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诱变葛麻姆SP1代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探讨太空环境对葛麻姆Pueraria montana的诱变效应,筛选出生长状态佳、异黄酮成分含量高的优良种质,实验对79株航天葛麻姆和10株对照葛麻姆进行农艺性状观测、花朵异黄酮成分与AFLP荧光分子标记,用Excel 2019、SPSS 25.0、NTSYSpc-2.11F、Popgen 32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聚类.结果表明,航天组的叶片毛姿态与花结构等2个性状发生变化,数量性状的CV、H'均高于对照组,聚类后有5株航天葛麻姆分出.航天组共有10株葛麻姆花的6"-O-木糖鸢尾苷与鸢尾苷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总量均超过11%,聚类后共有9株航天葛麻姆分出.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位点数共1 62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平均值为83.3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192 2、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05 2,聚类后有4株航天植株分出.综合筛选结果,航天组30号、66号、89号葛麻姆受到太空环境的诱变作用较大,主要表现为生长状况更佳、花朵异黄酮含量更高,且30号有花结构变异、花重达到对照组2倍,可作为后续试验的重点研究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毛百合分类、育种、繁殖及生物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综述毛百合分类、育种、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指出毛百合研究方向.结果显示:毛百合为钟花组,不同生长地域生长及繁殖特性差异较大,育种研究主要包括生物育种、杂交育种、航天育种3个方面,繁殖主要为有性繁殖及无性繁殖,种子为子叶留土型,具有花大、花艳,抗寒、抗镰刀菌的特征.建议开展毛百合成分研究,深入开展组织培养、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临床应用、膳食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中草药航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中草药航天育种已有30余年的历史,共搭载中草药种子29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从有效成分及其相关含量、药效学、经济产量、外观性状与显微性状、植物学特性、植物生理生化变化、细胞学效应与分子标记、抗性等方面综述了我国中草药航天育种研究进展.从加强研究力度、加强新品种选育或培育、建立航天育种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产业融合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航天诱变白桦生长性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15年生白桦航天搭载家系(HT-1、HT-2、HT-3、HT-4)及地面对照(CK-1、CK-2、CK-3、CK-4)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并利用2年生、5年生及15年生的生长性状拟合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5年生HT-1和HT-4的树高分别与地面对照家系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其中,HT-1树高高于地面对照,而HT-4树高则低于地面对照.其余2个航天搭载家系的树高也高于对照家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随树龄的增长,航天搭载家系与地面对照的部分性状由差异显著变为差异不显著,但整体差异趋势依旧与苗期保持一致.航天搭载白桦家系及地面对照重复力除98-3家系外都属于高重复力水准(>0.5),HT-1树高性状的突变增益最高,为7.31%.以-x+S为标准在HT-1内选择了4株优良单株,最优单株树高比地面对照家系提高了35.29%.通过拟合树高生长曲线预测了树高生长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资源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中药资源物种储量丰富,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材以野生采收为主,目前中药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人工培育的药用植物优良品种少、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多种常用药材处于短缺状态,亟须采用科学的育种方式,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及品质.空间诱变育种具有效率高、变异幅度大、育种周期短等特点,是获得新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效应主要表现在空间微重力、辐射以及空间环境综合因素复合效应影响植物细胞分裂、染色体结构、DNA损伤修复等,使植物产生变异.目前药用植物空间诱变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环境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细胞结构、分子水平和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已经在丹参、灵芝、薏苡等药用植物上培育出多个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产量、品质上具有较大的优势.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利用空间特殊环境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合成和积累的促进作用,进行有效成分的生产,必将成为中药资源空间诱变育种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多杀菌素生产菌诱变选育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多杀菌素是一种由刺糖多孢菌产生且具有优秀抗虫活性的生物农药.目前多杀菌素产量普遍较低,而提高其产量的关键之一是选育高产菌株.尽管刺糖多孢菌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解析,但由于多杀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复杂性及对其调控机制认识的匮乏性,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株依然存在很大困难.利用诱变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除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诱变外,新型诱变育种技术如核糖体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基因组重排、航天诱变育种等在高产菌株选育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阐述了高通量筛选技术,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罗汉果"桂航1号"无性系与主栽品系性状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桂航1号"罗汉果的优良性状,为该罗汉果品系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桂航1号"无性系与6个主栽品系罗汉果的生长特性、雌花物候与形态特征、果实特征、罗汉果甜苷V含量等性状并进行比较.结果:1.相较于罗汉果主栽品系,"桂航1号"罗汉果具备现蕾和开花提早、开花到果实成熟天数缩短的早熟特性;2."桂航1号"主蔓和结果蔓前期生长旺盛,结果蔓后期生长有所放缓;3."桂航1号"罗汉果甜苷V含量显著高于主栽品系罗汉果的甜苷V含量.结论:"桂航1号"罗汉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育种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