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碱胁迫下芸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缓解芸豆幼苗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为应用2,4-EBR缓解豆类植物盐碱胁迫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芸选2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在100 mmol/L盐碱胁迫下,喷施0.1 mg/L 2,4-EBR和4.0 mg/L油菜素内酯抑制剂芸苔素唑(BRZ)对幼苗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盐碱胁迫下芸豆叶片卷缩枯萎,株高、叶面积、主根长、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显著下降(P<0.05),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胞间 CO2浓度(Ci)显著升高.喷施2,4-EBR处理能缓解盐碱胁迫造成的叶片枯萎和卷缩,植株生长状况逐渐转好,同时有效降低幼苗叶片REC、MDA和Ci,显著提高株高、叶面积、主根长、Pro、SS、Pn、Tr、Gs及SOD、POD、CAT和APX活性,但外源2,4-EBR诱导的这些芸豆抗盐碱效应在加入BRZ后受到逆转.[结论]外源2,4-EBR处理能够提高芸豆叶片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轻盐碱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及对光合作用的非气孔限制,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盐碱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芸薹属植物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芸薹属(Brassica)包含多种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全基因组重测序已成为芸薹属植物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芸薹属植物全基因组测序近况以及在利用重测序技术研究该属植物的驯化起源、环境适应性和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包括目前已经全测序的8个芸苔属植物基因组,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研究甘蓝、白菜、芥菜等物种的驯化起源及关系,鉴定芸苔属植物中与病害、节律、矿质养分响应以及与色素合成、雄性不育、重要生产性状相关基因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与前期基于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标记技术相比在研究芸苔属植物的优势,也为培育具有优良环境适应性和优良生产性状的芸苔属作物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未来,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芸薹属植物研究中将会进一步普及,其对芸苔属植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的影响将会得到彰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2016年深圳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6年深圳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手册》的要求,在全市10个区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餐饮环节采集蔬菜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检测方法进行29种(有机磷类16种、氨基甲酸酯类6种、拟除虫菊酯类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210份蔬菜,检出农药残留48份,总检出率为22.86%;检出农药残留超标23份,总超标率为10.95%.超标率排在前5位的蔬菜分别为芸苔类50.00%(8/16)、食用菌16.67%(2/12)、叶菜类12.50%(7/56)、豆类7.14%(2/28)、薯芋类6.25%(1/16).210份样品均进行29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检出残留农药14种,其中检出率最高为久效磷7.14%(15/210),其次为毒死蜱5.24%(11/210);检出超标农药6种,其中超标率最高为久效磷6.67%(14/210),其次为氧化乐果3.81% (8/210).结论 2016年深圳市市售蔬菜存在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芸苔类蔬菜农药残留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农药均为国家禁用农药久效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帕霉素脑靶向制剂对大鼠癫痫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靶向制剂与雷帕霉素普通制剂治疗癫痫的差异.方法:制备脑靶向的雷帕霉素纳米粒.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发大鼠癫痫发作.脑电描记术监测自发性癫痫的发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剂型雷帕霉素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Fluoro-Jade B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活性;Timm染色观察海马区苔藓纤维出芽情况.结果:脑靶向制剂可降低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作用效果较普通制剂明显(P<0.05);以磷酸化S6K和S6为指征,脑靶向制剂比普通制剂雷帕霉素对m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抑制作用更强(均P<0.05);脑靶向制剂可显著改善神经元凋亡,但与普通制剂无差异(P>0.05);脑靶向制剂可减少海马区苔藓纤维出芽,作用效果较普通制剂明显(P<0.05);脑靶向制剂对大鼠体质量增长的抑制作用较普通制剂减弱(P<0.05).结论:雷帕霉素脑靶向制剂对癫痫的治疗作用优于普通制剂,且其不良反应小于普通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芸苔素内酯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研究了24-表芸苔素内酯、28-高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调控作用.通过3种芸苔素内酯处理喷雾,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其中28-高芸苔素内酯在0.03 mg·kg-1处理时调节效果最明显.研究表明,外施芸苔素内酯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物量的增长,增强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小菜蛾血清中的β-蜕皮激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建立可以准确检测小菜蛾血清中痕量β-蜕皮激素的超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法.