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 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 慢病毒感染、MDR3 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 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0)和处理后 16、32、48 h不同时间点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确定构建MDR3 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②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DR3 基因野生型组、MDR3 基因突变组、茵陈水提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用培养液处理,MDR3 基因野生型组应用慢病毒感染融入野生型MDR3基因和培养液培养,MDR3 基因突变组应用慢病毒感染慢病毒导入MDR3(c.485T>A、c.2793insA、c.1031G>A、c.3347G>A)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应用慢病毒感染导入MDR3 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加入 100 g/L茵陈水提物预处理,然后将 4 组肝细胞分别加入 1%脂肪乳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为构建MDR3 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4 组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组肝细胞编码MDR3、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ABCB4、ABCB11、ABCC2、ABCC3、ABCC4)和TNF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MDR3基因野生型组比较,MDR3基因突变组在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和处理后16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 1%脂肪乳诱导处理 32h和 48 h MDR3 基因突变组肝细胞上清液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确定构建MDR3 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为 32 h.与MDR3 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在脂肪乳处理后 32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TBA)水平均明显降低[ALT(ng/L):148.3±2.3 比 164.9±7.0,AST(ng/L):2767.4±78.8 比 3239.4±107.1,TBil(μmol/L):7.6±0.2比13.6±0.3,DBil(μmol/L):1.8±0.1比5.7±0.2,TBA(μmol/L):3.4±0.2比6.7±0.1,均P<0.05];空白对照组、MDR3 基因野生型组、MDR3 基因突变组和茵陈水提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MDR3、MRP2、MRP3、MRP4 的ABCB4、ABCC2、ABCC3、ABCC4 基因mRNA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基因mRNA在MDR3基因突变组呈高表达(2-??Ct:1.258±0.200比1.001±0.052),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呈低表达(2-??Ct:0.387±0.247 比 1.258±0.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R3 基因突变组比较,茵陈水提取物干预组肝细胞编码BSEP的ABCB11 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明显增高(2-??Ct:2.955±0.479 比 1.333±0.529,P<0.05).结论 茵陈水提物对MDR3 基因突变导致的PNAC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降低TNF基因的mRNA表达和改善编码BSEP的ABCB11 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艾绒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艾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ODS、MCI、SephadexLH-20和prepHPLC等现代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开展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艾绒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S,5S)-5-[(R)-5'-hydroxy-2'-methyl-3'-oxocyclopent-1'-en-1'-yl]-3-methylene-4-(3-oxobutyl)dihydrofiiran-2(3H)-one(1)、iso-seco-tanapartholide(2)、3-methoxy-tanapartholide(3)、3-acetyl-iso-seco-tanapartholide(4)、甲基条叶蓟素(5)、圣草酚(6)、泽兰黄素(7)、半齿泽兰素(8)、茵陈色原酮(9)、矢车菊黄素(10)、柚皮素(11)、高圣草酚(12)、异泽兰黄素(13).化合物1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的生成量,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31.15±2.30)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并命名为1R-长叶艾菊内酯,化合物4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茵陈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iRNAs表达谱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茵陈提取物(HACE)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表达谱的影响,从miRNA角度探讨HACE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12只)、模型组(24只)和HACE组(24只).分别于给药8和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排泄率;HE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形态表现;miRNA芯片初步筛查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iRNAs差异表达谱,对于差异表达在1.74倍以上高丰度的miRNAs筛选阳性miRNAs,采用RT-qPCR验证筛选的miRNAs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8和16周后HACE组大鼠肾小球系膜聚集等现象明显减轻,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0.05).miRNA芯片初筛,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有35个差异表达的miRNAs,模型组和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有1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RT-qPCR法检测,给药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iR-1306-3p (P<0.05)、miR-672-5p(P<0.05)和miR-3550 (P<0.01)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miR-672-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给药1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iR-21-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miR-1306-3p (P<0.05)、miR-672-5p (P<0.01)和miR-466d (P<0.05)相对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miR-21-5p (P<0.05)和miR-1306-3p (P<0.05)相对表达量降低,miR-672-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HACE作用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iRNAs表达谱出现变化.HACE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RNAs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茵陈提取物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茵陈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10批茵陈提取物进行系统归类和分析,并与茵陈药材进行对比.