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行业标准《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0年3月卫生行业标准《WS/T 661—2020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发布,该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和询证依据、国内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实践和专家意见。该标准的推广有助于提高静脉血液标本的质量,并确保医护工作人员及患者安全。本文就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帮助采血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卫生行业标准《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卫生行业标准《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WS/T 359—2011》对凝血试验血液标本采集器具、抗凝剂、信息确认、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及处理等方面做了规范,近十年来有效提高了凝血检验前的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凝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推动该标准在国内尤其是市、县及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理解与应用,本文对该标准的条款进行了解读,包括采血器具选择及抗凝剂浓度、检验前标本申请单与标签信息确认、标本采集程序与注意事项、标本的运送、接收、处理与保存等,并结合国际其他相关指南以及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应用标准的体会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价值。与传统的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手段相比,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对复杂和混合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检测时间等方面均显现出优势。然而,该技术在检测规范、成本、报告解读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挑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规范下,测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其应用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国内外微生物专家努力推动相关共识及标准的形成,医院也在提高实验室测序相关仪器以及人员和知识储备,以促进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充分利用其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本文主要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政策体系支持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实习生静脉治疗知识掌握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静脉治疗知识的掌握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开展教学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9~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实习生50名,采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行业标准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6.00%的护理实习生没有听说过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无一人曾经系统接受过行业标准的解读或培训,58.00%的护理实习生认为静脉治疗行业标准很重要,能预防或减少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发生;60.00%的护理实习生认为输液对象没有弄错,就已经完全应用输液安全意识;对《静疗规范》知识平均回答正确率为47.79%;正确率最高的两项是评估患者的血管通道器材和封管前对导管评估,均为90.00%,正确率最低的两项是输液接头及附加装置更换要求和敷料的更换要求,均为2.00%;测试成绩总分29分,最高的20分,得分较好的(23~29分)0名,得分较差的人员(17分以下)43名,占86.00%。结论:护理实习生静脉治疗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与迅速发展、不断更新的静脉治疗技术不同步,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不及时,缺乏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其最主要的原因,护理教育者应思考如何与临床输液实践对接的护理教学课程改革,护理管理者应建立行业标准培训机制,以提高护理实习生静脉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卫生行业标准WS/T 780-2021《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解读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卫生行业标准WS/T 780-2021《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本标准的制定以中国健康儿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数据为基础,旨在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适用于儿童的生化检验指标参考区间,为儿童健康评估、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循证决策依据。为了促进本标准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参考区间应用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建议等重点条款进行解读,以帮助儿科临床及检验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胆疾病标准数据规范》系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是肝胆疾病大国,但在肝胆疾病大数据领域却发展滞后,目前尚无全国层面的临床及影像学数据标准,且行业内缺乏肝胆疾病的规范化标注专家共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全国肝胆专家制定首个《肝胆疾病标准数据规范》团体标准。笔者团队就标准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及建立临床意义等对《肝胆疾病标准数据规范》3项标准(标准号分别为T/CMDA 001-2020、T/CMDA 002-2020、T/CMDA 003-2020)进行解读。旨在通过解读有助于临床医学研究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机构对数据采集、标注、质量控制规范的理解,有利于该标准的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卫生行业标准WS/T 781-2021《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解读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1年4月卫生行业标准WS/T 781-2021《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发布,该标准的制定充分参考了国际相关标准和循证依据、国内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应用与管理实践和专家意见。本文就便携式血糖仪医疗机构准入的性能要求和使用其进行血糖监测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解读,旨在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及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规范 第1部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团体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近视眼患病率逐年增高,准分子激光及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我国18岁以上青壮年屈光不正患者矫正视力的主要方法。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选择性手术,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手术细节要求高,亟需加强行业技术规范管理。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参阅国内外角膜屈光手术相关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共同编制的团体标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规范 第1部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于2022年12月15日发布。本文对其中的重要技术规范要点进行探讨和解读,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忘初心固根本 勇担使命立潮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岁序交替、辞旧迎新之际,《中华消化杂志》总编辑对2023年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4年的杂志工作进行展望。该刊始终坚持学术导向,于2023年先后召开12期定稿会,分别就肝病和胃肠动力等领域热点进行深入报道,重点刊出9篇专家编撰评论性文章,修订和发布8篇专家共识和2篇临床指南,杂志的阅读量和下载量均逐步升高。2023年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排名第2位。同时,杂志编校质量与编辑人才能力同步提升。除出版工作外,该刊2023年策划并实施了10期功能性胃肠病基层训练营活动,促进了消化学科发展和基层消化科医师能力提升。2024年,该刊将通过加强专辑组稿,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通过纸质版全英文刊出、官网英汉双语同步发布,提升杂志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双向翻译推动中文期刊的国际化和英文资源的本土化,将杂志作为消化学科创新的重要媒介;通过在官方网站、合作媒体分别以目次、摘要、文章为单位进行推送等方式,不断探索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在刊出消化病学领域的各类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同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专家解读和推广活动,让读者获取一线学科资讯、行业标准、专家共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消化科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和杂志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卫生行业标准《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卫生行业标准WS/T 662—2020《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是在充分查询、理解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体液检验指南、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结合我国该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室检测现状,广泛征求业内同道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的。本标准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验室重要和常用体液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促进体液检验的规范化。本文将对该标准框架的设计和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帮助体液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