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市土壤Cd和Pb的污染状况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淄博市土壤Cd、Pb的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于2022年6-8月,在淄博市临淄区、沂源县、张店区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进行Cd、Pb含量的检测.使用内梅罗污染指数(PN)和土壤-农作物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ICQ)对土壤Cd、Pb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USEPA推荐的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土壤Cd、Pb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淄博市土壤中 Cd、Pb 含量均值分别为(0.14±0.08)、(26.34±14.23)mg/kg,范围分别为 0.02~0.49、0.56~95.55 mg/kg.各区县土壤Cd和Pb平均含量均依次为张店区>沂源县>临淄区.淄博市土壤Cd的PN值为1.21.张店区土壤Cd的PN值为1.24.淄博市IICQ值为3.72,临淄区土 IICQ值为1.50,沂源县IICQ值为2.52,张店区IICQ值为7.15.土壤中Cd、Pb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皆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Cd、Pb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经口摄入是造成健康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结论 淄博市土壤质量为中度污染并且土壤Cd为轻度污染.淄博市土壤中的Cd、Pb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果蔬中6种生长调节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常见水果蔬菜中多效唑、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噻苯隆、氯吡脲、4-氯苯氧乙酸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乙腈联合QuEChERS提取包振荡提取,用C18粉末净化、多反应监测(MRM)、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1~100 ng/ml线性范围内,所得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回归方程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表明标准曲线在所选的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05 μg/kg,定量下限为0.05~0.25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4%~110.8%,RSD为2.28%~8.53%.结论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回收率、重现性好,可有效用于水果和蔬菜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快速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09-2019年中国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及其滞后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我国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行为危险因素对肝癌死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为我国肝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及3次4省农村重点地区居民肿瘤及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采用Joinpoint 4.2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肝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 χ2检验与趋势 χ2检验分析行为习惯因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采用Stata 16软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行为危险因素与肝癌死亡的相关性及其滞后效应。 结果:2009-2019年4省金湖县、射阳县、灵璧县、寿县、蒙城县、汶上县、巨野县、罗山县、沈丘县、西平县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0, P<0.05)。4省农村重点地区咸菜/咸鱼类、红肉类、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乳制品等健康食品的摄入频率呈上升趋势,油炸类食物、泡菜、烟熏类食物、霉变食物、咖啡、豆制品摄入频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P<0.05);豆制品、乳制品的摄入频率<20.00%。油炸类、咸菜/咸鱼类食物、现在吸烟率、饮酒率、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率与肝癌死亡呈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分别为4、1、6、5、4年。 结论:2009-2019年我国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油炸类食物和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与肝癌死亡存在相关关系及滞后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多状态Markov模型的我国老年人无失能期望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无失能期望寿命(DFLE)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方法: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调查研究2011-2018年数据,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和微观仿真法计算我国≥65岁老年人的期望寿命(LE)、DFLE、DFLE占比(DFLE/LE)及危险因素所致的DFLE损失,利用Bootstrap法估计95% CI。 结果:我国≥65岁老年人DFLE为14.27(95% CI:13.85~14.74)年,女性高于男性,经济状况较好者高于经济状况较差者;DFLE/LE为86.33%(95% CI:85.52%~87.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未定期体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吸烟和压力分别造成男性0.74、0.41、0.62、0.12年和女性0.82、0.42、0.19、0.20年的DFLE损失。消除以上4种危险因素,可使我国男女性老年人的DFLE分别增长1.73年和1.45年。 结论:提高我国老年人DFLE应重点关注男性、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促进老年人定期体检和足量的蔬菜水果摄入、禁烟、缓解老年人压力等措施可提高我国老年人的DFL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莱菔硫烷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莱菔硫烷(SFN)是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的一种异硫氰酸盐,是具有较强抗癌活性的植物活性物质之一。SFN能保护细胞免受环境致癌物的伤害,诱导多种癌细胞生长阻滞和凋亡。本文就SFN在肿瘤预防、治疗及在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在临床中应用SFN进行癌症预防的可行性,并为减少恶性肿瘤的发展和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是否存在认知控制容量(capacity of cognitive control,CCC)的改变,以及CSVD患者认知控制容量与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评估CCC预测CSVD发生的价值。方法:共纳入21例符合条件的CSV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采用多数刺激掩蔽任务(the majority function task-masked,MFT-M)测量认知控制容量,同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est,VFT )、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试(Chine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CAVL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数字广度(digital span,DS)、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 word test,SCWT)、彩色数字连线测验(color trail test,CTT)和修订版波士顿命名测验(modified Boston naming test,Modified BNT)。比较CSVD组和对照组各项认知功能,在CSVD患者中分析CCC与其他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CC对CSVD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CSVD组CCC低于正常对照组[(2.97±0.72)bps,(3.53±0.62)bps, t=-2.704, P=0.01]。CSVD组和正常对照组在MoCA[(22.24±4.58)分,(24.86±2.42)分, t=-2.334, P=0.026]、VFT-动物[12(6)分,15(6)分, Z=-2.965, P=0.003]、VFT-蔬菜水果[(13.79±3.81)分,(18.27±4.13)分, t=-3.592, P=0.001]、CAVLT-瞬时回忆[(7.45±2.18)分,(9.11±2.08)分, t=-2.502, P=0.017]、CAVLT-短时延迟[(7.20±3.32)分,(10.76±3.08)分, t=-3.564, P=0.001]、CAVLT-长时延迟[(7.30±3.16)分,(10.29±3.18)分, t=-3.012, P=0.005]、SDMT[(15.95±5.49)分,(23.41±12.73)分, t=-2.513, P=0.018]、CTT-A [85.17(42.60)分,55.50(52.65)分, Z=-2.965, P=0.003]、CTT-B[(200.69±71.35)分,(132.44±53.66)分, t=3.556, P=0.001]、CTT干扰指数[(104.13±53.31)分,(65.20±35.98)分, t=2.819, P=0.007]评分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VFT-水开头词语[(3.68±2.63)分,(5.44±2.71)分, t=-1.940, P=0.061]、CAVLT-再认[14(3)分,14(4)分, Z=-0.524, P=0.601]、DS-正序[7.0(3.0)分,5.5(2.0)分, Z=-0.152, P=0.880]、DS-倒序[4(1)分,4(2)分, Z=-1.044, P=0.297]、SCWT干扰指数[(9.50±9.28)分,(5.94±10.47)分, t=1.123, P=0.268]、Modified BNT[14(3)分,13.5(3)分, Z=-0.727, P=0.