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树重建扩大到较小动脉提高FFRCT准确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领域扩展冠脉树来提高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准确性.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以评估将冠状动脉树分析从最小直径1.2mm扩展到0.8 mm的效果.方法 对接受CCTA和介入性FFR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6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重建三维冠状动脉树,生成具有不同管腔直径下限(1.2 mm和0.8 mm)的有限元网格.根据Murray定律定义了出口边界条件.应用NKS方法求解CFD控制方程,得到FFRCT.结果 在个体患者水平上,将冠状动脉树的最小直径从1.2mm扩大到0.8mm,FFRCT的灵敏度提高了 16.7%(P=0.022),这导致四个假阴性病例转变为真阳性病例.ROC曲线的AUC值由0.74增至0.83.此外,NKS方法可以解决在2160个处理器核的情况下,在10.5分钟内将冠状动脉树扩展到0.8 mm管腔直径的计算问题.结论 将重建的冠脉扩大到较小的管腔直径可以显著提高FFRCT的敏感性,NKS方法可以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计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前臂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电损伤所致濒危手指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介绍控制动脉血流的改良前臂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电损伤所致濒危手指血运重建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我们共收治20例手部重度电烧伤患者,采用控制动脉血流的改良前臂Flow-through静脉皮瓣进行血运重建与创面修复.皮瓣面积为3.0cmx2.5cm~12.0cmx4.0cm.结果 术后所有患指均存活,5例皮瓣发生部分坏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对术后手部外观和功能均感到满意.结论 控制动脉血流的前臂Flow-through静脉皮瓣是一种操作简单、血供可靠的重建电损伤所致濒危手指血运与修复创面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体外反搏闭环反馈调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本文旨在实现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以较优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为目标,实现个性化的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的闭环反馈调控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集中参数模型模拟研究EECP反搏模式对不同的适应症的影响机制,根据PID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原理,将其应用于体外反搏的研究中,把血液循环系统的闭环式0维集中参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用于个性化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仿真.结合体外反搏局部血流动力学效应评价模型为不同适应症(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设定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个性化目标值,根据设定目标值和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误差,通过设置适当的增益系数与误差进行运算来调节不同反搏模式(压力幅值或加压时长)使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设定目标值.结果 反搏压力对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增加更加明显.加压时长对于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设定优化目标值舒张压/收缩压(D/S),通过反馈调节反搏压力使当前D/S达到设定D/S,最终使它们之间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压力幅值.对于脑卒中患者设定目标值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调节系统输入加压时长减小误差,控制系统的输出当前CBF达到设定CBF,使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加压时长.结论 数值模拟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优化目标值时应施加的压力幅值和加压时长可为临床体外反搏优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炎症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慢性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一直是PCI术后无法忽视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3]。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的广泛应用,ISR的发生风险已明显降低 [4]。尽管如此,ISR的发生率仍在3%~10%之间,严重影响PCI的远期疗效 [5,6,7]。目前对于PCI术后ISR的管理与治疗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且其确切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8]。因此,提早识别和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减少ISR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水平、长时血压变异性及血清IL-6对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压波动及生化指标对其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48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病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62例)和非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86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入院后连续7 d的平均血压,比较2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及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基底节区HICH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基底节区HICH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较长、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非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患者的MSBP、MDBP、7 d收缩压标准差(7dSSD)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 OR=1.258,95% CI:1.134~1.396, P<0.001)、MSBP( OR=1.770,95% CI:1.267~2.473, P=0.001)、7dSSD( OR=1.139,95% CI:1.038~1.249, P=0.006)、IL-6( OR=1.156,95% CI:1.076~1.241, P<0.001)是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高血压病程、MSBP、7dSSD、IL-6与MoCA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 rs=-0.271, P=0.001; rs=-0.493, P<0.001; rs=-0.264, P=0.001; rs=-0.412,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应用MSBP、7dSSD、IL-6、高血压病程诊断基底节区HICH患者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AUC为0.932,敏感度为0.855,特异度为0.895。 