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省域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态产品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建设的世界性稀缺产品.为了更好地分析生态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找出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规模效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以劳动力、资本、能源和技术为投入变量,以GDP、生态产品和非期望产出为产出变量,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泰尔指数对我国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规模效率及其差异性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态产品供给规模效率在2011年以前呈下降趋势,以2012年为转折点呈现上升态势,但地区间仍有较大差距.全国及各地区生态产品有效供给效率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从全国总体情况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技投入、金融资本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占GDP比重)、能源消费结构(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为负,而生态空间及外贸结构的影响为正;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科技投入、金融资本、能源消费结构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为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空间及外贸结构的影响为正;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和外贸结构的影响为负,产业结构、科技投入、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态空间的影响为正;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金融资本、能源消费结构、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空间的影响为负,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影响为正;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为负,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金融资本、生态空间及外贸结构的影响为正.在进一步对以上实证测算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出有效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规模效率的政策启示,包括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遵循生态法则进行整体治理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公立医院融资结构对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公立医院融资结构对其运行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债务筹资与医院运行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商业信用融资和内源融资与医院运行绩效呈正相关.为提升医院运行效率,提出以下建议:优化融资结构,规范银行贷款的使用,合理使用商业信用融资,提升医院自有资金积累,拓宽专用资金融资渠道,改进和提升医院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充分利用南通的资源优势和传统医药产品的品牌效应,推动南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从产业规模与结构、产业市场运营情况、研发投入与产出及产业集聚与布局4个方面分析南通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 夯实现有产业基础,激发优势品种价值,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加强医药特色财税融资政策,推动绿色链式发展,以高质量推动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构化金融促进循环农业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研究——评《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部分农村位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且产业结构不够完善,难以为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因此循环农业发展进程依旧缓慢.结构化金融是政府或企业根据自身所具备资产与项目建设实力进行财务管理,实现合理融资的主要途径,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循环农业与农业保险的协同发展有深刻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一书具备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指导性,编者尹昌斌和周颖从循环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科学、系统地分析了如何将循环经济更好地融入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全书共分十二个章节,既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提出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又进一步从多方面探讨了各循环农业模式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为推动循环农业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技术.精辟的理论观点、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缜密的思维逻辑使本书区别于其它同类型书籍,进而为研究循环农业指明了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公立医院专项债券融资方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公立医院专项债券的定义、特点、发行流程和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公立医院专项债券融资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债务限额,加大公立医院专项债券发行金额、促进权责一致性;各部门积极配合与协调、提升定价的合理性;丰富投资者结构、加强项目管理及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等措施,更好的发挥专项债券融资的优势,合理管控专项债券融资风险,提升公立医院的竞争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我国新药研发各阶段融资方式与资金需求的匹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为解决我国新药研发各阶段资金"供需错位"结构性失衡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新药研发各阶段的资金需求情况和"供需错位"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各个阶段资金需求相匹配的融资方案,并以"万珂"的融资过程为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新药研发的基础阶段资金需求较大,但因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转化风险以及投资风险,这一阶段很少得到投资者的重视和支持,导致研发资金缺乏,建议加大研发企业自身资金的投入;在新药发现阶段,尽管成功率较高,但研发风险和投资风险仍然较高,所需资金较多,资金也较为短缺,建议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进入该阶段;在临床前至Ⅱ期临床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建议该阶段采用风险投资和专利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在Ⅲ期临床至上市前,研发进入成熟期,投资风险较低,因此该阶段可获得较多的风险资金,存在资金过剩的情况,研发企业除选择风险投资外还可在此时选择上市融资;在上市后阶段,可以在产品的销售环节通过转让某一地区的销售权来为下一轮新药研发提供新的预备资金,从而实现研发活动的良性循环."万珂"研发融资取得成功的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融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这提示我国应在国家层面完善金融融资体系和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以促进药品专利质押融资在我国尽快展开;研发企业应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实现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门槛效应探讨技术创新投入对医药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为相关部门制定医药制造业企业创新补贴政策以及企业制定自身经营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前上市的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企业,收集其企业年报和国泰安数据库中2012-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参考相关文献方法,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考察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与结论:共纳入了57家样本企业.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虽然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与当前国际标准相比,其技术创新投入程度仍有待提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其当期财务绩效以及滞后1期、滞后2期的财务绩效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门槛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在企业规模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着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即当企业规模小于等于门槛阈值(20.986)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对其财务绩效有负向影响(P<0.05);当企业规模大于门槛阈值(20.986)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P>0.05).建议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应当要根据自身实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管理者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而使企业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根据自身能力找准创新点,降低成本和风险,并创新研发模式,以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有效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医药制造业企业保持研发创新活力,引导医药行业持续创新、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野生动物肇事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农户生计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参考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野生动物肇事下农户生计损失的评估框架,基于449户问卷调查数据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生计损失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野生动物肇事造成的农户生计损失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本维度,其后依次为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损失最小;(2)性别、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耕地面积、养殖牲畜规模、生计多样化、应对策略多样化、是否获得政府扶贫救助以及与国家公园的距离对于各维度生计资本损失都有一定影响;(3)农户采用改变种植结构与生计类型、搬迁、减少外出等方式进行适应,倾向于采取夜晚结队轮流敲打、使用喇叭、制作"汗衣"等传统方式进行防范.在此基础上,提出协同维护农户生计安全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缓解国家公园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共存提供科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抗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与主要捐赠国的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全球基金是一个旨在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加速终结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传染病流行的国际融资机构.全球基金成立20年以来,为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流行的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力日益扩大.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基金的治理结构以及筹资与分配模式,比较分析了主要捐赠国家与全球基金的合作方式,以及中国与全球基金的关系,并为中国参与全球基金等全球卫生多边平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向高质量方向转变,自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政府先后发布并实施若干管理办法,促进海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借助政策红利,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顶层政策法规设计、研发投入及产出、贸易投融资、国际合作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国际法律衔接不良、产业结构失衡、人才引进困难、医疗资源制约、金融业开放度低以及产业集群难等问题.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尽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充分运用制度优势和政策红利,鼓励政府基金和风险投资介入行业发展,完善高端人才全球引进机制,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利用区位优势强化对外合作,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医用",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