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厘清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DIES)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户DIES的影响机理可为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金花茶保护区)为例,基于323份农户问卷数据,对比距离自然保护区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DIES差异,使用SmartPLS 3.0构建形成型指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自然资源禀赋、农户家庭特征、地理位置以及自然保护区建立等影响因素直接或者通过生计策略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对农户DIES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金花茶保护区周边农户DIES平均值为0.326,处于较低水平,农户主要依赖于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对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依赖较低.(2)距离自然保护区不同位置和生计策略类型显著影响农户DIES,金花茶保护区内、附近、保护区外农户DIES平均值分别为0.404、0.330和0.294,保护区内农户DIES平均值显著高于自然保护区外农户;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DIES平均值分别为0.593、0.366和0.151,三者之间差异显著.(3)对农户DIES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生计策略类型、家庭特征、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保护区建立,总效应分别为-0.564、-0.305、0.235和0.135,其中家庭特征对农户DIES仅有间接影响,即通过"家庭特征→生计策略→DIES"这条路径产生,自然资源禀赋对农户DIES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农户DIES仅有直接影响,而地理位置对农户DIES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兼业化和非农化生计转变是改善农户生活且降低其DIES的有效途径;调整农户DIES结构,鼓励农户从高度依赖供给服务转变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组合依赖;或以不损害生态系统的方式获取供给服务,更有利于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水、能源和粮食纽带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水、能源和粮食(WEF)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自2008年至今,WEF相关研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论文数量增加近百倍,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考虑目前只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亟待系统梳理已有研究以期指导未来发展,基于此采用定量及定性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内外WEF纽带关系的研究进展,通过解析国内外研究尺度、方法及对象的异同之处,力求研判我国WEF未来领域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2008-2022年WEF纽带研究大致可分为概念探索、初步开发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2)根据定量Citaspace方法发现,研究热点方面国际上侧重基于量化评估方法开展资源间的流动研究,国内则聚焦于影响因素分析以支撑政策制定;研究前沿方面国际研究逐步实现了从宏观管理到微观应用再到更深入的多要素化研究转变,相较而言国内研究较为滞后.(3)根据定性归纳总结发现,研究尺度方面共包括全球、国家、流域、区域、城市、家庭六种尺度,国际聚焦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尺度,而国内聚焦于WEF矛盾突出地区尺度,例如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研究方法方面国际聚焦于量化评估及模拟优化,而国内聚焦于量化评估和指标评价.研究对象方面国内外均聚焦于WEF内部研究.未来我国需在WEF纽带机理认识、研究尺度扩展、集成模型开发、外部要素耦合方面加强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地区哮喘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哮喘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专科医疗资源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方法 通过京-卫-信A1-5-1表,采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郊区哮喘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郊区常住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近、远郊跨区住院差异.结果 区内和跨区住院病例分别为7 314、1 515例.北京地区哮喘患者跨区住院倾向去区外的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尤其偏好到执业(助理)医师数(β=0.53,P<0.001)和实有床位数(β=0.16,P=0.001)更多的医疗机构.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比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跨区住院比例更高(β=0.96,P<0.001).年龄越大和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跨区住院比例越低(β=-0.01,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哮喘患者跨区住院率仍较高,远郊区县的专科诊疗能力有待提升,建议考虑老年人群的就医需求,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促进哮喘患者逐步转变就医选择行为,降低患者的就诊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7—2020年度济宁市乙型流感病毒监测及 HA和 NA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济宁市2017—2020年度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变异情况及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17—2020年度济宁市哨点医院和流感暴发疫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病毒分离,选取20株乙型流感病毒代表毒株进行 HA和 NA基因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进化树并分析分子进化特征。 结果:2017—2020年度共监测病例标本4 575例,流感病毒阳性842例,其中乙型流感病毒阳性398例,阳性率8.70%(398/4 575),占比47.27%(398/842)。