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健康信念模式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肿瘤患者,其中2020年1—9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47例),2020年10月—2021年6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导管护理,干预组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依从行为、锻炼行为。探讨依从行为与锻炼行为的迁移效应。结果: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健康认知水平、依从行为评分和锻炼行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依从行为到锻炼行为存在迁移效应,非赋范拟合指数( NNFI)、比较拟合指数( CFI)、拟合优度指数( GFI)均>0.9,近似误差均方根( RMSEA)<0.06。 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可以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康复锻炼行为,且依从行为对锻炼行为存在迁移效应,可达到促使健康行为转变的双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及护理服务的126例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护理方式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1∶1入组,接受常规护理的纳入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健康教育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用药指导等方式进行,1次/周;接受IKAP健康管理模式的纳入IKAP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健康管理,通过收集信息、传递知识、转变观念、改变行为方式进行,1次/周。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自我效能[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生活习惯(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睡眠困难、控制体重)、躯体健康状况[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服药率及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差异,分析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两组干预后CPSHS评分、睡眠困难率及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IKAP组,(19.29±4.96)比(31.37±9.23)分、31.75%比73.02%、(37.06±4.30)比(60.16±79.83)分;对照组,(22.93±7.39)比(31.67±9.21)分、52.38%比74.60%、(41.75±4.97)比(60.04±9.95)分],且IK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干预后ITAQ评分、GQOLI-74评分、控制饮食率、规律运动率、控制体重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IKAP组,(17.65±3.65)比(2.41±0.31)分、(83.91±6.04)比(56.26±5.14)分、76.19%比42.86%、57.14%比30.16%、71.43%比42.86%;对照组,(14.35±3.36)比(2.33±0.29)分、(75.25±5.78)比(57.12±5.21)分、57.14%比44.45%、38.10%比28.57%、53.97%比39.68%],且IKAP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IKAP组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比68.25%、90.48%比76.19%、82.54%比66.67%)(均 P<0.05)。 结论:IKAP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自我效能,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心理及躯体状态,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笔者就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提出、进展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展开综述,为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转变不良行为,获得健康结局提供理论基石,同时为健康教育指导模式提供可实施的理论基础,以期为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强化居民健康行为等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式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连州市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行MHD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TTM干预+常规护理,时长为24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国际心理问题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Ⅱ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评分、治疗依从性和肾脏病生存质量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1.3,KDQOL-SFTM1.3)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量表躯体症状、焦虑、抑郁、恐惧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CPSS、HPLP-Ⅱ、KDQOL-SFTM1.3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依从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TM对MHD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增进健康促进行为,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该院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弹性、疾病耻辱感、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疾病耻辱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D-RISC总分及坚韧性、乐观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IS总分及社会排斥、内在羞辱感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QLSBC总分及信仰因子、心理因子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在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IKAP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110例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IKAP模式,均持续行护理干预4周。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利用疾病认知问卷(IPQ)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自护能力的变化;利用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患者应对行为的改变;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观察两组在研究期间内瘘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积极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内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低于对照组的25.45%( χ2=3.911, P=0.048)。 结论:IKAP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自护能力,转变患者的消极态度,降低患者的内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标准化健康教育模式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标准化沟通结合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沟通结合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543、3.375、5.624,均 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分别为(1.78±0.29)L、(2.34±0.38)L、(75.99±6.87)%及(2.18±0.22)L、(2.77±0.23)L、(79.63±6.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4±0.22)L、(2.10±0.29)L、(73.40±7.01)%及(1.95±0.17)L、(2.54±0.31)L、(76.82±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05、4.115、2.164,6.780、4.868、2.457,均 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9.15±6.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0±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60, P<0.05)。 结论:标准化沟通结合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北斗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内瘘自护行为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及维持阶段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内瘘自护行为所处阶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前,两组内瘘自护能力(遵医嘱用药、规避损伤、规避压迫、预防感染、自我监测、科学功能锻炼、内瘘异常自我处理、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及)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内瘘自护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干预组内瘘自护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内瘘成熟度(93.80%)显著高于对照组(77.10%),干预组震颤感良好率(95.80%)显著高于对照组(81.30%)( 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 ( 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 ( P<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尽快进入内瘘自我护理有效阶段,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内瘘震颤失功,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专科护士主导的TTM分阶段护理在鼻咽癌放射肌群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TM)在鼻咽癌放射肌群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58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TTM分阶段护理,于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收集数据,观察两组患者门齿距离、张口受限程度及吞咽困难的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门齿距离大于对照组,张口受限分级优于对照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TTM分阶段护理可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肌群症状群管理水平,提高患者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