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莱斯芽孢杆菌ZHX-7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促生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为获得高效拮抗花生病害的生防微生物,以花生冠腐病菌为指示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山东莱西采集的花生连作田的病、健株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到 1 株高效生防菌株,编号为ZHX-7.结合形态学特征和 16S rDNA、gyrB序列分析,确定ZHX-7 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ZHX-7 的菌悬液、无菌发酵液和挥发性气体对花生白绢病菌、基腐病菌、网斑病菌和轮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平板对峙试验表明ZHX-7 的菌悬液对花生白绢病菌、基腐病菌、网斑病菌和轮斑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 64.40%、70.37%、77.43%和 65.32%.在以ZHX-7 无菌发酵液稀释 10 倍的PDA培养基上,花生白绢病菌、基腐病菌、网斑病菌和轮斑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67.81%、52.16%、23.52%和 69.93%.双皿对扣试验表明ZHX-7 的挥发性气体对花生白绢病菌、基腐病菌、网斑病菌和轮斑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 86.82%、35.40%、81.70%和 44.19%.ZHX-7 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次级代谢产物;此外,在温室盆栽条件下,ZHX-7 有菌发酵液明显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同对照相比,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 31.24%和 26.47%,并且ZHX-7 有菌发酵液明显提高了花生对白绢病的抗性,防效达到51.76%.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获得的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ZHX-7,能够抑制多种花生病原真菌,同时促进花生生长,是一株具有宽广拮抗谱的多功能菌株,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华北大黑鳃金龟致病球孢白僵菌JCF的鉴定和致病力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是花生等多种农作物、果林及苗圃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本研究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和成虫的致病力,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生物防治提供真菌资源.[方法]对罹患病害的华北大黑鳃金龟虫尸上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及回接试验,分离纯化出致病菌株JCF;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PCR扩增JCF的rDNA-ITS序列并测序,构建JCF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浸渍法和田间模拟试验测定其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的致病力.[结果]JCF菌株菌落初期为白色绒状,后期变为黄色或浅黄色絮状,背面无色.产孢细胞呈瓶状簇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呈穗状,着生在营养菌丝上;分生孢子单生,透明,近球形,直径(2.0~3.5)μm×(1.5~2.0)μm.rDNA-ITS序列分子鉴定表明菌株JCF为球孢白僵菌.这一球孢白僵菌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为2.124 × 107孢子/mL,用其2 × 108,1 × 108和5 × 107孢子/mL孢悬液处理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时,致死中时(medium lethal time,LT50)值分别为6.267,6.852和7.455 d;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2和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5.47 ×106,1.59 ×108,2.50×108孢子/mL;1 × 108孢子/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和2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8.6和18.6 d;5 ×108孢子/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2和3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10.3和13.2 d.田间模拟试验2 ×108孢子/mL球孢白僵菌JCF孢悬液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同样表现出良好的致病效果.[结论]球孢白僵菌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均有较高致病力,为开发白僵菌制剂防治金龟科害虫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对生物防治金龟科害虫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不同产区花生青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重要的毁灭性病害.本研究将菌落PCR引入到花生青枯菌的鉴定及基因组研究工作中,通过菌落PCR直接对四川省内不同花生产区收集得到的花生青枯病菌进行菌株鉴定并对供试菌株的重要功能基因phcA、hrp以及hcp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落PCR能快速有效地扩增得到不同片段大小的目标片段,通过菌落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来源于不同生态环境、不同花生品种的青枯病菌株其重要的功能基因在序列上不存在差异,表明这些重要的功能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特性.菌落PCR省去了菌株的再培养以及DNA的提取等繁琐过程,不仅可实现对花生青枯菌高通量的分子鉴定,还可快速地开展基因克隆及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花生青枯菌的筛选、鉴定以及植物检疫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花生青枯菌的基因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花生种质资源果腐病的抗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花生果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世界性的严重病害,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及品质.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对引进的77份美国资源和39份国内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鉴定,筛选抗果腐病的花生种质资源,为花生抗果腐病育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供试花生材料间的受害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两年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据受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供试花生材料的果腐病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感病和高感病5组,该结果作为花生果腐病抗性评价标准,能够明确评价供试花生材料对果腐病的抗性.综合两年抗性表现较一致的96份种质,筛选到高抗材料2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16.67和21.91;抗性材料6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布在26.33 ~42.41之间;中抗材料32份,平均受害指数在45.19 ~ 60之间;感病材料34份,平均受害指数在60.87 ~74.39之间;高感材料22份,平均受害指数在75.27 ~ 83.34之间.该结果为评价花生果腐病抗性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花生抗病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和优异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植物线虫病害: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
编辑人员丨2023/8/5
植物线虫是引起我国农作物病害的重要病原物之一,是严重危及我国小麦、玉米、水稻、甘薯、马铃薯、大豆、蔬菜、花生、中草药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其中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在我国冬麦区危害面积超过4×106 hm2,导致河南省中北部产量损失15%-20%,我国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面积常年在1.33×106 hm2,可造成大豆减产5%-10%,严重发生地块减产3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因大豆孢囊线虫病所造成的损失就达6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1×108 hm2,受根结线虫为害,蔬菜一般可减产30%以上,每年蔬菜因根结线虫病造成的损失超过30亿人民币.玉米矮化线虫在东北造成约1.33×106 hm2的玉米矮化病,水稻根结线虫以及旱稻孢囊线虫在我国南方稻区也形成巨大危害,茎线虫在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的危害面积超过2×106 hm2.植物线虫病害对大田作物危害一般在10%-20%,严重地块可达30%-50%,局部地区可造成80%以上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种植制度改革以及规模化、机械化和高值农业的迅猛发展,植物线虫病害呈严重发生趋势,将上升为我国第二大植物病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作物套种对浙贝母种子越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不同作物套种对调节土壤环境、降低浙贝母病害、提高种子品质的影响,为指导浙贝母偏利共生套种作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农业环境智能感知技术与仪器,选择主产区常规种植的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甘薯等为套种作物,于夏季高温7月间进行田间土壤环境监测与种子观察,获得不同作物套种下的田间土壤温湿变化特性及浙贝母鳞茎病害特征.结果:不同作物套种对土壤环境产生明显不同影响,土壤表面温度是裸地>杂草>大豆>花生>甘薯>玉米>棉花,土表湿度是高杆作物和杂草、裸地较低,耕层10 cm土壤含水量是玉米、祼地、棉花较低,耕层10 cm土壤温度是大豆、甘薯较低,耕层土壤温度垂直变化是棉花、玉米小于其他作物.套种作物对降低浙贝母干腐病效果是棉花>玉米>甘薯>花生>杂草>大豆,对降低软腐病效果是棉花>玉米>花生>甘薯>杂草>大豆,多种作物之间比较发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以棉花和玉米套种发病较低.不同作物套种对浙贝母种子综合素质的偏利影响是棉花、玉米较好,甘薯、花生、杂草次之,大豆略差.结论:夏季不同作物套种对浙贝母土壤温湿环境产生迥然不同影响,作物套种和鳞茎深度8~10 cm有利于种子避暑过夏,棉花、玉米是减轻浙贝母种子病害发生的较好偏利共生性套种作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