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提拉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剖宫产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和对照组(20例,剖宫产术中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2 h血流动力学参数、出血量、血常规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2 h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SpO 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2 h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2、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612.50 ± 183.44)ml比(727.50 ± 168.91)ml、(83.82 ± 20.64)ml比(103.48 ± 26.93)ml、 (117.70 ± 24.02)ml比(136.25 ± 30.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对照组 [(15.74 ± 2.66)g/L比(18.05 ± 3.5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产后感染病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复旧不良、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术能够有效控制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减少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建德市妇幼保健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两组疗程为2 d。比较两组术后2 h和术后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和宫缩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218.93±35.45)mL和术后24 h出血量(289.78±31.20)mL,均少于对照组的(328.18±49.27)mL和(432.15±43.87)mL( t=13.227、19.434,均 P<0.05)。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14.37±3.29)d,短于对照组的(20.93±5.46)d;子宫底下降速度(1.23±0.31)cm/d,快于对照组的(0.61±0.16)cm/d,而宫缩持续时间(3.26±0.72)d,长于对照组的(1.54±0.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562、13.060、11.041,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1.28±0.19)mg/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3.21±0.29)g/L,均低于对照组的(2.17±0.25)mg/L和(3.87±0.34)g/L( t=20.828、10.853,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98.42±12.65)μg/L、CRP(23.14±3.28)mg/L和IL-8(41.38±10.10)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83.25±19.28)μg/L、(31.89±4.35)mg/L和(65.27±18.29)ng/mL( t=27.033、11.802、8.402,均 P<0.05)。 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辅助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良好,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16例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与45例未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的妊娠结局,同时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中普通型15例、重型1例,目前尚无一例进展为危重型肺炎。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术分娩,分娩孕周分别为(38.7±1.4)周、(37.9±1.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收集到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均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两组在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早产、新生儿窒息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孕妇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使用卡贝缩宫素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3±0.6)支]多于未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妇[(0.5±0.7)支],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有产科手术指征或孕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适时终止妊娠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早产的风险,但有利于产妇肺炎病情的治疗及康复;术中预防性使用长效宫缩剂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娩的新生儿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34周后凶险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时机对手术安全性及母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34周后凶险性前置胎盘终止妊娠时机对手术安全性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住院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4例,入院分娩妊娠时间均超过34周,妊娠34 ~ 36周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超过36周的4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以及介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754.58 ± 20.35)ml比(1 449.26 ± 512.32)ml、17.5%(7/40)比52.27% (23/44)]( P<0.05)。两组分娩后红细胞压积与分娩前的变化量、分娩后血红蛋白与分娩前的变化量、宫纱填塞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使用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术后ICU转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2 500 g率以及转入新生儿科率高于对照组[75.0%(30/40)比11.36%(5/44)、80.0%(32/40)比11.36%(5/44)]( 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妊娠36周之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进行终止妊娠对于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更有保障,如胎儿发育速度较慢,则需要适当根据产妇以及胎儿的实际情况适当将分娩时间延长,但是切不可超过36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药时机对阴道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情况和经济成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药时机对阴道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情况和经济成本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西安市西航医院妇产科住院,阴道分娩并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9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时机分为A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肉注射)、B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及按摩子宫等物理和化学治疗无效,产妇出血量达到200 ml时,加用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肉注射)、C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宫体肌肉注射及按摩子宫等物理和化学治疗无效,当产妇出血量达到400 ml时,加用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肉注射)。评价三组止血效果,记录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所需经济成本。结果:A组止血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B组(70.00%)与C组(60.00%),B组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产妇产后2、24 h总出血量均显著少于C组,A组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6.67%)显著低于B组(53.33%, P<0.05)与C组(56.67%, P<0.05),B组与C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B组(26.67%, P<0.05)与C组(36.67%, 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 P<0.05)。以上不良反应均为轻症,均自愈,未特殊用药;A组治疗过程中所需经济成本(1 530.92±128.93)元,B组(1 475.84±92.15)元,C组(1 491.81±105.24)元,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胎儿成功娩出后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且不增加经济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教育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产后出血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 h、1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同时,护理过程中施以健康教育,可提升产妇健康观念意识,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调节,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利于产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年 12 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18 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59例.对照组患者单次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母草膏,10 g/次,2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 3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9.83%(P<0.05).治疗组治疗 2、12、24 h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色苍白、无力、头晕、耳鸣的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宫底高度和DASS-21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宫底高度和DASS-21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HCT均显著升高,而FIB、D-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LT、HCT、FIB、D-D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突出,能有效控制出血量,减轻凝血功能异常,加速产妇失血症状改善及子宫功能和心理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麦角新碱预防剖宫产产妇出血及对子宫复旧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麦角新碱预防剖宫产产妇出血及对子宫复旧的作用.方法 该项目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4年1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18例,根据产后药物干预方案分为A组(n=48,采用麦角新碱治疗)、B组(n=33,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C组(n=37,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收集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复旧情况,评估3组产妇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A:(343.58±49.32)mL,(426.35±68.65)mL,(18.25±3.21)d,(5.26±0.25)d;B:(341.63±54.27)mL,(431.25±63.59)mL,(17.98±2.66)d,(5.34±0.3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8,0.325,0.398,1.261,P=0.867,0.746,0.692,0.211)(P>0.05);C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5.65±42.36)mL,(301.36±50.35)mL,(14.21±2.14)d,(4.21±0.43)d,均少于A组和B组(C vs A:t=16.968,13.030,9.465,20.289,均P<0.001;C vs B:t=15.267,12.372,8.070,19.950,均P<0.001).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17%,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A组和B组产后3 d、5 d的子宫下降程度分别为[A:(2.09±0.18)cm,(4.03±0.25)cm;B:(2.16±0.39)cm,(4.15±0.34)cm],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8,1.831,P=0.280,0.071),C组以上指标分别为(2.94±0.23)cm,(4.89±0.29)cm,均大于A组和B组(C vs A:t=20.460,17.154,均P<0.001;C vs B:t=19.177,15.077,均P<0.001).A,B,C 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9.09%,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4,P=0.209).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麦角新碱均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两者联合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更进一步的提高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产后逐瘀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产后逐瘀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在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产后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43例.对照组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 支/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产后逐瘀胶囊,3 粒/次,3 次/d.两组持续治疗 2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分娩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3.0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 76.74%,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分娩后 2 h和 2~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残留物面积、子宫三径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子宫残留物面积、子宫三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抗凝血酶Ⅲ(AT-Ⅲ)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AT-Ⅲ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逐瘀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提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调节凝血和纤溶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腺素类药物对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探究缩宫素分别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10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试验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2 h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宫缩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产妇术后2 h的APTT、TT和Fib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各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的宫缩良好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分别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均能促进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时的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但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更好,二者的安全性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