基础上加用 200 μg右美托咪定.D时组给予分时段术后镇痛方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1a意识(NIHSS-1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半定量咳嗽强度(SCSS)评分、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 6 小时,D0 组 VAS评分高于D全组和D时组(均 P<0.05).术后第 12、24、36、48、72小时,以及第 4、7天,D时组和D全组VAS评分低于D0组,且D全组低于D时组(均 P<0.05).术后第 3、4、7天,D时组MBI评分高于D0 组和D全组,且D0 组高于D全组(均 P<0.05).术后第24小时,D0组、D时组NIHSS-1a评分低于D全组(均 P<0.05).术后第 36、48、72 小时,D时组 NIHSS-1a评分低于D0 组和D全组,且D0 组低于D全组(均 P<0.05).术后第 3、4、7天,D时组MBI评分高于D0 组和D全组,且D0 组高于D全组(均P<0.05).术后第48小时,D0 组、D时组SCSS评分高于D全组(均 P<0.05);三组患者MAP、HR、RR和SpO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7d内,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后分时段镇痛方案可有效降低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易出现麻醉药物镇静过度现象,且对患者术后咳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对患者术后生理指标及并发症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低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PCIA在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低剂量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PCIA)运用于骨折术后镇痛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住的80例骨折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40例,研究组采取低剂量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PCIA,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PCIA,对比两组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镇静(Ramsay)、视觉模拟(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麻醉结果.结果 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但Ramsay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8 h、12 h、24 h时,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并无差别(P>0.05),术后1 d、3 d、7 d研究组MMSE评分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0.00%与对照组17.50%并无差别(P>0.05).结论 低剂量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PCIA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快速降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能力,镇静镇痛作用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医院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构建一体化的能源管理平台,提升后勤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解决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方法 以医院能源系统为例,分析现有能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重塑能源管理的业务流程,搭建基于AI算法的设备控制策略和能耗管理平台.结果 平台实现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自控,全年运行能耗降低了16%;通过基于人体热舒适预测平均评价(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标的系统联动控制,使得PMV均值降低到-0.26,室内热环境更加趋近于热中性.结论 通过AI技术的一体化能源管理平台,使得运维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推动了医院后勤工作的高质量精细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