[方法]小菜蛾血清β-蜕皮激素样品用乙腈提取并进行蛋白沉淀,以C18色谱.柱分离,经UPLC-MS/MS检测,以芸苔素内酯为内标物,内标法定量.[结果]结果表明,在0.5-50 μg/L浓度范围内β-蜕皮激素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8;在0.5、10和50 μ.g/L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91.9%-10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n=5)在3.2%-9.2%之间;方法的定量限为0.5 μg/L.[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性强等优点,可为昆虫血清中的β-蜕皮激素检测提供科学准确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花椒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 从花椒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和13个己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肉桂酸甲酯(1)、苔黑酚(2)、1-甲氧基-7R,8S-二羟基苯丙醇(3)、咖啡酸甲酯(4)、没食子甲酯(5)、3-甲基2-烯丁醇-1-葡萄糖苷(6)、腺苷(7)、紫花前胡苷(8)、blumenol C glucoside(9)、(6R,9SS)-3-氧-a-紫罗兰醇-β-D-吡喃葡萄糖苷(10)、长寿花糖苷(11)、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南烛木树脂酚(13)、异落叶松脂素(14).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化合物2、4、5和12~14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3和14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o)分别为5.7和11.0μmol/L,与阳性对照维生素C(Vc)的IC5o(6.4μmol/L)相当.化合物4、5和13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分别为61.2、19.8和101.0 μmol/L,与阳性对照Vc的IC50(53.0 μmol/L)相当.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花椒酚A;其中化合物1~5、7~10和14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首次从花椒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和12~14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评价芸苔素内酯在三七生产中使用的科学性,为三七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三七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测定其株高、茎基粗和叶面积等性状.在采收期统计成活率,测定药材生物性状、产量及人参皂苷Rg1、Rb1、Rd、Re和三七皂苷R1含量等指标.结果:芸苔素内酯的喷施浓度范围为18.75~ 37.5 μg/kg时,能促进三七株高和叶片生长,且对植株成活率和药材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茎基粗和地下性状元显著影响.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仅显著提高三七皂苷R1的含量,增幅为21.09%~44.98%,但对其余4种皂苷无明显影响,导致多种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比值发生变化.结论:施用芸苔素内酯引起三七有效成分比值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三七的药效,因此其在三七中使用的科学性需深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假黄皮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芸香科黄皮属植物假黄皮Clausena excavat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其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中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对照,鉴定了从假黄皮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苔色酸甲酯(1)、丁香脂素(2)、lenisin A (3)、东莨菪素(4)、欧前胡素酚(5)、N-benzoyltyrarnine methyl ether(6)、N-p-coumaroyltyramine(7)、aurantiamide acetate (8)、1H-indole-3-carboxaldehyde(9)、furostifoline (10)、clausenalansine E(11)、3-formylcarbazole (12)、clausine L(13)、clausine E(14)、methyl carbazole-3-carboxylate (15)、glycosinin (16)、murrayafoline A(17)、clausine H (18)和2,7-dihydroxy-3-formyl-1-(3'-methyl-2'-butenyl) carbazole (19).其中化合物1~11为首次从假黄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0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以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为活性评价细胞株,采用MTS法通过评价分离鉴定的化合物1~19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进行了评价.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0~ 19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为(27.63±0.18)~(235.67±2.16) μmol·L-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坛紫菜丝状体生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建立坛紫菜(Neo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新品种选育的生化评价体系,对比了5个品种/品系丝状体的光合色素和生长指标,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红藻糖苷、类菌胞素氨基酸(MAAs)和植物激素的含量差异.结果 显示,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与净光合放氧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呈正相关,与坛紫菜的高产特性有关.浙东2号(ZD2)、申福2号(SF2)和闽丰1号(MF1)丝状体的藻红蛋白含量较高,其相对生长速率也较快.红藻糖苷与坛紫菜的耐高温能力有关,在MF1和MF2中含量较高;而MAAs与抗紫外辐射有关,在MF2中含量远高于其他4个品种/品系,体现了闽丰坛紫菜的耐高温和抗紫外线的南方品种特性.坛紫菜丝状体中发现了异戊烯腺嘌呤、异戊烯腺苷、反式玉米素核苷和芸苔素内酯4种植物激素,但激素与生产性状的关联性不明确.综上所述,研究为坛紫菜丝状体的新品种优选和人工培育构建了一套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