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LOX-1、ESM-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头颅CT复查结果分为HT组和非HT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sLOX-1、ESM-1水平,并进行比较;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LOX-1、ESM-1对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 HT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36 h后,47例患者发生HT(HT组),HT发生率为14.69%(47/320),剩余273例未发生HT患者为非HT组.HT组年龄、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前血清sLOX-1和ESM-1水平高于非 HT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 NIHSS评分>13.04分、血清sLOX-1>0.92 ng/mL、血清ESM-1>1.24 μg/mL是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sLOX-1、ESM-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0.775和0.840.结论 血清sLOX-1、ESM-1是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三维超声心动技术分析老年AMI病人左心室功能与血清sLOX-1、载脂蛋白CⅢ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技术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心室功能与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OX)-1、载脂蛋白 CⅢ(ApoCⅢ)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83例老年 AMI病人和 50名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 AMI病人分为心力衰竭组(38例)和无心力衰竭组(45 例),所有受试者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清 sLOX-1及 ApoCⅢ检测.分析各组血清 sLOX-1、ApoCⅢ水平与左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老年 AMI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心力衰竭组、无心力衰竭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血清 sLOX-1、ApoC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搏出量(SV)、心排血量(CO)低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LVEDD、LVESD、IVST、LVPWT、血清sLOX-1、ApoCⅢ水平高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LVFS、LVEF、SV、CO低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血清 sLOX-1、ApoCⅢ水平均与 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01),与 LVEF、LVFS、SV、CO呈负相关(P<0.001).sLOX-1(OR=2.282)、ApoCⅢ(OR=1.891)与老年 AMI病人心力衰竭的发生独立相关.高 sLOX-1水平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低 sLOX-1水平组(32.51%与 11.05%,P<0.05),高 ApoCⅢ水平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低 ApoCⅢ水平组(38.59%与 9.56%,P<0.001).结论:sLOX-1、ApoCⅢ水平与老年 AMI 病人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高水平sLOX-1、ApoCⅢ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解郁疏肝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sLOX-1、omentin-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探讨解郁疏肝汤(由柴胡、枳壳、石菖蒲、郁金、香附、陈皮、桃仁、红花、半夏等中药组成)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网膜素1(omentin-1)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溶栓及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郁疏肝汤联合针灸疗法(取穴:哑门、合谷、中脘、劳宫、太溪、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环跳等)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sLOX-1、omentin-1水平变化情况,并于溶栓治疗30d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溶栓治疗30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50/53),对照组为81.13%(43/53),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Hcy、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RP、Hcy、D-D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溶栓后3d和7 d,2组患者的 24h舒张压、24 h收缩压、白天舒张压、白天收缩压、夜晚舒张压、夜晚收缩压均较溶栓后24h降低(P<0.05),且溶栓后7d又均较溶栓后3d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溶栓后3d和7d对各项24h动态血压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降低(P<0.05),血清omentin-1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sLOX-1水平的降低作用及对血清omentin-1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郁疏肝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确切,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调降血清sLOX-1水平,调升血清omentin-1水平,进而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血清sLOX 1、oxLDL、PON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氧磷酶1(PON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AIS患者8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将其分为轻度组(n=26)、中度组(n=33)及重度组(n=21);根据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57)与预后不良组(n=23).同时选择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sLOX 1、ox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PON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sLOX 1、oxLDL、PON1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血清sLOX 1、oxLDL水平升高越明显,而PON1水平降低越明显.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血清sLOX 1、oxLDL、PON1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IS患者中,sLOX 1 与 oxLDL 呈正相关(r=0.829);sLOX 1 与 PON1 呈负相关(r=-0.624);oxLDL 与 PON1 呈负相关(r=-0.622);sLOX 1 与 NIHSS 评分呈正相关(r=0.648);sLOX 1 与 PON1 呈正相关(r=-0.681);PON1 与 NIH-SS 评分呈负相关(r=-0.544);sLOX 1、oxLDL、PON1 与 RanKin 评分均无相关性(r=-0.572、0.047、0.103).结论 sLOX 1、oxLDL、PON1相互作用参与AIS的发病机制,可能对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有潜在价值,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老年T2DM患者的变化及其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关系. 方法 108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检测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48例,PAD组60例.测定包括血清sLOX-1在内的生化指标. 结果 PAD组血清sLOX-1较T2DM组升高[(87.52±8.92)vs(135.28±12.05),P<0.05];血清sLOX-1与ABI呈负相关(r=-0.62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与PAD独立相关. 结论 老年T2DM合并PAD患者血清sLOX-1水平与ABI有相关性,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清sFas和sLOX-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ACS患者52例(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23例(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AMI组);另选取同期CAG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者58例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Fas、sLOX-1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ACS组患者血清sFas、sLOX-1水平升高(P<0.01);UA组和AMI组患者血清sFas、sLOX-1水平均高于NC组,且AMI组患者血清sFas、sLOX-1水平高于UA组(均P<0.01).ACS患者血清sFas与sLOX-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25,P=0.001),但二者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高水平sFas和sLOX-1可能是ACS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起始剂量为0.15 g/次,根据病情可增至0.3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临床症状积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mSBP、24 h mDBP、头痛积分、耳鸣积分、头晕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 mSBP、24 h mDBP、头痛积分、耳鸣积分、头晕积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CP-1、sLOX-1、MMP-9、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但NO水平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CP-1、sLOX-1、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改善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及瘦素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sLOX-1)、瘦素(Lepti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7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无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病变并确诊为冠脉慢血流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入选冠脉血流正常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作为测定的慢血流指标,检测两组患者sLOX-1和Leptin水平,分析两组之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冠脉慢血流组的患者血清sLOX-1为(258.12±12.48)ng/ml、Leptin为(7.34± 0.6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LOX-1(104.36±10.06)ng/ml、Leptin(3.68±0.56)μg/L,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Leptin是冠脉慢血流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sLOX-1、瘦素水平与冠脉慢血流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脉慢血流的重要检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OX)-1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7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有心力衰竭组44例和无心力衰竭组42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LOX-1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sLOX-1水平、LVEDD、LVESD、IVST及LVPW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LVEF和LVF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中sLOX-1水平与LVEDD和LVESD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LVFS和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1).有心力衰竭组血清sLOX-1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LOX-1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检测sLOX-1水平可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功能,sLOX-1水平升高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sLOX-1与β-hCG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8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产检的健康孕妇6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LOX-1浓度,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比较并分析sLOX-1、β-hC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LOX-1、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度>中度>轻度(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sLOX-1与β-hC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2,P=0.000);观察组血清sLOX-1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呈正相关,β-hCG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呈正相关(均P<0.05),与早产、胎膜早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sLOX-1、β-hCG水平升高,并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临床中可通过血清sLOX-1、β-hCG水平检测辅助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