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O与ISO舌象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以《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传统医学国际标准术语》和《ISO 23961-1:2021 中医药-诊断术语-第一部分:舌》共有的舌象术语为对比分析语料,以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为主要参考资料,采取翻译适应选择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角度分析与总结两大版本舌象术语国际标准的主要特点,发现该类术语选词、词性与结构存在差异、复合特征舌象术语采取单一标准、术语语境阐述不同及标准术语缺失等问题,表明译者在术语语境中为取得不同的交际效果,会考虑其术语适用对象的差异性;另外,WHO舌象术语以教育培训为主要目的,旨在为各国从业者提供基础知识,而ISO舌象术语以信息客观化为主要目的,旨在规范各类诊断仪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借助涵盖消化领域多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药循证文献大数据平台,检索2000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名医经验、理论探讨及个案报道类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医案,对医案的中医病名、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证候、中医治法等术语进行数据规范及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69篇,收录医案228则,涉及患者228例,累计诊次361次,平均年龄(53.17±11.11)岁,以50~60岁患者最多.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属中医学"胃痛""痞满"等范畴,主要症状为胃痛、脘痞、嗳气,舌象常见舌黯红、苔白、苔薄或腻,脉象常见弦滑、弦细和弦,高频证型有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病位主要在胃、脾、肝,病性证素多为气虚、气滞、血瘀、热、湿等,复合病性多于单一病性,其中二病性证素以"气虚+气滞"最常见,治法以补益法、理气法、理血法最为常用.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从胃、脾、肝论治,核心证素为气虚、气滞、血瘀,治疗多用益气健脾、疏肝和胃、调气和血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诊断标准的量化诊断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和证候量化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与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以图书形式出版的标准和医案专著,对文献进行提取分析并建立症状条目池.构建德尔菲问卷,进行德尔菲法专家调查,从条目池中筛选出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关键条目并确定其权重赋值.开展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采用诊断性试验方式确定诊断阈值.结果 共纳入各类文献24 篇,经过对术语的提取、拆分和归并后,建立了包含52个症状和13条舌脉象的症状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后确定核心条目17个,并按条目不同的均数区间分别赋予3分、2分、1 分的权重.由广东、陕西等地的医院收集了37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16分是本标准最佳诊断阈值,此时的敏感度为0.809,特异度为0.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943.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首个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提供依据,研制过程对中医证候规范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涎腺多形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涎腺多形性腺癌(polymorphous adenocarcinoma,PAC)通常起源于小涎腺,由单一类型细胞组成,以细胞学一致性和结构多样性为主要特点,瘤细胞排列成特征性的漩涡和靶环状结构,以及小管状、筛状、束状、乳头状、囊性-乳头状或实性生长模式,常见嗜神经现象,通常含有PRKD1 E710D突变.涎腺筛状腺癌(cribriform adenocarcinoma,CASG)是一个有争议的实体,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中认为其是PAC变异亚型,属于同一组织学谱系,但也有一些病理学家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WHO(2022)头颈部肿瘤分类中,关于CASG是不同的诊断术语还是PAC的变异亚型仍存在争议.CASG好发于舌根部,呈分叶状生长模式,以实性、筛状、微囊、乳头状结构为主,罕见单行列兵样排列,以周边呈栅栏状排列、裂隙样结构或肾小球样外观及毛玻璃样细胞核为特征,淋巴结转移频发,以PRKD1、PRKD2或PRKD3(PRKD1/2/3)融合为主.鉴于两者不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复发风险,该文对两者命名的历史变革、形态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性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不同病理医师间诊断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以图示象——舌象图发展溯源及其在国际标准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本文通过梳理舌象图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的图像特征和利弊,明晰舌象图是舌诊临床信息的重要载体,从首本舌诊专著开始就将其作为认识舌象的重要方式.文章还分析了现代数字化、标准化舌象图的形成与发展,阐释了舌象图在中医舌诊术语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为中医诊断术语国际标准的制定及国际专家达成共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医疗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大数据是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因其蕴含巨大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通信等学科中.所有与医疗及健康相关的海量数据均可被称为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的兴起促进了国内外智能医疗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医疗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逐步展开,但从目前研究成果可知,人工智能在西医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而在中医学研究中仍处于初步阶段,具有较广泛的研究前景及应用价值.目前,中医诊断以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为主,四诊信息采集缺乏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且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进行舌象、脉象等近距离观察将增加疾病传播风险,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各项疾病诊疗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总结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患者的症状组成.