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梳理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在"人""财""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2017年开始,针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和市场脱节问题,探索建立医院主导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多措并举吸引院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和项目进驻,推动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医院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立足于院内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结合市场需求和临床需求,推进医院与院外企业的多方合作,健全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集中招募支持资金,缓解了中试研究资金不足、产品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专利授权数量由2018年的23项增加至2022年的105项,专利转化金额由2020年的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 100万元。建议高校附属医院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构建医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转化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政策工具视角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策的侧重点与不足,为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0日国家各部委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的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政策文件。采用文本量化分析法提取政策条款,采用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3类政策工具(包括13类子工具)对条款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4份政策文件,提取条款132条,其中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条款数量分别为28条(21.21%)、25条(18.94%)和79条(59.85%)。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科技信息支撑(5条)和资金投入(3条)子工具中的条款较少;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政府购买(5条)、试点项目(3条)和服务外包(2条)子工具中的条款较少;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标准设计(9条)和监督管理(7条)子工具中的条款较少。结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策结构不均衡,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科技信息支撑较少,需求型政策工具短缺且单一,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多但欠缺标准设计。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政策靶向精准度,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注重科技信息政策应用和明确照护服务相关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省域性儿童眼保健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广东省儿童眼保健信息平台依托广东省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并在广东省各级儿童眼保健服务机构中得以推广使用。该平台实现了广东省儿童眼保健电子档案的标准化,各时期眼保健专科档案的导出与打印,各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阳性个案的随访管理等功能。此外,平台还能够实时统计相关工作指标,为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提供协助。同时,平台还开发了标准接口,实现了与外部异构系统的互联共享信息。该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不仅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按规范进行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对于高质量开展辖区儿童眼保健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该平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该平台的建设依据、现状、系统构成、功能模块设置以及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为实现区域性儿童眼保健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资源需求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快速评估不同情景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防控)资源需求数,为传染病流行做好产能规划、储备分配和资金筹集方面的准备。方法:基于引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住院患者的易感者-潜隐者-传染者-移除者传播动力学模型,构建COVID-19不同流行情景并预测住院/隔离人数,结合当前我国防控策略,评估各情景下开展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时所需资源数。结果:COVID-19发生社区传播及局部地区暴发且实施全员核酸检测时,我国现有实验室检测及预防控制所需医用个人防护用品及设备资源产能尚可满足需求,但人力资源储备与所需相差3.3~89.1倍不等。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增加也加剧了人力需求及防控难度。当≥50%人群获得疫苗保护时,适当调整防控措施,可降低资源需求。结论:当前我国仍亟需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的人力储备,以应对难以预见的COVID-19疫情。需考究全员核酸检测对人力资源的挑战及实施的必要性。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鼓励公众接种COVID-19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流行带来的卫生资源需求冲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打造医疗信息平台 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医疗机构对新一代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与融合需求日益迫切。杭州市富阳区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战略,建立起高效便捷的医疗信息平台。通过推出患者信用机制,构建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全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节约了医保资金,促进了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未来,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医疗服务,重点探索信息化医疗共同体建设体系、医疗保险融合保障体系以及"互联网+"市场化运作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提出提高医疗机构内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质量的相关措施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结合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践,分析医疗机构内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现状及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结果: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因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其质量相对企业申办的临床研究较差,面临着缺少临床研究专业人才、部分机构伦理审查不规范、临床研究经费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4个方面挑战。结论:各医疗机构应立足于肿瘤相关临床研究实际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平台、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强化科研监管、深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女性性工作者领域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能力建设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为女性性工作者(FSW)提供艾滋病防治服务的社会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建设需求。方法:向2017-2018年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结合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利用Excel 2016软件和SPSS 25.0软件整理分析社会组织的分布与基金获得情况,以及社会组织对项目管理能力的需求。结果:2017-2018年参与执行基金FSW项目的社会组织共184个,完成问卷调查的社会组织156个,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44.0%,81/184),以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居多;东部地区获得的基金支持最多;社会组织对项目数据收集及分析利用的需求最高,占68.6%(107/156),其次是项目风险分析应对及质控,占64.1%(100/156);社会组织负责人学历对项目计划管理和项目财务管理能力建设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5.78 ,P=0.016; χ 2=8.99, P=0.003)。 结论:当前我国FSW领域的社会组织数量和基金获得比例的分布,与异性性传播的艾滋病疫情分布不一致。仍需继续鼓励、引导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资金;结合社会组织对能力建设的需求针对性的制定项目能力建设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至2020年全国67所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科科研立项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6至2020年全国67所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科科研立项课题。方法:自2021年11月收集全国67所高等医学院校2016至2020年护理学科立项项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立项项目情况和研究领域等进行分析。结果:立项课题共收集2 490项,项目资助资金58 286.22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3项(2.1%)、省部级项目1 086项(43.6%)、市级项目118项(4.7%)和护理行业项目1 233项(49.5%);研究领域前5位为跨学科合作类研究1 084项(43.5%),老年护理358项(14.4%),护理管理与教育352项(14.1%),慢病护理290项(11.7%),临床护理189项(7.6%)。结论:护理学科科研立项主要集中于省部级与行业项目;护理学科科研立项数量呈现温和增长;护理科研资金在不同院校和地区上分布失衡;护理研究重心与国家需求相匹配;"护理+X"交叉项目的研究重心偏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研发机构优化筹资与加强"自我造血"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新型研发机构持续高效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如何优化新型研发机构筹资渠道和方式,加强"自我造血"能力值得思考与探讨。方法:结合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保障政策,阐述资金充足的重要性,结合深圳市代表性ABC三家不同属性新型研发机构案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面临的资金来源与管理难点,提出优化筹资和加强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结果:结合当前新型研发机构面临的资金来源与管理难点,从政府纵向角度和机构横向角度提出建议。结论:大多数新型研发机构存在高度依赖政府资金,市场化开拓与自主运营能力差等现象。不能盲目追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的扩张,更应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稳定性,建立"多投善引,取长补短"的新发展模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灵活性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估体系,搭建信息化平台,机构明确自我定位,熟悉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汇集地区优势创新要素,建立市场对接部及PI"包干"管理制度,加强协同与合作,提高产业化能力,吸引多元化资金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美对比视角下高校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教师聘任制度剖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文聚焦中美世界一流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对不同聘用及评价制度的积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为我国高校如何优化创新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交叉学科建设提出建议参考。方法:本文聚焦中美代表性高校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发展所采取的新型教师聘任制度,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不同的制度进行梳理和剖析。结果:基于"新观念-(人工)选择—稳定化"制度变迁广义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跨学科联合聘任的实施已经历了"新观念产生"阶段,但目前仍处于"制度体系确立及稳定化"的变迁阶段,从事跨学科研究工作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完善,在考核评估和晋升压力、资金资源保障、教师归属感及行政管理成本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结论: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我国高校应重点破除成果利益分配的藩篱,促进跨学科人才评价机制的完善;视需求选择多种灵活聘任制度,构建跨学科人力资源良性流动生态;完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加强跨学科文化体系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