2017—2020年度济宁分离的BV系和BY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比, H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7%~98.8%、98.5%~99.1%。2018—2020年度BV系流感归属于Victoria clade 1A分支,2017—2018年度BY系流感归属于Yamagata clade 3分支。对抗原表位和耐药位点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多处抗原表位发生了变异,但未发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的变异。 结论:2017—2020年度济宁市BV系和BY系乙型流感病毒均发生了数个抗原位点变异,出现了抗原转变,可能是引起乙型流感暴发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D137信号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性转变促进血管新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CD137-CD137L信号(简称CD137信号)是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性转变促进血管新生。方法:将3%巯基乙酸盐肉汤诱导的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分3组,即对照组、CD137信号激动组和CD137信号抑制组,通过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相关特异性标志物观察巨噬细胞表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D137、CD86及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巨噬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Ⅰ型精氨酸酶(Arg-1)的蛋白和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0分泌水平。将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bEnd.3)共培养,上室种植巨噬细胞,下室基质胶种植内皮细胞,实验分为3组,即对照组、CD137信号激动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组,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结果:(1)分离的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纯度为(97.93±1.31)%,巨噬细胞表面CD137表达为(97.40±2.70)%。(2)与对照组比较,CD137信号激动组Ar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 P<0.05),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P<0.05);与CD137信号激动组比较,CD137信号抑制组Ar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P<0.05),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 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CD137信号激动组CD206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 P<0.05),而CD86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 P<0.01);CD137信号抑制组CD206表达明显低于CD137信号激动组( P<0.05),CD86表达高于CD137信号激动组( P<0.01)。ELISA显示,CD137信号激动组IL-10分泌高于对照组( P<0.01),IL-12分泌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而与CD137信号激动组比较,CD137信号抑制组IL-10分泌较低( P<0.05),IL-12分泌较高( P<0.05)。(3)内皮管腔形成实验显示,CD137信号激动组内皮细胞小管长度大于对照组,分支数量多于对照组( P<0.05);PPAR-γ抑制组的内皮细胞小管长度及分支数量的形成明显被抑制( P<0.05)。 结论:CD137信号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性转变促进血管新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46a基因rs2910164 G/C多态性与miR-146a异常表达与胃癌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iR-146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910164 G/C是否影响miR-146a的表达并改变其对胃癌的易感性。方法:选取53例胃癌患者和6株胃癌细胞株(AGS、BGC-823、HGC27、MKN-28、MKN-45和SGC-7901),采用Taqman定量PCR检测miR-146a的表达,构建miR-146a过表达细胞模型,探究miR-146a过表达对胃癌细胞AGS生长的影响,然后对417例胃癌患者和420名无癌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检测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基因分型采用Taqman等位基因判别法;用Taqman对65例已知基因型胃癌患者的成熟和pri-miR-146a转录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iR-146a在53例胃癌和6种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miR-146a的过表达通过抑制AGS细胞G1/S期转变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GG基因型受试者相比,携带GC/CC基因型的受试者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降低;与GG基因型相比,GC/CC基因型miR-146a G/C SNP显著提高成熟miR-146a水平。结论:miR-146a的下调在胃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位点可通过影响成熟miR-146a的加工过程而降低胃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期右心耳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起源于右心耳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冷盐水灌注导管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局灶性房速女性患者55例,因例数过少排除2例非妊娠期的右心耳房速和4例妊娠期的非右心耳房速患者后,其余49例中,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6例(12%),其中4例(4/6)为轻重程度不同的心动过速心肌病;非妊娠期且非右心耳起源的房速患者43例(88%)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在三维系统指导下明确局灶性房速并标出最早激动部位,妊娠期右心耳房速患者行冷盐水灌注导管的零射线射频消融,对照组患者则均在非零射线下手术。术后3、6、12个月和以后每年在门诊进行评估,检查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并记录房速有无复发、有无手术并发症。妊娠期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N末端B型脑钠肽原),并记录分娩情况。