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关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气盛证症状组成的文献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整理,提取纳入文献中气应证的组成症状,并进行术语规范.分别统计各组成症状的样本量及构成比(百分比),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索到1981-2017年相关文献资料 205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文献202篇,最终纳入文献 3篇.共统计患者 518例,得到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 31 个,构成比排列前十的症状为乏力(69.1%)、气短(47.1%)、自汗(35.9%)、胸痛(24.1%)、苔白(33.0%)、舌淡(29.5%)、舌黯(25.9%)、舌胖大(24.5%)、腰膝酸软(21.0%)、纳少(20.1%).结论:临床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气盛证主要症状与相关诊断标准基本一致,次症及舌象、脉象较为多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连建伟教授痞满病证治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连建伟教授治疗脾胃病中最常见的病症——痞满病的证治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连建伟教授的门诊电子医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规范并统一医案中的各种症状;对证候要素以及中药名称的规范统一采用《中医药学名词》当中的名称;部分歧义术语则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医案中痞满病症的症状、方剂、用药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连建伟教授痞满病门诊医案中最常见症状为:脘痛、泛恶、嗳气、口苦、便溏或者是便秘.舌苔最常见为淡红舌和白腻苔,脉象最常见为右脉缓和左关弦.治疗痞满的主要方剂为补气剂、调和肝脾剂、燥湿化痰剂、芳香化湿剂、消导化积剂.连建伟教授治疗痞满的中药中依次为益气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结论:益气健脾、兼以行气祛湿消食是连建伟教授治疗痞满病的主要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氧化氮合酶亚型、内皮素-1在冠心病血脂异常脾虚痰浊证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文章探讨冠心病血脂异常脾虚痰浊证患者的一氧化氮合酶及其亚型、内皮素-1诊断价值以及与血脂关系.方法 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选择符合标准患者50例,并收入健康者17例,冠心痛患者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血脂异常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脾虚痰浊证根据《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中医证候计分表》,其中舌苔及脉象参照《中医诊断学》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入院时抽取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并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素-1(ET-1)含量,同时收集患者及健康者血脂指标.用K-S法对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一氧化氮合酶及其亚型、ET-1与血脂关系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求P值后绘制散点图,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同时利用ROC曲线预测的一氧化氮合酶各亚型、ET-1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年龄(P<0.01)、血糖(P<0.01)、TG(P<0.01)、CHOL (P<0.05)、LDL-C (P<0.01)、ApoB(P<0.05)降低.而ApoA-Ⅰ(P<0.01)、HDL-C(P<0.05)均显著升高.冠心病血脂异常脾虚痰浊证组ET-1为(72.66±39.98) pg/mL,对照组ET-1为(50.61±23.79) pg/mL,P值为0.041,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其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糖(95%置信区间为-0.222~-0.006,P<0.05)、CHOL(95%置信区间为-0.484~-0.076,P<0.01)、HDL-C(95%置信区间为0.53~2.428,P<0.01),从受试者工作曲线可以看出ET-1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691,95%置信区间:0.490~0.891,P值为).064,最佳临界值为5034,约登指数为0.388,敏感度为0.933,特异性为0.455.eNOS与APOA-I、HDL-C成反比.结论 ET-1对诊断冠心病血脂异常脾虚痰浊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血糖、CHOL、HDL-C为冠心病血脂异常脾虚痰浊证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一氧化氮亚型释放不明显.由于血脂异常,可能会使eNOS与ApoA-I、HDL-C成反比,这一结果有待更深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研究现状评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从肺癌的证候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证候规范化研究、证候研究的常用方法三方面着手,对近年来肺癌证候研究现状加以梳理和分析.多数研究认为肺癌证型分布与TNM分期、舌象、影像学表现、卡氏评分、系统生物学、各理化指标等存在相关性,而在与不同病理分型之间有无相关性方面,仍存在争议;证候规范化研究是肺癌证候研究长期以来的重点和难点,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证候量表规范化和术语规范化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要环节,研究者在这些方面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成熟,其推广应用亦显不足;肺癌证候研究的常用方法有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关联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隐结构模型、贝叶斯网络等,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特点,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针对研究中的问题,提出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成果,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参考专家经验,在证候规范化基础上开展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会更有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