结果:确定了茵陈提取物中的10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9个峰进行了指认和鉴定,将不同来源的10批样品分为2类;茵陈提取物与茵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在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类成分可能发生水解或异构化反应.结论:所建立的茵陈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特征性强,可为茵陈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UPLC-Q-TOF/MSE快速分析绵茵陈中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对绵茵陈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以Acquity BEH C18(2.1mm×100 mm,1.7 μm)为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ESI电喷雾源正离子模式检测.通过自建数据库与UNIFI自带数据库结合检索得到初筛化合物,人工复核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信息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包括13个黄酮类、6个香豆素类、11个有机酸类和11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为在绵茵陈中首次发现.结论 对绵茵陈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的分析,为绵茵陈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茵陈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茵陈提取物(HACE)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阐明HACE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12只)和HACE组(12只),HACE组大鼠每天1次灌胃给予HACE(5 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1次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总蛋白排泄率,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PAS和Masson染色检测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ACE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扩大、PAS及Masson阳性染色物质聚集和基底膜增厚等现象明显减轻,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0.05),尿总蛋白排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表达量较高,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量降低,HACE组大鼠肾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量趋向正常.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皮质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HACE组大鼠肾皮质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5.06,P<0.05).结论:HACE提高大鼠肾脏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茵陈水提物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及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藏茵陈水提物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及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TG品系的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收集90个22hpf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藏茵陈水提物组,每组各30例.空白对照组予以0.1%二甲基亚砜(DMSO)、阳性对照组予以瓦他拉尼(工作浓度为5μg/ml)、藏茵陈水提物组予以藏茵陈水提取物(工作浓度为200μg/ml).在体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藏茵陈提取物处理的鱼胚血管表型并拍照,分析各样品对斑马鱼体节间血管(ISVs)生成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处理后鱼胚的ptp-rb、nr2f1a、VE-cadherin、S1P1、CD146、pik3r2、netrin1a、fgfr1a、fgfr2、fgfr3、fgf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较,藏茵陈水提取物组鱼胚ISVs变薄,背主动脉出芽减少,显示出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的作用(P<0.05).藏茵陈水提物组的nr2f1a基因出现下调,但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rb基因出现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VE-cadherin、S1P1、CD146、pik3r2、netrin1a、fgfr1a、fgfr2、fgfr3、fgfr4基因出现上调,但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藏茵陈水提取物有抑制斑马鱼新生血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ptp-rb的基因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羌活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羌活中香豆素类成分对炎症反应模型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结果 从羌活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2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欧前胡素(1)、川白芷素(2)、补骨脂素(3)、香柑内酯(4)、茵陈素(5)、欧芹酚(6)、5-去氢羌活醇(7)、环氧脱水羌活醇(8)、7”-O-甲基异羌活醇(9)、佛手柑素(10)、7-异戊烯氧基-6-甲氧基-香豆素(11)、栓翅芹烯醇(12)、羌活醇(13)、去甲呋喃羽叶芸香素(14)、异羌活醇(15)、蛇床夫内酯(16)、6-异戊烯氧基伞形花内酯(17)、紫花前胡苷元(18)、异虎耳草素(19)、紫花前胡苷(20)、前胡苷V (21)、前胡苷I(22)、印枳苷元-11-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3)、羌活苷(24).化合物7~10、13和15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最强,最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8.50~35.12 μmol/L.结论 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7为首次从羌活中分离得到;C-5位上具有多烯烃结构的香豆素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
编辑人员丨2023/8/5
舒肝宁注射液(Shuganning Zhusheye,SGN)是由茵陈、栀子、黄芩、板蓝根和灵芝等5种中药材的提取物组合而成的一种纯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经典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茵陈蒿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肝病治疗药物[1-2],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疾病.为规范SGN的临床应用,本共识特就SGN上市应用20余年来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及分析,并提炼出3条基础研究小结、10条临床应用共识和5条用药安全小结,供临床用药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鲜茵陈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鲜茵陈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鲜茵陈提取物对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鲜茵陈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诱导.结果: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在不同时间内对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增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凋亡逐渐增加.结论:鲜茵陈提取物对HepG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的作用,能够促进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