结论:MSBP、7dSSD、高血压病程及血清IL-6可能为基底节区HICH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学监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八段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八段锦结合甲钴胺片治疗T2DM中DPN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2019年3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T2DM中D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习练八段锦。2组均连续观察12周。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估DPN病变程度;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以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分别脱落1例,最终各有39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39)、对照组为64.1%(25/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4, P=0.018)。治疗后,治疗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6.23, P<0.01);治疗组胫神经MCV[(43.06±4.19)m/s比(39.55±4.30)m/s, t=3.65]、腓浅神经SCV[(43.23±4.31)m/s比(39.92±3.74)m/s, t=3.62]均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36、-14.21、-13.88, P值均<0.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八段锦结合甲钴胺片可有效降低T2DM中DPN患者的血液黏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分型与临床处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静脉曲张(GV)是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虽较食管静脉曲张低,但GV出血不易控制,再出血率和病死率高。GV有着不同于食管静脉曲张的血管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与其特点相对应,GV有特殊临床处理策略。为加深对GV血流动力学分型的认识,指导临床医师制定GV出血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微创介入协作组邀请该领域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宫颈提拉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剖宫产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和对照组(20例,剖宫产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2 h血流动力学参数、出血量、血常规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2 h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SpO 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2 h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2、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612.50 ± 183.44)ml比(727.50 ± 168.91)ml、(83.82 ± 20.64)ml比(103.48 ± 26.93)ml、 (117.70 ± 24.02)ml比(136.25 ± 30.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对照组 [(15.74 ± 2.66)g/L比(18.05 ± 3.5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产后感染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复旧不良、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能够有效控制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减少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药物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380?例,其中接受DCB治疗者180?例(DCB组),置入DES者200?例(DE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主要指标包括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即由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构成的复合指标。次要指标包括:(1)PCI治疗前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及其心肌灌注(TMP)分级;(2)PCI治疗后0.5~2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即ST段回落率(取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计算在治疗后ST段下降的比率;或ST段压低最显著的导联,在治疗后ST段恢复的比率),将ST段回落率<50%定义为ST段回落不良;(3)术中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情况;(4)心肌酶升高峰值;(5)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两种介入治疗方法对MACE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类型与部位、靶血管及介入治疗手术资料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DCB组分叉病变的比率明显高于DES组( P<0.05);DCB组的球囊直径较DES组的支架直径小,而长度更长( 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各死亡1?例;与DES组比较,DCB组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发生率[2.8%(5/180)比0.5%(1/200), P=0.10]和TVR比率[2.8%(5/180)比0.5%(1/200), P=0.10]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大多与迟发夹层相关;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6/180)与1.0%(2/200), P=0.15]。出院后3?个月内,两组均未发生MACE。两组患者的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率及心肌酶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DCB组的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高于DES组[8.3%(15/180)比3.0%(6/200), P=0.02],但是多为B型以下夹层,无需特殊处理。两组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1)。采用倾向性评分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采用DES及DCB治疗,院内发生MACE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DCB为对照, OR=0.35,95 %CI0.08~1.43, P=0.13)。 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使用DCB与DES同样安全、有效。使用DCB治疗者的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高于DES,但多为B型以下。另外,因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致使DCB的在院心肌梗死发生率偏高,须密切关注与高度警惕DCB后的迟发冠状动脉夹层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血运重建术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血运重建术可用来增加或替代有脑缺血危险患者的脑血流量,如烟雾病、脑血管闭塞性疾病、颅底肿瘤和复杂动脉瘤等。文章分别从麻醉管理、术后管理、并发症的预防三方面来分析总结脑血运重建术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术中管理重点在于维持稳定的脑血流量和正常的颅内压,从而优化脑氧供需平衡,术后管理则应严格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疼痛控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脑血运重建术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仍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