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时机盆底康复结合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盆底康复结合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6 月至2023 年6 月因良性肿瘤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围术期均予以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第7 天开始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第14 天开始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统计两组疗效、术后下尿路与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盆底功能影响调查评分、尿动力学、盆底肌电值、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 12 周尿失禁、尿急发生率及术后 24 周尿失禁、尿潴留、尿急、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周、24 周,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较训练前升高,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较训练前降低(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快肌收缩最大值、10s与60s慢肌收缩平均值较训练前升高(P<0.05),观察组盆底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功能影响调查评分较训练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分较训练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与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可促进盆底功能、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下尿路与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早期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康复是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后,通过制定运动训练、呼吸锻炼、营养干预等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减轻症状,提高自理能力,改善长期健康状况的一种综合干预措施.自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于1974年首次提出肺康复定义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肺康复的形式及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仅仅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慢慢变成了一项综合性的治疗方式.目前肺康复主要包括呼吸肌锻炼、运动训练、辅助排痰、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内容,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的康复作用已获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同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后的入院早期进行适当的肺康复训练也已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肋骨骨折患者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肋骨骨折患者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组进行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主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VAS评分、自主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肋骨骨折患者行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联合肺康复训练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收治的114例的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肺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进行干预,为期4周。COPD认知问卷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水平,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衡量肺功能,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估呼吸困难,SF-36评估生活质量,FS-14评价患者的疲劳情况。 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对COPD的认知水平、肺康复锻炼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干预后2组患者PEF和FEV 1%pred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干预后2组mMRC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97, P<0.05);干预后2组SF-36各维度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干预后2组FS-14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躯体疲劳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联合肺康复训练能提高AE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与死亡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与全因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06—2020年期间开滦队列中首次诊断为恶性肿瘤且基线无ASCVD病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 079例,利用患者确诊恶性肿瘤后最近一次健康体检的数据,根据患者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危险因素达标≤1项(407例)、达标任意2项(865例)、达标≥3项(807例)。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达标数量与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的关系。结果:2 07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为(60.4±10.4)岁,男性占71.2%(1 480例),随访时间[ M( Q1, Q3)]为2.95(1.38,5.12)年。随访期内共出现600例全因死亡,63例ASCVD相关死亡,314例肿瘤相关死亡事件。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食盐摄入、体育锻炼、体质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后,与危险因素达标≤1项的患者相比,达标数量≥3项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ASCVD死亡风险、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均降低, HR(95% CI)值分别为0.68(0.54~0.86)、0.35(0.16~0.77)、0.60(0.43~0.82),均 P<0.05。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危险因素达标数量增加,肿瘤患者的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均呈现下降趋势(均 P趋势<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60岁、男性、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危险因素达标数量与ASCVD死亡、肿瘤相关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相关(均 P<0.05)。 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数量越多,肿瘤患者的全因死亡、ASCVD相关死亡以及肿瘤相关死亡结局的改善越好,且老年、男性、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锻炼指导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锻炼指导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滕州市工人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94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运动锻炼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呼吸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对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运动锻炼指导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运动锻炼指导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对呼吸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对呼吸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情况、肺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和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健康信念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从而起到改善肺功能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深圳大学总医院2019年7~12月收治的行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值(FEV1/FVC)检测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检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患者应用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下地活动、拔管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在胸部疾病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模式在胸部疾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1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给予胸外科围术期常规镇痛护理,观察组应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6 h的咳痰率、术后24 h、48 h的离床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6 h咳痰率、术后24 h、48 h离床率、满意度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应用以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管理模式使患者术后能达到无痛咳嗽、无痛活动、无痛睡眠,能够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活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在重症腺病毒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中应用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起病、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病程中的护理重点。结果:20例患儿原发病均为重症腺病毒肺炎,ECMO治疗时长247.50(152.00,296.75) h。治疗后12例(12/20)成功脱离ECMO,存活出院11例(11/20),死亡9例(9/20)。ECMO治疗过程中17例(17/20)患儿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访半年至2年,9例生命质量、社会功能良好,精神运动发育正常;2例因缺血、缺氧脑功能损害,于医院或家庭持续康复锻炼中。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合并ARDS病情危重,当其他治疗手段无效后,ECMO治疗可为可逆性心肺衰竭患儿提供心肺支持治疗,但并发症多且严重,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是ECMO辅助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