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流产后复发性流产免疫功能及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文通过对有人工流产史的自然流产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求人工流产后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分布的关系,为中医药从免疫角度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制定“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300例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患者进行中医证候、体征及相关病史资料的完整采集.按照既往流产次数将300例患者分为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封闭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b)的水平.结果:通过四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本病可能涉及的证候为:肾虚血瘀证、肾虚内热证、肾虚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湿热证.三组患者均以肾虚血瘀证为主要证候,且肾虚血瘀证所比例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多,患者的AsAb、EmAb、AcAb阳性比例及封闭抗体阴性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多,Th1型细胞因子(即血清IFN-γ、IL-2因子)水平均上升,Th2型细胞因子(即血清IL-4、IL-6因子)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人工流产所导致的肾虚血瘀证为再次出现流产的主要中医证候,而多次人工流产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尤其封闭抗体阴性、Th1/Th2的水平异常导致患者再次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后免疫功能异常患者肾虚血瘀证为其主要中医证候.人工流产后免疫功能紊乱是诱导再次复发性流产的因素之一,人工流产后再次怀孕前应首先积极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补肾活血法为治疗复发性流产免疫功能异常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继人工流产后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继人工流产后出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为中医药预防该病和规范化治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自然流产患者300例,应用流行病学分析法分析临床资料,并自拟“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信息表,建立数据库并给予统计分析,聚类中医四诊指标,探讨相关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同时对患者年龄、病程、自然流产次数以及人工流产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与中医证候分布的关联性.结果:继人工流产后自然流产的中医证型共5种,构成比按照降序排列分别为:肾虚血瘀证、肾虚内热证、肾虚血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湿热证,其中,以肾虚血瘀证为主.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多,自然流产的次数则增多,肾虚血瘀证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人工流产次数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为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因素之一;肾虚血瘀证为继人工流产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圳市龙华地区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的中医证候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深圳市龙华地区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 患者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血瘀证、心虚证、肝虚证、风证、气虚证、肾虚、痰证、阳虚证、阴虚证、脾虚证、胃虚、肺虚、血虚证,分别占18.00%、13.33%、12.00%、10.00%、10.00%、7.33%、6.67%、6.00%、5.33%、3.33%、3.33%、2.67%、2.00%.结论 深圳龙华地区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患者多以老年患者为主,且中医证候主要以血瘀证、心虚证、肝虚证、风证、气虚证等为主,临床中应根据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施治,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五脏论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病因病机出发,从中医文献溯源、现代研究证据两方面分别论述了该病从五脏论治的研究进展.就MCI从五脏论治的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①分型过于单一、模糊,肾虚、气虚、血虚、肝郁、痰浊、血瘀等传统分型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未有就这些证型背后更深层次的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做出深入探讨.从肺论治方面,腑滞浊留证采用补肺泄浊之法及肺血虚证的提出具有较大新意,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思考.②疗效机制研究相对简单、落后,局限于抗炎、抗氧化、预防衰老等经典靶点和通路的研究,缺乏对药效机理的全局把握.③临床研究不够充分,相关经验药物较为散乱,缺乏对更有疗效的方药集中力量加以攻克,难以形成共识性指南或治疗意见,也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成果转化.今后应加强各方力量,围绕临床行之有效的中药制剂,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加强其证据等级,并积极向新药成果进行转化;就分子通路、作用靶点,从系统生物学高度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整合研究,为中医药防治认知性疾病提供充分完整的研究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定骨质疏松症研究调查表,收集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临床资料,对不同年龄段(41~59岁、60 ~69岁、70 ~85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证辨证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气虚、血虚证,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肾阴虚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体重指数(BMI)、骨密度(包括腰椎、大转子、股骨颈)及主要症状、虚证、常见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41 ~59岁患者549例,60 ~69岁患者679例,70~85岁患者191例,各组患者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1 ~59岁比较,60~69岁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70 ~ 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亦降低(P<0.05).与60~69岁比较,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降低(P<0.05).在3个年龄段中,排名第一位的症状均为健忘.肾虚、肝虚在3个年龄段的比例均位列前二,且心虚、脾虚比例也较高,气虚、血虚比例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的比例不断下降,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 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在不同年龄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明显,总体证型变化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经颅黑质超声强回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关键中医证候.