分析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比较2组患者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年龄[(30.7±6.2)岁比(57.2±11.7)岁]、左心室射血分数[(46.0±12.8)%比(60.1±5.9)%]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比例(0比58%)低于对照组,持续性发作(6/6比7%)、胸闷和心慌症状(6/6比49%)、左心室射血分数≤50%(4/6比9%)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 P均<0.05),2组患者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7±11.1)次/min比(153.7±15.2)次/min, P>0.05]。妊娠期右心耳房速患者有独特的体表心电图特征,P波在Ⅱ、Ⅲ、aVF导联均为直立波,Ⅰ导联P波为等电位线(1例,1/6)或直立波(5例,5/6),aVL导联P波均为等电位线(1例,1/6)或直立波(5例,5/6),V 1导联P波为宽深的全负向波(5例,5/6)或正负双向波(1例,5/6),V 2~V 6的P波均渐转变为直立;心动周期为(361.7±38.5)ms;成功消融靶点局部A波较体表心电图P波领先(59.4±11.6)ms;三维标测显示6例患者起源点均是多点散在的片状区域,进行片状区域消融,其中2例(2/6)妊娠期患者进行了局部区域广泛消融。随访(15.3±4.0)个月,2组消融手术即刻成功率(6/6比93%)、术后复发率(1/6比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均无并发症,妊娠期右心耳房速组患者均正常分娩。4例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减小[(30.3±1.3)mm比(36.8±6.7)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64.0±2.9)%比(39.8±10.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4.8±4.0)mm比(60.0±2.9)mm],N末端B型利钠肽原[(136.2±47.5)ng/L比(3 408.4±901.3)ng/L]降低( P均<0.05)。 结论:妊娠期右心耳局灶性房速有独特的电生理表现,在三维标测下行冷盐水灌注导管零射线射频消融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友病替代治疗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HA)和血友病B(HB),两者分别表现为凝血因子Ⅷ(FⅧ)和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若无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干预不但会导致关节畸形,还可能由于重要器官出血而危及生命。血友病基因治疗现已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突破性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近年来半衰期延长的凝血因子制品、新型旁路制剂及非因子药物层出不穷,其研发及应用极大推进了血友病治疗模式转变。笔者拟从新型凝血因子制品和非凝血因子药物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总结该病国内外最新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腹腔镜减重代谢外科20年研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国腹腔镜减重代谢外科始于2000年,历经2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飞速发展的转变。笔者就中国20年来发表减重代谢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机构来源、发表期刊、文献类型、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减重手术实现了以胃旁路术和胃束带术为主导向以胃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为主导的转变,修正手术和肠道菌群是近年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中国腹腔镜减重代谢外科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因而,该领域未来应开展更多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制订适合中国人群的指南。笔者建议:建立国家级数据,注册登记临床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加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结合,促进我国减重代谢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肌无力患者C3、C4、Th1/Th2水平与MG-ADL评分的关系及预测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变的效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C3、C4、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与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量表(MG-ADL)评分的关系及预测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变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眼肌型MG患者,根据6个月内是否转变为全身型MG分为转变组( n=35)、未转变组( n=59),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时的C3、C4、Th1/Th2水平及MG-ADL、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表(QMG)评分,分析C3、C4、Th1/Th2水平与MG-ADL、QMG评分的相关性、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变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各指标预测眼肌型转变为全身型的效能。 结果:两组治疗后1、3个月时的C3、C4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h1/Th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未转变组C3、C4高于转变组,Th1/Th2低于转变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时的MG-ADL、QMG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未转变组低于转变组(均 P<0.05)。C3、C4水平与MG-ADL、QMG评分呈负相关(均 P<0.05),Th1/Th2与MG-ADL、QMG评分呈正相关(均 P<0.05)。治疗后1、3个月时的C3、C4、Th1/Th2均为眼肌型MG转变为全身型MG的影响因素(均 P<0.05);治疗后3个月时的C3、C4、Th1/Th2联合预测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最佳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43%、88.14%。 结论:C3、C4、Th1/Th2水平与MG患者MG-ADL评分存在良好线性关系,且在预测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变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