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有机硅聚合物包膜硅胶颗粒键合金刚烷基高效液相色谱柱检测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分析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纯度的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于舒更葡糖钠及其游离酸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或降解杂质,采用有机硅聚合物包膜硅胶颗粒键合金刚烷基高效液相色谱柱(ADME),以0.025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用1.5 mol/L磷酸调节pH至3.0):乙腈=83:2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27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5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分离完全,线性良好,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在84.70%~119.99%.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安全环保,可用于舒更葡糖钠有关物质纯度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 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可观察的生化反应转变为可测量的物理量的仪器.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元件(抗体、适配体、蛋白质等)、转换元件(氧电极、光敏管等)和信号放大装置组成.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分子识别元件,由其识别并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由转换元件转换成可量化和可处理的声、光、电等信号,再经信号放大装置放大并输出,从而得到待测物浓度.生物传感器由传感器检测原理可分为热敏生物传感器、压电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介体生物传感器等,在食品检测、环境污染、临床诊断、药物发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表面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物传感器是一种光学生物传感器,具有无需标记、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简易、可靠、低成本、实时响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细菌、病毒、生物毒素、重金属、蛋白、核酸等快速检测.本综述作者对SPR的原理、检测形式和近年来快速检测的应用进行总结,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iRNA作为骨棘球蚴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骨棘球蚴病通常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人类在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时被感染,骨棘球蚴病的治疗一般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但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给患者造成了沉重负担。微小RNA(miRNA)已知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和宿主-寄主相互作用,包括发育、细胞生长和死亡、寿命的相关靶点调节、转录、信号转导和细胞运动,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治疗和控制骨棘球蚴病的新策略和靶点。为进一步了解骨棘球蚴病,认清棘球绦虫在最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中发育过程的分子基础至关重要,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中发现的miRNA在其各自宿主的表达调控中具有基因和发育阶段特异性。主要对miRNA作为骨棘球蚴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皮肤黏膜的常驻菌群之一,约30%健康人群携带该菌 [1],在干燥物体表面生存期较长,如在干燥的脓液、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大部分急诊科中化脓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致病菌 [2],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化脓性链球菌短暂或长期定居于上呼吸道,在干燥物体表面或尘埃中可生存数月,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或飞沫传播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但靶向T细胞肿瘤的CAR-T尚面临巨大挑战:①无特异性靶抗原:理想状态下,靶抗原应仅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而在正常T细胞上不表达,对于T细胞恶性肿瘤来说,大多数靶抗原在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均表达;②难以区分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CAR-T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正常T细胞,否则很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或肿瘤细胞的CAR修饰 [1];③CAR-T细胞自相残杀:靶抗原在CAR-T细胞上的表达会导致CAR-T细胞自相残杀,而靶向正常T细胞表达的抗原会引起T细胞免疫缺陷,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2]。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辐射损伤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辐射损伤防治药物是指能抑制辐射损伤的发生,或者在照射后早期使用减轻辐射损伤的发展,促进损伤恢复的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和干预时间,将辐射损伤的防治药物分为4类,即外辐射暴露的防护药、缓解药、治疗药以及放射性核素内污染防治药。本文对近年来辐射损伤防治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DNA损伤与修复抑制初探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DNA损伤和修复抑制在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3月在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砷中毒病区,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10),筛选出52例砷中毒患者作为银杏叶片干预组,49例砷中毒患者作为干预对照组。银杏叶片按照临床常用方法给药,口服3个月(1片/次,3次/d),所有对象干预期间未给予其他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方法同银杏叶片干预组。选择12 km以外非燃用高砷煤、临床检测无肝功能异常的41例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和3个月干预结束时进行体检。在获得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收集晨尿及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尿砷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修复抑制指标)的表达。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6人,正常对照组41人、银杏叶片干预组39人、干预对照组36人,银杏叶片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习惯及饮酒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前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彗星尾DNA百分含量(TailDNA%)和彗星尾矩(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38.75 ± 19.09)μg/g Cr、(11.13 ± 1.55)μmol/L、8.50 ± 0.88、7.43 ± 0.68、5.78 ± 0.7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62 ± 5.33)μg/g Cr、(5.36 ± 0.87)μmol/L、5.24 ± 0.33、4.71 ± 0.29、2.05 ± 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 r = - 0.34、- 0.33、- 0.48,- 0.31、- 0.31、- 0.42, 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 r = 0.49、0.48, P均< 0.05);miR-145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 r = - 0.26、- 0.23、- 0.38, 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 r = 0.32, P < 0.05);DNA损伤程度与miR-145表达均呈正相关( r = 0.65、0.52, P均< 0.05)。 结论:银杏叶片可改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所致肝损害,该作用机制与其抑制miR-145表达和降低DNA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常见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生殖功能损伤及其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人们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不可避免地暴露于EDCs,大量研究表明EDCs可损害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因此亟待开展干预EDCs毒性的药物研究。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重金属、丙烯酰胺是常见的EDCs,本文将对这些常见EDCs诱发的生殖损伤及现今相关药物干预研究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开发更多干预EDCs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床旁超声评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者60例,将患者按照床号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0、4、8、12、16、20、24 h评估胃残余量,每个时间点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完成后立即进行注射器抽吸法经胃管抽吸胃残余量;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目标喂养达标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与抽吸法监测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操作时间分别为(62.40 ± 4.00)、(78.39 ± 1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633, P<0.01)。2组在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为(3.04 ± 0.31)d,试验组为(4.19 ± 0.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42, P<0.01)。 结论:床旁超声可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评估,指导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