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状况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治疗方法,尿道狭窄是TURP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无论采用何种术式治疗BPH均不能完全避免尿道狭窄发生,对患者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排尿功能.对于BPH行TURP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手段与其他病因所致的尿道狭窄相同,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不同类型手术的近期、远期效果有明显差异,且适应证人群也有严格限制.文章总结了BPH行TURP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状况和外科治疗方式,以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犁形电极(大禹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犁形电极(大禹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大体积(前列腺体积>8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5.9±8.1)岁,前列腺体积(108.5±15.3)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9±4.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5(4.1,4.9)分,最大尿流率(Qmax)(6.7±2.1)ml/s,残余尿量(PVR)102.5(62.1,184.9)ml。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犁形电极前列腺剜除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再次评估IPSS、QOL、Qmax及PVR等指标,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剜除时间(65.6±8.1)min,组织粉碎时间(11.2±7.6)min。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9.7±2.3)g/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2±0.3)d,尿管留置时间(3.4±0.8)d。术后3个月时Qmax较术前明显提高,IPSS、QOL、PVR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手术并发症包括压力性尿失禁3例,尿潴留2例,尿道狭窄1例,泌尿道感染1例,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犁形电极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症状评分改善明显、恢复更快等优点,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Dual刀预切开在困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Dual刀预切开在困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就诊行ERCP治疗的40例患者,对插管困难的患者行Dual刀预切开,再行插管,评估该种方法对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中胆管结石21例,胰腺或胆管肿瘤15例,良性乳头或胆管狭窄4例。39例Dual刀切开后插管成功,成功率为97.5%(39/40);l例未成功病例为胰腺肿瘤广泛侵犯胆管。术后发生血淀粉酶升高共11例,其中高淀粉酶血症2例,无出血、穿孔、ERCP术后胰腺炎、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Dual刀预切开在增加插管成功率的同时,降低了切开过程中的出血、穿孔及ERCP术后胰腺炎风险,提高了困难ERCP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皮经肝一次性窦道建立联合钬激光碎石在高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一次性经皮经肝建立肝内胆管窦道,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在高龄肝胆管结石合并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断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狭窄的5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穿刺引流,同时一次性逐级扩张穿刺窦道,在胆道镜下联合钬激光进行肝内胆管结石碎石、取石。分析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一次性建立窦道,取出结石并解除狭窄,2例穿刺出血,1例钬激光解除狭窄时出血并及时中转手术。患者接受激光治疗2~8次,平均4次,每次操作时间平均30(28~32)min,所有患者狭窄环解除,切开处胆管黏膜修复,复查彩色超声或胆道造影无异常后拔除T管,平均随访6个月。无结石残留,肝功能及胆红素均正常,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经皮经肝一次性建立窦道,采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良性狭窄的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良性气道狭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良性气道狭窄指因各种良性病变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导致死亡。良性气道狭窄涉及不同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不同的发病机制涉及不同的通路或因子,治疗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本研究将对良性气道狭窄原因、发生机制和治疗等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结石性输入袢肠梗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胆肠Roux-en-Y吻合术常被用于治疗肝外胆道良性狭窄性疾病,术后输入袢空肠内结石形成是其术后并发症之一,而因巨大结石致肠梗阻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胆肠Rou-en-Y术后并发结石性肠梗阻病例,并介绍其内镜下治疗过程,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良性中心气道狭窄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良性中心气道狭窄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改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良性中心气道狭窄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83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3.99%(172/183);172例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2.66 ± 9.5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健康素养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 r=0.483、0.246,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狭窄程度、介入治疗次数、社会支持、健康素养是良性中心气道狭窄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t值为-3.46~4.55,均 P<0.05),可共同解释创伤后成长得分变异的38.9%。 结论:良性气道狭窄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狭窄程度、介入治疗次数是创伤后成长的限制因素,而社会支持、健康素养水平高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多的创伤后成长。医护人员可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疾病认知,可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方式提供更多疾病知识获取渠道,以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改良Orr⁃Loygue 直肠补片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直肠脱垂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一种良性疾病,常伴有肛提肌分离、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括约肌松弛或骶直分离等病理解剖改变,可并发黏液渗出、出血、排粪失禁、便秘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和良好生理功能是直肠脱垂治疗成功的标志,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至今文献报道的手术方式有100多种,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腹和经会阴两大类。在我国,直肠脱垂手术主要以经会阴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显著,已成为国外首选术式。相比于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更高清的手术视野和灵活的机械臂等优势,可提供更清晰的解剖层次辨识和狭小空间下的灵活操作,有利于在狭窄盆腔内高质量完成复杂解剖,更好地显露以及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及血供。然而,目前罕见关于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报道。本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直肠脱垂,并对Orr?Loygue术式进行改良,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丝裂霉素C对良性气道狭窄干预效果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9月,检索关于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加以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440例气道良性狭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RR=1.23,95% CI:1.08~1.39, P<0.05)。根据人种的不同,对该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治疗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RR=1.22,95% CI:1.04~1.44, P<0.05);在高加索人群中,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 RR=1.24,95% CI:1.01~1.51, P<0.05)。同时,治疗组经丝裂霉素治疗后气道直径( SMD=0.47,95% CI:0.20~0.75, P<0.05)及气促评分( SMD=0.47,95% CI:0.13~0.82, P<0.05)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个月内介入治疗次数也低于对照组( SMD=-2.30,95% CI:-2.88~-1.72,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21,95% CI:0.58~2.50, P>0.05),可对症缓解。 结论:在单纯气道介入治疗基础上加以丝裂霉素C可改善患者气促症状,减少气道介入治疗的频次,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总体耐受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产一次性电子胰胆管内窥镜在胆管疾病中的初步应用(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初步评价一次性电子胰胆管内窥镜在胆管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性能指标分析。方法:2021年7—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共筛选20例受试者,实际入组16例受试者进行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使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胰胆管内窥镜在常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对受试者进行胆管疾病诊断,对考虑恶性肿瘤者予以活检,并对器械使用相关指标和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16例患者术前诊断胆管占位6例,胆管结石6例,胆管良性狭窄4例。一次性胰胆管镜插镜成功率100.00%(16/16),观察成功率100.00%(16/16)。3例胆管占位患者镜下诊断为恶性肿瘤,术后得到病理证实;其余患者一次性胰胆管镜诊断考虑与术前诊断一致,未予以活检。操作者方向调控性评价好评率81.25%(13/16),图像故障率18.75%(3/16),图像清晰评价好评率93.75%(15/16)。临床性能指标评价中,成像质量优占93.75%(15/16),弯角性能优占81.25%(13/16),其余指标均为100.00%优。操作期间均未发生器械缺陷和胰腺炎、穿孔、出血等与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所使用的国产一次性电子胰胆管内窥镜在有效性、安全性、性能指标方面均达到了临床可用的标准,同时还具备了高像素和高度集成化便携性的特性,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