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VD患者CCC与MoCA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r=0.551, P=0.010)。CSVD患者CCC与DS-正序( r=0.532, P=0.013)、SCWT干扰指数( r=-0.487, P=0.040)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控制容量可以预测CSVD的发生[ B=-1.318, P=0.019, OR=0.268,95% CI (0.089~0.808)]。 结论:CSVD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较正常人显著下降,CSVD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与整体认知显著相关。CCC与CSV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CC可以预测CSV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机器学习构建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机器学习构建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身体运动等情况,以3d 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情况,以维生素D正常与不足为结局变量,探索采用随机森林、核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和集成算法等多种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的效果。结果:以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获得的2组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准确率分别为0.71和0.62,F1分别为0.82和0.7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调节参数及集成学习后提高到0.58和0.57。年龄,性别,蔬菜、水产品和谷物的摄入,每天做家务及运动情况等是影响我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的重要因素。结论: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中国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的构建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随机森林算法和集成学习更适于老年人维生素D分类模型的建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腌制蔬菜摄入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不同种类腌制蔬菜摄入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CKB项目分别在2004-2008年、2008年和2013-2014年开展了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根据10个地区第二次重复调查对象的咸菜和酸泡菜平均摄入频率,将调查地区分为摄入咸菜为主地区、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和几乎不摄入腌制蔬菜地区。然后分别在前两组地区中运用logistic回归描述腌制蔬菜摄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他膳食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包括青岛、哈尔滨、苏州、浙江项目点,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包括甘肃、四川项目点,两类地区分别纳入204 036和105 573名基线调查对象。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在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腌制蔬菜的平均摄入频率分别为3.1、3.3、1.8 d/周;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应的频率为2.8、2.7、1.6 d/周,均呈下降趋势( P<0.001)。基线调查时两类地区的已婚、文化程度较低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均更高;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年龄较大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更高,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反( P<0.001)。随着腌制蔬菜摄入频率的增加,两类地区经常摄入辣食、口味偏咸等人群比例也呈增加趋势( P<0.05)。 结论:CKB项目人群的腌制蔬菜摄入种类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其他膳食特征存在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膳食纤维摄入与肠屏障功能的相关性探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患者肠屏障功能与膳食纤维摄入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门诊的IBS-D患者,并通过海报招募健康对照。通过标准化问卷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及所有受试者的精神心理状态。通过饮食频率问卷对所有受试者近1年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以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结果:共纳入64例IBS-D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两组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饮食限制是影响IBS-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仅次于健康担忧。IBS-D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频率减低,相关食物摄入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薯类( P<0.01)、蔬菜( P=0.002)、水果( P=0.019)、豆类及其制品( P=0.045)],脂肪摄入频率升高,相关食物摄入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加工肉( P<0.01)、油腻食物( P=0.009)、烧烤食物( P=0.002)、动物内脏( P=0.00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薯类可能降低IBS-D的发病风险( OR=0.409,95% CI=0.232~0.722, P=0.002)。IBS-D患者的腹痛频率与油腻食物进食频率显著正相关。37例IBS-D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测定了血清DAO,IBS-D患者血清DA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77.0(55.3,100.6)μg/L比42.5(28.0,58.2)μg/L, P<0.01]。在所有检测血清DAO的受试者中,DAO水平与薯类、蔬菜、水果进食频率显著负相关,与加工肉、烧烤食物进食频率显著正相关。 结论:饮食限制是影响IBS-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IBS-D患者可能存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多的情况,薯类可能是降低IBS-D发病风险的一类食物。膳食纤维摄入频率的减低可能参与了IBS-D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海军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海军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调查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病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17例海军飞行人员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年度体检数据,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组及高尿酸血症组,计算海军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了解发病特征。通过 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发病影响因素。 结果:717名海军飞行人员中,共检出高尿酸血症195例(195/717,27.20%),纳入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水平(473.70±48.35)μmol/L;血尿酸正常522例(522/717,72.80%),纳入正常尿酸组,血尿酸水平(350.10±42.73)μmol/L。 χ2检验结果显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在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睡眠等生活习惯,职业累计时间、体重指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方面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食、运动、饮酒、睡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海军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其发病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关。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指导其养成少食用海鲜、多食新鲜蔬菜、保持规律运动、戒酒、改善睡眠等良好生活习惯,控制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提高海军飞行人员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