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及新方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干预DN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专利平台治疗DN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利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 26.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核心药物共现复杂网络,并展现潜力新方新药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261项,包含中药438味,高频中药有黄芪、生地黄、丹参、枸杞子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为主,性味以寒、甘居多,归经多属肝、肾经。常用药对有灵芝-生地黄等,常用角药有三七-当归-灵芝等。聚类药物有“三七、灵芝、当归、芡实、生地黄、枸杞子”等7组,潜力药物有“凌霄花-宽筋藤-刺楸树根-毛蜂子-黑阳参-柠条-泽泻实-断节参”等5组,通过拓扑属性分析筛选得到治疗DN的核心新方。结论: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DN基于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多运用益气健脾、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等治法提高临床疗效,可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用药网络、靶点网络和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机制探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整合用药网络及靶点网络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组方规律及其具体药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中提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方药并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用药网络相关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及核心处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糖尿病肾病的靶点,并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 软件及相关插件构建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及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聚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229 篇文献,筛选出 172 首方剂,涉及 379 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方药中的高频药物药性多平、寒、微寒、温,药味多辛、甘、苦.常用配伍是丹参与黄芪、泽泻与茯苓、当归与黄芪.用药网络分析得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为六味地黄汤合当归补血汤加丹参、金樱子、芡实.核心处方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泽泻醇B、芒柄花素等,核心靶点为细胞骨架肌动蛋白(ACTB)、Janus激酶 2(JAK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白细胞介素-4(IL-4)等关键蛋白靶点,可能参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网络药理学所预测的核心靶点中的JAK2、ICAM-1、VCAM1、IL-4 与关键活性成分稳定结合.结论:中医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可通过多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通路发挥疗效,可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的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组方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芪地固肾方是陕西省名中医雷根平教授针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虚、湿、热、瘀的关键病因及脾肾亏虚、湿热瘀阻的根本病机而研制的自拟方.该方由黄芪、生地黄、芡实、白花蛇舌草、荆芥、丹参组成.六药共起培、补、固、清、宣、通之效,功以补益脾肾为主,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轮作对芡实生长、品质及根部土壤环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探究芡实-小麦轮作对芡实生长、品质及根部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轮作年限下芡实生长指标、种仁产量、抗性淀粉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研究根部土壤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结构的变化.结果:轮作显著提高了芡实的生长指标、种仁产量、抗性淀粉和有机酸及黄酮类成分含量,提升了药材品质.轮作还增加了根部土壤中的有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轮作处理使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并使镰刀菌属Fusarium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芡实-小麦轮作能提升土壤营养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提高芡实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芡实-小麦轮作种植体系的科学内涵,并为实现芡实优质高产的生态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芡实壳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芡实壳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福林酚法、硝酸铝比色法测定芡实壳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以DPPH·、ABTS+·、·OH和·O2-4种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冰醋酸灼伤法建立口腔溃疡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氧化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溃疡黏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溃疡黏膜组织中Keap1、Nrf2、Nes-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为306.74±1.04 mg/g、23.43±0.61 mg/g,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是3.42±0.97μg/mL、3.32±0.90μg/mL(P<0.01);乙酸乙酯组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口腔黏膜损伤,提高血清中CAT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显著增加血清中NEs-Nrf2(P<0.01)以及HO-1(P<0.05)蛋白表达量、降低Keap1(P<0.01)蛋白表达量显著.结论 芡实壳提取物对口腔溃疡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重构本草——芡实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芡实:功效主要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症靶为遗精滑精、尿频、腹泻、带下量多.标靶为蛋白尿.现代药理发现芡实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肾功能、降糖、调节血脂、保护心脏、保护神经、保护胃黏膜等作用.本品无毒,性涩敛,便秘、小便不畅者不宜用.临床常用剂量为10~4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芡实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陈博来基于"肾为生痰之本"辨治肾虚痰阻型腰痛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肾主水,为先天之本,对于体内津液的运行输布具有重要作用,且肾与水腑膀胱互为表里,通过冲脉与"水谷之海"的胃有经络上的联系,故肾在痰的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陈博来教授认为,肾虚痰阻型腰痛为本虚标实之证,"痰阻"为其标,"肾虚"为其本,临床以腰骶钝痛、痛处固定、腰部僵硬、肢体麻木或偏枯为主要特点,兼见腰膝酸软、喜按喜揉等表现.肾虚痰阻型腰痛的治疗可基于"肾为生痰之本",以补肾祛痰为法,拟定理痰汤(主要组成药物为芡实、半夏、黑芝麻、柏子仁、白芍、陈皮、茯苓等)为基础方,针对不同兼症辅以健脾、宣肺等药进行加减治疗.其辨治思路可为临床中医治疗腰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芡实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和4个成分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芡实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腺苷、没食子酸、鸟苷和鞣花酸的含量.方法 以Shim-pack GIST C18-AQ(4.6 mm×150 mm,3.0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8 nm.建立芡实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并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系统评价其相似度.结果 芡实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共确定了9个共有峰,并指认了7个共有峰成分,其中峰2为腺苷、峰3为没食子酸、峰4为鸟苷、峰6为短叶苏木酚酸、峰7为柯里拉京、峰8为尿石素M5、峰9为鞣花酸.样品相似度均在0.96以上.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腺苷含量为0.169~0.344 mg·g-1,没食子酸含量为0.469~1.956 mg·g-1,鸟苷含量为0.162~0.439 mg·g-1鞣花酸含量为0.101~0.617 mg·g-1.结论 建立的芡实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可为芡实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张锡纯论治淋浊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汇通之名医,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代表了其行医治病的独特思维.张锡纯认为淋浊多由纵欲过度而下焦相火妄动酿生虚热,虚热牵制气机使得膀胱气化不利引起尿道牵引作痛,尿流不畅.张锡纯以运转气机、补肾固脱、清热利尿为治疗准则,用药别出心裁,在淋浊篇 14 个独创方剂中,常以山药、芡实、阿胶补肾固涩,知母、白芍清热利小便,龙骨、牡蛎收敛固元气,白头翁、鲜小蓟根清热利血淋,以及鸦胆子、丈菊子化瘀解毒淋.上述思想打破了淋浊实热论治的惯性思维,为后世淋浊论治点明了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和时代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2021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统计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对 2021 年江苏省中药材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该省中药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重点参考江苏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相关岗站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中药学、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技术方法,对 2021 年江苏省全域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以及中药材产量、产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 年,江苏省有 68 个县种植中药材,种植品种 46 种,种植面积共 115.56 万亩(1 亩≈666.67 m2),年产量 54.06 万t,年产值约 69.38 亿元.江苏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徐州市、盐城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和淮安市,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 97.72%.种植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 15 种,种植面积达 109.43 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 94.69%.本次统计中,江苏省乔木类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种植面积为 52.17 万亩,占比 45.14%;其次为草本类、藤本类、灌木类.江苏省重点中药材银杏、菊花、芡实、瓜蒌、黄蜀葵花和薄荷种植面积为 40.97 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 37.44%;产量 106 336 420 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 19.66%.结论:本次统计结果反映了江苏省中药材的种植现状,为制定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及中药产业规划、调整农村中药材产业结构、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中药资源信息化做出必要准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