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预后不确定等特点,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在CSM不同阶段可发挥协同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其有效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立项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莫文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袁文教授共同牵头,组织本领域专家制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作为全国团体标准发布,编号为T/CAIM018-2021,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进一步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分级体系,构建CSM中西医结合诊治的临床关键问题,并广泛征求国内中医骨伤科、脊柱外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科、循证医学等领域专家意见,制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并通过全国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于2023年5月31日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发布(中西会发[2023]93号),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常态化医院管理考核体系。方法:把企业的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以零缺陷管理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各系列的多种质量考核细则,建立一套“医院缺陷管理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它涵盖医疗、医技、药事、护理、医院感染、科研、教学、行风、党建、后勤及科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解决全院管理中常见的、突出的缺陷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的应用实践,检验其可行性及优势。结果:通过4个月的运行,医院缺陷明显降低,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得以提升。结论: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是完全可行的,考核系统在量化、操作及全面性等方面都优于现行的多个分散的考核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大型公立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改革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由于公立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工作难以量化评估,其绩效改革存在较大难度。武汉市某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了部门绩效考核、个人分级分档和部门内二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综合考虑所在部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优秀管理团队评选排名情况和个人职务职级情况、工作年限情况等因素,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可复制的行政后勤绩效改革方案,为其他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疫情下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面临的风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方法:2020年2月,北京医院开展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组建领导小组、文献检索、头脑风暴,结合医院护理管理实际,制定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北京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的360名护理人员进行COVID -19防控护理风险评估问卷调查。 结果:北京医院发热门诊排名前5位的护理风险指标和风险值依次为:院内防护物资不足44.05%、伤医/护事件44.05%、同病区医辅人员被感染(非发热门诊)40.81%、医辅人员被感染(发热门诊)39.95%、感染暴发39.74%。结论:COVID -19疫情下,防护物资与消毒用品的后勤保障、院内重点人群/部门/环节的护理感染防控、伤医/护事件的风险值较高,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后勤保障,重视院内全人群全风险周期的感染防护,改善服务稳定医疗秩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海上运动项目医疗保障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聚焦杭州第19届亚运会海上运动项目的医疗保障情况,通过分析医疗保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的效果,为今后大型国际海上赛事的医疗保障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亚帆赛筹备阶段及2023年9月21日至9月27日亚帆赛举办期间宁波象山亚帆中心的医疗保障情况,分析医疗保障的组织架构和保障方案。结果:本次亚帆赛期间,场馆侧共投入医护14名、救援直升机工作人员4名,救护车2辆、救援直升机1架;城市侧在定点医院共成立12个工作专班、15个保障门诊及各类诊区若干,直接投入亚运保障医护人员129人,预留亚运床位44张。另有参与依靠保障工作的志愿者及后勤工作人员若干。主要疾病类型数量前三位分别为外伤66例(29.2%),上呼吸道感染34例(15.04%)和皮肤过敏19例(8.51%)。就诊人群数量前两位分别为工作人员95人次(44.19%)和技术官员89人次(41.40%)。结论:本次亚帆赛期间医疗保障工作平稳有序,外伤、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过敏是最主要的疾病。亚帆赛工作人员和技术官员的就诊量占所有人员就诊总量的八成以上,应予以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后勤保障应对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公立医院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以诊治患者为第一要务。为了保障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作者所在的医院采取了"后勤保障新模式3+1"的总体应对策略,即改造隔离病房物理隔断等设施准备,统一管理和调配防护物资;优化后勤服务工作流程,严格医疗废弃物管理及环境消毒隔离,优化院内配餐服务,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加强人员培训,消除一线员工心理恐慌,稳定后勤保障队伍。同时,接管医院入口筛查工作,严格入口人员管理,最大程度实现医院内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136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生视角下的执业环境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136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生视角下的执业环境变化,为制定改善医生执业环境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资料来自2015年12月至2021年3月进行的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医护人员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17 945、19 774、20 786、23 289和22 836份,总计104 630份。采用编制的调查表从医患关系、工作负荷、行政后勤支持、职业认同4个维度测量医生对执业环境的体验。结果:第1次到第5次调查,"本院行政后勤部门办事效率高"的认同比例呈"U型"分布,"赞同或鼓励子女继续从事医务工作"的认同比例从13.38%增长到23.91%;第2次到第5次调查,医生经历过医患纠纷的比例由28.96%降至23.20%,医生认同本院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比例从33.20%持续上升至60.45%;第3次到第5次调查,医生经历医闹的比例由15.10%降至14.19%,"本院食堂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营养可口的餐食"的认同比例从36.25%增长到47.52%,"我目前的工作负荷较重"的认同比例从61.55%降至45.24%。第5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职称和医院类型医生的各维度认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综合来看,医生执业环境的改善仍不充分。医院管理者应持续着力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并采取必要措施减轻医生工作负荷,提高医生职业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护士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能力期望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分管医院感染副院长、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护理管理者、科主任等不同群体对护士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感控)核心能力的期望。方法:2021年1—6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对浙江省杭州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副院长、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护理管理者、科主任、临床工作人员和后勤主管共25名访谈人员进行深入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对护士长感控目标管理能力的期望、对护士长感控专业知识能力的期望、对护士长感控临床实践能力的期望及对护士长感控影响力的期望。结论:在科室感控管理中,护士长要有较强的感控目标管理能力,持续学习并更新感控知识及理念,提高临床感控实践能力,感控管理中适当授权,合理激励,提高团队执行力,营造良好的科室感控氛围,促进感控工作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ay和IPE在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岗位价值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海氏评价法(Hay guide-chart profile, Hay)和国际岗位评价法(international position evaluation,IPE)开展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岗位价值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完善职能部门薪酬绩效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7—8月,选取某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岗位作为研究对象,邀请院内、院外专家基于Hay和IPE岗位价值评价方法对职能部门负责人岗位价值进行评估。分别采用Cronbach α系数和组内相关系数开展可靠性和一致性评价;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比较两种岗位价值评价结果的差异,并进行岗位价值分档排序。 结果:发放岗位价值评价表22份,回收20份,其中院内专家12份、院外专家8份。Hay评价中,医务科与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岗位评分较高,均值分别为757.30分和727.21分,后勤管理科负责人岗位评分均值最低(279.94分);院内专家对科研科、党委办公室及医保科负责人岗位的评分低于院外专家,对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岗位的评分则高于院外专家。IPE评价中,医院办公室和医务科负责人岗位的点值评分较高,均值分别为680.25分和621.00分,后勤管理科负责人岗位评分均值最低(365.05分);院内专家对党委办公室、科研科及后勤管理科负责人岗位的评分低于院外专家,对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岗位的评分则高于院外专家。两种评价方法对职能部门负责人岗位价值评分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43(Hay)和0.800(IPE);分档排序结果显示,医院办公室与医务科均排在第1档,党委办公室与护理部均排在第2档,医保科与后勤管理科分别排在第3档和第4档,信息科、人事科、财务科与科研科分档排序在两种方法中的差异均为1个档次。 结论:Hay与IPE的岗位价值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但前者可靠性更高;通过TOPSIS法综合评价实现岗位价值分档排序,可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薪酬绩效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院应急人员库的建立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医院需成立相关应急人员库并定期更新。作者介绍了某院建立与管理应急人员库的经验,包括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分组和动态管理,加强全员的应急能力、疫情防控培训及考核,保障应急库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后勤支持,完善应急库人员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体系。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应急库成员共完成应急支援任务62次,所有应急任务的响应时间及队伍集结时间均缩短至1小时内,共计派出医务人员4 421人次,任务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率为零,无不良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