方法 招募的108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85例完成经颅黑质超声检查,测量黑质强回声区面积(SN).应用帕金森病证候量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将85例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诊断,辨证为髓减证、阴虚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肾虚证、脾虚证、阳亢证、痰浊证、血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气滞证,并分为证候阳性组和证候阴性组.比较两组间黑质强回声区异常扩大(SN+)病例比例的差异,应用偏相关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中医证候与黑质强回声区面积的相关性. 结果 髓减证患者SN+占79.7%,高于非髓减证患者的36.4% (P =0.002);肾虚证患者SN+占84.6%,高于非肾虚证患者的65.2% (P =0.042).髓减证(r=0.276,P=0.011)、肾虚证(r=0.279,P=0.011)、痰浊证(r=0.277,P=0.011)证候积分与最大侧黑质强回声区面积(SNL)呈正相关;髓减证(r=0.297,P=0.006)、肾虚证(r=0.242,P=0.026)证候分布与SNL呈正相关. 结论 髓减证、肾虚证、痰浊证是PD的关键证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发性帕金森病颅内黑质区的神经病理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拟补肾疏肝养血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0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笔者采用自拟补肾疏肝养血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30例,并与克龄蒙进行对照,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并辨证为肾虚肝郁血虚证的DOR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年龄35.25±5.13岁,病程1.37±0.33年;对照组年龄35.46±4.86岁,病程1.32±0.32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PCOS的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候为因变量,以人体、生殖及内分泌等相关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痤疮是痰湿质患者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空腹胰岛素(FINS)是痰湿质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初潮年龄、空腹血糖(FPG)和痤疮是湿热质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BMI是血瘀质患者的危险因素,腰臀比(WHR)和FINS是血瘀质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初潮年龄和卵泡刺激素(FSH)是阴虚质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BMI是特禀质患者的危险因素,睾酮(T)是特禀质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中医证候分析结果显示,黄体生成素(LH)是肾虚血瘀证患者的危险因素,FSH是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BMI、FINS、FPG、多毛评分、WHR和LH/FSH>3是脾虚痰湿症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FSH和LH/FSH>3是脾肾阳虚证患者的危险因素,垂体泌乳素(PRL)、FINS和痤疮是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雌二醇(E2)是肾阴虚症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PRL和E2是气滞血虚证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BMI、FSH、孕酮(PRG)、FINS和痤疮是肝郁血热症患者的危险因素,LH和C-肽是肝郁血热症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患者身体、生殖及内分泌指标与中医体质、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对客观评价患者病症严重程度,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改善受孕结局有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产后身痛病类证类治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产后身痛是妇人常见产后病之一,以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周身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为主要特征,多因素体亏虚或产后气血不足,外邪乘虚入里,气血不通瘀阻脉络,总属本虚标实证.临证审查当以“痛”证为切入点,围绕病因病机全面辨证.依据产褥期妇女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表现,可辨证分为风寒、血虚、血瘀、肾虚4个证型.临床常以虚证为多见,治疗时应扶正固本为主,兼以祛邪.用药当以养血滋阴为主,佐以散寒祛风,除湿通络之品,切不可重伤其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芪仙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肾虚血瘀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初步评价国医大师刘祖贻效验方芪仙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中风-中经络-肾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Robert Lovett法、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NIHSS评分、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作为有效性指标,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指标,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中风-中经络-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芪仙通络方为基本方连续干预3~12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肌力、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临床症状以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1例患者进行分析,10例治疗3月接受随访,10例治疗6月接受随访,11例续治疗12月接受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芪仙通络方持续干预3、6、12个月,脑梗死患者上肢肌力分别增加(1.10±0.32)级、(0.90±0.32)级、(0.82±0.40)级(P<0.01),下肢肌力分别增加(1.10±0.32)级、(1.00±0.47)级、(0.82±0.40)级(P<0.01),上肢与下肢肌张力均分别降低(0.50±0.53)级、(0.80±0.63)级、(0.45±0.52)级(P<0.05),NIHSS评分分别减少(9.93±5.07)分、(11.70±3.53)分、(11.09±3.62)分(P<0.01),BI评分分别增加(30.50±11.41)分、(20.00±9.43)分、(24.09±12.6)分(P<0.01),中医证候积分分别减少(17.20±8.35)分、(16.00±3.37)分、(18.82±4.24)分(P<0.01);芪仙通络方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显著变化,亦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芪仙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中风-中经络-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是非常具有临床潜力的促神经修复中药复方制剂,值得深入研发并进一步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